第846章 既生云,何生默!(下)
推荐阅读:
苏熙凌久泽
张奕末世之后我重生了免费阅读
逆徒下山:绝色娇妻投怀送抱
相亲当天,豪门继承人拉着我领证
医道官途,从省保健局崛起!
我一个特技演员疯狂整活很合理吧
虐完我,季总悔不当初
权力之巅
皇冠亦有所属
华娱之2000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陈默下台后,主持人适时接话:“好的!感谢彼岸集团董事长陈默先生在论坛上的精彩发言,接下来让我们有请阿里巴巴集团董事长马云先生带来演讲……”
陈默的座位恰在马云旁边,返程时正遇对方起身。他抬手拍了拍马云的肩膀,面带微笑低声道:“要加油哦……”
话音刚落,他便瞥见马云背对所有镜头时,那张转瞬即逝的阴沉面孔。
掌声中,在全场众人意味深长的注视下,老马稍稍整理仪表,看似不经意地掸了掸肩膀的灰尘——而那侧肩膀,正是刚才被陈默拍过的地方。
登台途中,马云在心里快速拆解重构着原本的演讲稿。
他很清楚,必须因地制宜调整内容,若按原计划讲述,只会陷入绝对被动。
借着调整话筒高度的间隙,老马面带微笑,脑海中却掀起风暴。
不知为何,当双手扶在演讲台两侧,目光扫过台下众人时,他的心突然安定下来,一股信心油然而生——这是过去数十年里,历经无数国内外大场面积攒的底蕴。
「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
非常荣幸能在这个场合表达自己的观点。
七年时间,弹指一挥间。
上次我在达沃斯讲话还是2010年,而首次参加达沃斯是2001年,当时作为全球青年领袖,我就像刚才登台的陈总一样,风华正茂,意气风发,却也懵懂无知……」
一上来短短几句话充满了隐喻,立马抓住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老马嘴角微勾,继续道,
「当时听完一众前辈们的发言,我才知道了什么是全球化、什么是企业公民、什么是经济
但知道只是一方面,如何知行合一呢?
通过观察、通过思考,也通过实践!
现在,我回来了!
自认有些心得,可以跟全球青年领袖们聊聊我的想法。
刚才听了彼岸陈总对技术赋能包容性增长的阐述,很有启发。
如果我们听不进去批评的声音,那么我们就不会进步。
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中,每个企业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探索未来,这正是创新的魅力所在。
它从不局限于单一路径,而在于能否真正推动社会向前。
刚才谈到包容性增长,我们首先要思考:什么是真正的“包容”?」
说到此处,马云用手指了指自己的脑袋,以手势强化概念:
「在我看来,它不仅是让技术触达更多人,更重要的是为不同阶层、不同认知的群体提供选择的权利。
支付宝的出现,让偏远山区的农民第一次用上便捷的支付工具,不必再为携带现金奔波。
这些实践告诉我们,真正的包容性增长,需要尊重人性的多样性——有人擅长规划未来,有人更关注当下需求,而技术的使命是服务这些需求,而非评判对错。
立场不同,对错的标准也不一样,所以讨论这些是没有意义的事情。
那什么才是有意义的事情呢?
那就是阿里从创立之初就坚信的理念:普惠不是少数人的特权,而是让80%的普通人能享受到科技带来的便利。
我们的电商平台帮助超过1000万中小企业走向市场,其中60%来自县域地区;
我们的网站每天有上亿买家在浏览。
我们为华夏直接或间接创造了就业岗位有1400万。
公司也从最初的18人,发展到如今的5万人。
十五年前,我们从无到有发展到现在的规模,并非多了不起。
我希望十五年后,人们看不到阿里巴巴,看不到淘宝,因为它们会化为无形而存在。
就像十五年前我还要讲电子商务,十五年后人们会彻底忘记这个词!
正如现在没人会把电力当做高科技……」
说到这里,老马故意停顿,端起水杯战术性喝水。
视线所及之处,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牢牢吸引,尤其是陈默渐渐严肃滴表情,令他的状态愈发从容,继续慷慨陈词:
「在全球化与数字化交织的今天,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迭代的速度,而是如何在创新与风险之间找到平衡。
刚才有人说,金融创新应当谨小慎微,但我们不能忘记,几十年前,信用卡刚出现时也被质疑“鼓励超前消费”,可如今它已成为现代经济的基础设施。
花呗的诞生,初衷是为了让信用成为每个人的资产,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可能因为缺乏信贷记录而难以获得传统金融服务,但他通过按时还款积累的信用,恰恰是社会对奋斗者的认可。
我们倡导的“适度超前”,本质上是让人们有机会用未来的确定性,对冲当下的不确定性,这些难道不是值得鼓励的理性选择吗?
