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雨后有感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没过多久。陈逸来到贵云书院,直奔后方宅院。
今日没到他授课时日,因而岳明先生等人对他来到都有些意外。
但仅是第一眼意外,后面则都是起身相迎。
岳明先生笑着招呼他:“轻舟来了,快坐。”
陈逸扫视一圈,见除了岳明先生和卓英先生外,还有马观在场,便心神放松的入座。
他来贵云书院担任教习有段时日,跟岳明先生等人都算熟识,自然能够随意些。
“院长,和明最终还是被你从学斋除名了?”
岳明先生笑容一滞,看了一眼恭敬站在旁边的马观尴尬笑道:
“的确委屈和明了。”
“所以老夫跟他商议后,决定让他辅助你授课。”
陈逸挑了挑眉,这不就是助教吗?
他看了看马观,又看看猛使眼神的岳明先生,不由得撇嘴道:“院长倒是会使唤人。”
“先说好,和明以这身份留在学斋没问题,但是不能让他白做,起码给些银钱。”
岳明先生点点头:“这是自然,每月给和明一钱银子,比你少一些。”
马观闻言看向陈逸,起身行礼道:“和明谢过先生收留。”
陈逸摆摆手:“收留这词不对,也不像话。”
“如今你书道有成,纵使不留在学斋,每日给人写写字也能赚不少银子。”
马观微愣,“学生倒是没想过。”
陈逸不置可否的说:“现在你可以想了。”
“既然学了本事,就多用在实处,别没苦硬吃。”
“不为自己,你也为家中亲眷想想吧,总不能一日三餐还都是粗粮窝头、白开水。”
马观若有所思的点头:“学生谨记先生教导。”
见状,陈逸暗自摇头,知道他注重礼法规矩,不再多说。
随后他便跟岳明先生说明来意。
“原本学斋定规矩时,我猜到会有不少人前来萧家或者学院拜访,但是没料到会有这么多。”
“所以我想了个法子,让那些有意书道的人别来打扰,最不济也少来一些。”
岳明先生和卓英先生闻言苦笑道:“书院这里的访客只会比萧家更多。”
“不止蜀州,临近几个州府的书院先生也带着学生前来,的确该想个办法。”
“轻舟有什么想法,不妨说说看。”
陈逸接着便将他的想法讲述一遍,总共两条。
其一是增加学斋的规矩,大抵是引入淘汰和退出的规矩。
例如类似马观的书道有成的学生算作出师。
例如将那些态度、品行不端,或者书道进境太慢的学生从学斋除名。
最重要的是在学斋内专门找一处地方,修建一座用于观摩字帖的地方。
“展示自己书道虽是显得我端架子,厚脸皮,但却是最有效解决眼下麻烦的办法。”
陈逸顿了顿,看着面露思索的岳明和卓英先生,笑着说:
“所以二位,我先前授课遗留下来的字帖,还望你们拿出来放进那处‘展馆’。”
岳明先生和卓英先生对视一眼,不约而同的摇了摇头。
“不妥不妥。”
“既是专为外州前来瞻仰你字帖之人准备,自然要做的大气些规整些。”
卓英先生附和道:“院长说的没错。”
“来人中不乏有意拜入书院学习的儒生,一些涉及课程的字帖不便提前展露。”
两人一唱一和,只说那座“展馆”布置,以及让陈逸重新写字帖,绝口不提学斋的选入和退出规矩。
显然在他们来看,这两个规矩的确能让他们减少一些麻烦。
陈逸自是清楚他们的心思,想了想倒也没推辞。
“不过除了我写些字帖放进去以外,二位先生包括和明,你们也得写几幅。”
听到他的提议,不止岳明、卓英两位书院先生,便连一向老实巴交的马观都是呼吸一滞。
“先,先生,我,我也可以吗?”
“当然可以。”
“这叫做展示书院授课成果,你们三个可都是书道有成的名家啊。”
闻言,岳明先生谦虚道:“使不得使不得,我等书道比起轻舟来差得太远。”
卓英先生面皮厚一些,却是直接应承下来。
“他们不愿意,那就作罢,只留我一人字帖倒也足够。”
岳明先生一愣,旋即瞪着他道:“慢来慢来,你这厮存得什么心思?谁说老夫不愿意了?”
“老夫只是没想好写什么放在里面。”
马观也不敢推辞,生怕错过这样扬名的机会。
眼见三人答应下来,陈逸补充道:“我有言在先,我只负责写字和提议,之后布置什么的就劳烦几位多用心了。”
岳明自无不可,答应下来。
“稍后老夫便和卓英一起草拟一份章程出来,省的外地来客叨扰萧家和书院。”
闲聊几句。
陈逸没在此久留。
眼见他要走,岳明先生想了想说道:“中秋佳节,书院会举行一场诗会。”
“届时,不知轻舟方不方便?”
