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书网 > 知否:我,小阁老,摄政天下 >第二百零九章 世袭罔替,王韶封伯!(加更4)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二百零九章 世袭罔替,王韶封伯!(加更4)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肃静——”

  约莫百息,内官得到授意,长呼一声,打断议论之声。

  其后,继续唱道:

  “门下,制曰:

  朕惟干城裂土之勋,君王之股肱。

  尔宁远侯、马步军都指挥使顾廷烨,家传韬略,世笃忠贞。曩者西夏跳梁,陇右震荡,绝其粮道于咽喉,连克二州,拓土千里。壮猷允符庙算,懋绩独冠诸军。

  今特颁特典,以彰殊荣。

  特授云麾将军,同签书枢密院事、侍卫马军司都虞侯,加食邑千户,赐宅邸五进,皇庄十顷,宝甲三十副,西域良驹三乘,赐银符鱼袋,赏紫袍金带。

  追其母白氏为淑人,其妻盛氏为淑人。

  敕工部镌“柱国忠勤”铁券,以彰世勋。

  於戏!

  旌旗所指,已标青史之功;带砺长存,永固丹书之誓。

  钦哉!”

  作为主帅之下第一人,顾廷烨的封赏不可谓不丰厚。

  田产、财产、诰命封赏都是其次,真正重要的是关于统兵实权的任命。

  三大官职,云麾将军为正三品,同签书枢密院事为从三品,侍卫马军司都虞侯为正四品。

  其中,云麾将军是虚职,不足为道,真正重要的是其余两大官职,

  同签书枢密院事,乃是枢密院的职务。

  有此官职,就可参与枢密院的政务。

  侍卫马军司都虞侯,则是真正的实权统兵官职。

  百年国祚,一年一年的冗兵,最终积累了百十万士卒。

  其中,约莫八十万都是禁军。

  这八十万,主要分布于路、州、县,以及汴京、边疆,并归属于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三大衙门统管。

  这三大司衙,就是禁军的最高军事指挥机构,其下管辖捧日、天武、龙卫、神卫等百余个番号,并依厢、军、指挥、都四级建制。

  一都百人,一指挥五百人、一军两千五百人、一厢两万五千人。

  在此之上,就是三大禁军司。

  其中,殿前司没有指挥使,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都有正、副指挥使,合拢五人,通常就是枢密院的五位副使。

  此前,顾廷烨任职的马步军都指挥使,就是“军”一级的一把手。

  如今,其任职的侍卫马军司都虞侯,则是“司”一级的三把手。

  理论上,从任职侍卫马军司都虞侯的那一刻起,他真正的上司就只有五位枢密副使。

  至于同签书枢密院事,更偏向于熟悉枢密院政务的添头。

  二十八岁,位列枢密副使之下第一档次,可谓大红大紫!

  顾廷烨面红耳赤,重重一拜:“臣顾廷烨,拜谢皇恩!”

  赵策英含笑,平和点头。

  作为新帝,他需要巩固对军权的掌握。

  拉拢拓土功臣,就是不二之选!

  而几位拓土功臣中,尤以顾廷烨为其最。

  文臣武将,齐齐相视,皆是暗自皱眉。

  自官家登基以来,已有近一年时间。

  从官家日常行径来看,不少人都认为官家是更倾向于平滑过渡先帝时期的老臣。

  结果,今日却着实是给人一种“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感觉。

  江昭,三十岁,内阁大学士。

  顾廷烨,二十八岁,侍卫马军司都虞侯。

  要是不出意外,王韶、张鼎、郑晓之流亦是重赏。

  官家,也是二十八岁。

  都是年轻一代啊!

  “门下,制曰:

  鹰扬奋武,贵在摧锋于指顾;虎旅宣威,尤贵戡乱于邦疆。尔指挥使姚兕,勇冠三军,忠贯白日。

  今特颁特典,以彰殊荣。

  兹特授尔阶忠武将军、特封海丰郡伯爵,食邑千户,赐金三百两,锦帛五百匹,御宅三十顷,山文铠五副。

  於戏!