当然,任何创新都需要边界。
阿里始终认为,金融的核心是风控,科技的底线是责任。
我们建立了覆盖10亿用户的信用体系,通过大数据识别潜在风险,对过度借贷行为进行预警;我们在产品设计中强制嵌入“还款提醒”功能,在用户可能逾期时主动干预。
这正是科技企业应当承担的责任——既不因噎废食,也不放任自流。
我们这些努力不应该被某些媒体抓大放小,刻意忽略,这是不公平的。
说到“合规”,我想强调的是,合规不应成为抑制创新的枷锁。
当我们讨论贷款是否“理性”时,不能忽视一个基本事实:华夏有6亿人月收入不足1000元,他们的金融需求往往被传统机构忽视。
如果因为少数人的非理性行为,就否定普惠金融对多数人的价值,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包容”。
那么某些人的言论是否存在前后矛盾呢?
这让我想起支付宝刚出现时,我们跟各大银行洽谈,却无人愿意参与。
当时做支付体系,我们冒着极大风险——但我们不做,华夏的电子商务就没有前途。
也是在达沃斯,我明白了什么是领导力:领导力意味着责任。
当时我就信念笃定:若将来出现任何问题,我老马一力承担!
这一次花呗的出现也是如此,我相信依旧会取得成功。
变革往往需要付出代价,没有既要又要的好事!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总是最难的。
后来大家也都清楚了,其他企业大树好乘凉,但有的个别企业不能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
世界那么大,问题那么多,国际社会期待听到更多华夏的声音,而在有些人眼里,只盯着国内这一亩三分地。
我觉得这样很不好。
阿里愿意与行业同仁一起,推动建立更清晰的标准——什么是合理的信贷需求?如何平衡创新与风险?但这个过程需要倾听来自同行、来自市场、来自用户多方面的声音,而非用单一标准划线。
各位朋友,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考场里,没有标准答案。
有人擅长用技术搭建框架,有人更愿意为框架里的人提供温度。
阿里或许不是最完美的答卷者,但我们始终相信:当创新以普惠为初心,以经济发展为导向,每个企业的探索都会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造福世界,造福人民!
谢谢大家!」
陈默在台下用力鼓掌。
别的他不服,却对老马这“活死人肉白骨”的嘴皮子由衷佩服。
若把这家伙扔到古代,两国交战时担纲说客,恐怕家国覆灭之际,他仍能长袖善舞,活得风生水起。
会后,陈默与马云成了媒体追逐的焦点,两人同时接受各路采访,从会场顶部俯瞰,恰似两个旋涡中心。
“陈总,刚才有媒体提问:鉴于目前形势是否会发生贸易战?
马总的回答是‘永远都不会发生’,并表示‘需要给对方一些时间,那边会意识到此举殊为不智’,他认为若真发生贸易战,任何人都会竭尽全力阻止。对此您怎么看?”
“只有昨天才是确定的,今天和明天都是充满未知的,我不知道马总如此笃定认为不可能,我认为一切皆有可能!”
“那陈总认为会有贸易战?”
“那是你说的不是我说的,我的观点是:爱打不打,有人要打就让他打,打多久我们奉陪到底。
与其想东想西,有这时间精力不如加强自身、修炼内功——自己硬才是真的硬!
谢谢大家!”
说罢,陈默转身离去。
当晚,央视《达沃斯特别对话》专题节目播出,陈默与老马的发言均被收录。
从业务博弈到理念交锋,两人在达沃斯的“隔空对话”,为论坛平添了几分火药味。
一方强调合规与理性,另一方阐述创新与包容,无论媒体还是大众,都对这两种理念的碰撞各执己见。
但说再多,最终仍要在市场见真章。
随着六月落幕、七月到来,花呗如同失去张无忌的明教,被几大派系打得节节败退。
即便老马这个风清扬亲自插手,也依旧难掩颓势。
7月17日,《福布斯》最新财富榜出炉。
前十的名单里,有一个名字宛如一根钉子,钉在了西方富豪的势力版图之上!
http://www.paoshu5.cc/book/7113/85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