陈逸摇摇头:“不方便。”
说完,不待他多劝,陈逸便示意马观相送。
诗会什么的比萧家宴席还麻烦,他才不会去凑那种既繁琐又带着攀比心思的热闹。
眼见如此,岳明先生苦笑道:“倒的确是轻舟的性子啊。”
卓英先生看着陈逸和马观走远,道:“轻舟这人不似寻常读书人,对名利渴求不大。”
岳明先生点点头,“是啊。”
“这些年老夫在书院里,见过诸多自诩不凡的读书人,有像和明那种尊崇儒道、学习古先贤之风的君子,也有怀古那等年少成名的人。”
“多多少少都有追逐名利,想在官场施展一身所学的心思。”
“可在轻舟身上,老夫却看不到这些。”
“明明他一身才华,既有扎实学问,还有务实手段,若是能入朝为官必定能造福一方。”
卓英先生收回目光说:“或许跟他的身份有关。”
“赘婿,还是萧家赘婿,若是他入朝为官,难免惹来萧家猜忌。”
“你我都知道,以如今萧家的境况已是自顾不暇,怕是不希望后宅再生事端。”
岳明先生闻言叹了口气,道了一声可惜。
“先前老夫从居易那里得知,轻舟年少时便志向远大,以他父亲陈玄机为榜样。”
“如今落得这等境遇,着实令人惋惜。”
卓英先生若有所思的说:“其实我先前对轻舟入赘萧家之事多有疑惑。”
“明明他出身江南府陈家,自小聪慧不凡,怎会被安排来蜀州?”
“纵使陈家有意与萧家联姻,大可选择一位不那么出众的后生啊。”
岳明先生微愣,想了想说道:“江南府距离蜀州万里之遥,我等怕是很难弄清背后缘由。”
“不过稍后老夫给居易去信一封,问问也可。”
“理该如此……”
陈逸没听到他们的对话,不然他一准说两个老家伙多管闲事。
纵使弄清楚他入赘缘由又能如何?
他还能跑到江南府去质问陈家,或者说动萧家入朝为官?
显然不可能。
陈逸和马观一路出了书院。
临别前,陈逸笑着说道:
“既然你已答应院长协助我授课,我也不好让你闲着。”
“先生尽管吩咐,学生定当尽心尽力。”
“今后那些学生的书法习练册,就交由你先评断一遍,之后再拿给我。”
马观迟疑道:“评阅习练册没问题,只是学生担心他们会有不满。”
陈逸侧头看了他一眼,笑着说:“曲高和寡,自古如是。”
“你学古先贤君子之风,应当明白这个道理?”
马观闻言,略一停顿,便深吸一口气道:“学生受教。”
陈逸嗯了一声,“不用在意那么多,有什么事自有我跟院长兜着。”
“我就说这么多,你去忙自己的事吧,希望下回乡试能在榜上看到你的名字。”
马观面露感激的行了一礼,“学生,多谢先生。”
陈逸拍拍他的肩膀,笑着离开书院。
马观目送他离开,驻足良久,又行了一礼方才回返书院。
他马和明若是不能乡试在榜,难免辜负先生教诲。
该努力了啊。
……
离开书院后,陈逸没在外闲逛,直接回了春荷园。
一整天时间,他都待在书房里没有外出。
就连昨晚刷新出来的一件发生在城南烟花巷的黄级下品的情报都没去看。
趁着难得的空档。
陈逸一边用大成书道抄录各类先贤文章,为书院展馆做准备,一边推演“火烧三镇夏粮”之事后续。
从眼下境况来看。
明月楼那里,黑牙对楼玉雪还算信任,整桩买卖都交由她负责。
估摸着楼玉雪、葛老三等人对三镇夏粮应会在五天内动手。
明天,最迟后天,那边就会有消息传来。
然后萧惊鸿那里。
她应该已经收到消息。
而从眼下萧家内无声无息不难判断——萧惊鸿应是直接去了三镇。
调查隐卫铁旗官所在,或者提前做些布置。
总归不可能无动于衷。
再有就是陈逸自己这边,有对萧东辰的,也有对刘文的谋划安排。
零零总总,他心中都有判断。
唯一不确定的一点是——明月楼行动那日,他要不要跟着一起去。
陈逸想着这些,看着书桌上写好的十几幅字帖,身形微顿。
下一刻,他便提笔蘸墨水,在新摊开的云松纸上落笔如画。
“雨后有感。”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http://www.paoshu5.cc/book/9841/19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