  尔其秣马砺锋,继扬鹰隼之锐;铭功钟鼎,无替云台之志。

  钦哉!”

  忠武将军,正四品虚职。

  海丰郡伯爵,属于流爵。

  不过,再怎么流爵,那也是伯爵。

  伯!

  文武百官,面色微诧。

  谁承想,姚兕竟然封上了伯爵?

  须知,上次封流爵伯的可是主帅之下第一人。

  这一次,赏赐力度有点出乎意料的大啊!

  正首,江昭与老师相视一眼。

  韩章持笏,平静点头。

  果然,成了!

  江昭心头一松。

  为手下争取功劳,他一向是不遗余力。

  本来就是试一下而已,官家竟然真的准了?

  “门下,制曰:

  开疆拓土,在乎决胜于须臾;镇守一方,更贵靖乱于域中。

  尔枢密院直学士、太原郡伯爵、太中大夫王韶,沉毅有谋,忠勤体国,两度拓疆,开疆功臣。

  今特颁殊典,以显殊荣。

  兹特封镇南伯,食邑三百户,允世袭罔替,与国同休。

  於戏!

  钟鼎彝前,永续不替之祚。

  钦哉!”

  话音未落,文武百官,齐齐哗然。

  世袭罔替,与国同休?

  除了开国之初以外,百年国祚几乎从不封赏丹书铁券与世袭罔替。

  夺爵有之,夺铁劵有之。

  唯独不封赏。

  这一次,竟然破格封赏?

  不少武将勋贵望向几位大学士,却见几人面色平和。

  显然,此事早就有过商议。

  丹陛之上,赵策英不以为意。

  王韶可不是一般的能打。

  此人,统兵谋略之才,与宁远侯顾廷烨几乎是伯仲之间。

  这样的贤才,希望谋得世袭爵位,就此深耕统兵之道,他自是允准。

  而且,王韶的功劳的确是足以封爵。

  两次开疆拓土,都是功绩最大的一批人。

  熙河开边,王韶拓土四州,功绩是主帅以外的首功。

  熙丰开边,若非是有了个阵斩西夏国主的姚兕,王韶就是主帅以外第二功劳。

  两次开疆拓土,合计十三州之地,起码是两个路的建制。

  太祖创立基业,也就十三路而已,两次拓土相当于足足开拓了大周的六分之一。

  功臣之中,封个世袭罔替,不过分吧?

  江卿是文臣,已然钦定入阁,自是不能封世袭罔替。

  顾廷烨有宁远侯之位,甚至还有丹书铁券。

  阵斩西夏国主的姚兕封了流爵,也算是封赏了爵位。

  真正的世袭罔替,自是顺势落到了自愿转为武将的王韶身上。

  两次开疆拓土的大功臣,熙河开边封了流爵,熙丰开边自是合该更进一步。

  当然,也有点补偿的意思。

  文转武,就算是封了伯爵,地位还真不一定见涨。

  “臣王韶,定誓死效忠陛下!”

  王韶面红耳赤,眼眶含泪,重重下拜。

  江昭、顾廷烨与他,三人算是开疆拓土的三巨头。

  其中,江昭是淮左大户,江氏一族更是淮南郡望,属于是文人的世袭罔替。

  顾廷烨为宁远侯,掌丹书铁券,世代兴旺。

  唯有他,小门小户出身,若非是江阁老一时兴之所起,点兵点将,怕是一生也无望更改命运。

  如今,封了世袭爵位,就此也算是有了份基业!

  赵策英欣慰点头。

  “门下,制曰:.”

  一道道封赏,依次宣诏。

  约莫半个时辰,诏书念罢。

  赵策英起身,平视百官:

  “朕已备下御宴,为拓土功臣接风洗尘。”

  “百官,移步垂拱殿!”

  文武百官,齐齐一拜。

  “陛下圣明!”
  http://www.paoshu5.cc/book/9401/21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