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7章 刮地皮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没收他们的武器,集中关押起来。

  高昌的士兵还一脸懵懂,不知道为什么大唐的天兵,会攻打他们的城池。

  侯君集的战术十分简单,却也是极其有效,每攻下一座城池,唐军就会对这座城池进行清理。

  府库之中的金银财帛,粮草物资被搜刮一空,贵族,官员的宅邸被抄没,值钱的东西尽数装车。

  这叫做以战养战。

  长途的补给能省则省。

  缴获的物资,只需要拿出一小部分分发下去,就能保证士气一直高昂下去。

  “不是,兄弟,这锅你端它作甚了?”

  “还有这个碗碗......”

  看着同伴费力地把锅从灶台上卸下来,一头雾水。

  “这你就不懂了吧?这锅也是物资啊,要是搁在营地里头,也能做饭用,但凡有用的,那都是能带的。”

  “不用咱们自己带,交给后勤他们,一块打包装上车,运回去就是了。”

  “就是就是,哪怕是军营里用不了,等入了关,分给边关的穷苦百姓家,那也是能用的上的好东西,缴获别人家的,送给自己家的,这仗打的不就是这样吗?”

  在城内清理的士兵们,但凡看见有用的东西,全都带上,自己身上装不下,就用板车,总而言之,能带的,全都给带走。

  以前听说跟突厥人在泾阳打仗的时候,连敌人的帐篷都拆了带走了,营地里,连支火盆的木头架子也带走了。

  说是就算用不上,回去劈开当柴火也是极好的。

  没想到,实行起来,还真是别有一番乐趣在里头。

  “你说这玩意儿,谁研究的呢。”

  士兵们哈哈一笑,霎时间充满了欢快的氛围。

  高昌的城池仿佛经历了一场效率极高的“蝗灾”,只不过这群“蝗虫”只吃金银财帛和一切有用的物资。

  “这毡毯不错,厚实!晚上铺着睡,比那硬地强多了!”

  “这堆皮子鞣制得不错,交给后勤,能做不少皮甲衬里或者靴子!”

  这刮地皮的打法,实在是太快乐了。

  这种收获感,穷了敌人肥了自家,这搁谁谁不激动?

  侯君集对下属的这种行为自然是默许甚至鼓励的。这不仅能极大减轻后勤压力,更能让士兵们获得持续的战斗欲望。只要不违反军纪、不滥杀平民,这种高效的“战场回收”,都说的过去。

  打仗嘛。

  什么是打仗?

  没好处,打什么仗?

  唐军过后,高昌的一座座城池虽然建筑大多得以保存,平民也未遭大规模屠戮,但其府库、官衙、贵族富户之家,却被清理得如同被水洗过一般干净。

  侯君集和军队在前方闹的高兴了,翠微宫这边,消息传回来,弹劾侯君集的奏章,差点没把李世民的桌案给淹了。

  满朝文武,以前谁也没听说过,打仗还带刮地皮的。

  倒是尉迟恭,见怪不怪了。

  刮地皮算什么?至少没把俘虏当苦力看。

  当初在泾阳县的时候,突厥人的先锋部队打到这里,被抓了不算,营地被刮了地皮,活儿还得俘虏去干呢。

  当真是压榨那帮犯境的突厥士兵到了极致。

  到最后那帮人到了俘虏营地里,日子才稍微好过了一点,至少没活儿让他们干了。

  渭水之盟过后,为了不把突厥逼的太狠,也就将俘虏放了。

  那时候放人,也是一种吓唬,就明摆着让颉利看到,我们就大大方方的把俘虏放了,反正能抓你们一回,也能抓你们第二回。

  不说条件,直接放人,这是大唐的自信,你要是有这个自信,你就不要退,继续带兵往长安走,看大唐的军队打不打你就完事儿了。

  尤其是当初陛下亲临,到底还是将颉利给吓回去了。

  李世民看过这一封封奏章,全都是针对侯君集的。

  不仅仅是奏章,还有朝臣来含风殿,到李世民面前弹劾侯君集。

  “岂有此理!成何体统!”

  “泼皮无赖行径!与土匪何异!”

  “大军征伐,当显天朝仁义,如此刮地三尺,岂不令西域诸国心寒齿冷?”

  “陛下!侯君集此举,有损国格,败坏军纪,必须严惩!”

  王师出征,就算要收缴战利品,那也是有限度的,讲究个体面,哪能像这般连锅碗瓢盆、犁头毡毯都不放过的?

  在一片口诛笔伐声中,也有不同的看法。

  除却尉迟恭之外,朝中的一帮武将倒是觉得,这种做法,痛快,真特娘的痛快。

  程咬金听到消息,在家里哈哈大笑。

  以前尉迟恭和泾阳王李复在泾阳县阻击突厥先锋的事情他也听说过。

  当初只觉得泾阳王打仗,多少带着点小家子气,怎么跟没见过好东西似的,什么都往回搬。

  那时候,还有人背后蛐蛐人家,说他乡野出身,啥都当好东西,见了锅碗瓢盆,突厥人的帐篷都要打包带回来。

  这是穷成什么样了?

  但是现如今,再看侯君集带着大军的这一顿操作,怎么看怎么都觉得,解气又痛快。

  而且,多勤俭持家的将军?

  怎么能说人家是土匪呢?

  “这帮文人,他们就是闲的,打仗刮点地皮算什么?这会儿不拿走,还要留给他们以后喘过气来继续在西域作妖?”

  “侯君集这点手段,以前又不是没有人干过。”

  “打仗能捞回本,这就是好仗。”

  什么体面不体面,能打胜仗、能减少己方损失、还能捞足好处,就是最大的体面!

  高昌的那些百姓也好,士兵也好,都给他们把生活必需品搜刮干净了,他们想要活下去,就老老实实的听话,做顺民,大唐会让他们活下去的。

  侯君集也不是让人搜完了就放着不管了,至少城池之中,留下了驻守的士兵,粮食生活物资都实行管控,在朝廷的旨意没有过去之前,高昌的俘虏,百姓,吃不饱也饿不死,这不就完事儿了嘛?

  弹劾个锤子,一天天净整些没屁搁楞嗓子的话到陛下面前。

  前头将军在打仗呢,你们在后头,不说全力支持,也别拖后腿。

  李世民面沉如水,将前来弹劾的臣子敷衍了过去。

  侯君集在高昌怎么打仗他不管,打仗是领军将领的事情。

  他要管的,是达到朝廷的目的。

  至于刮地皮,难堪归难看,以战养战,给朝廷省钱呢,更何况,这也是维持士气的手段之一。

  被刮回来的物资,可以充实国库,也能赏赐将士,也能用于安抚高昌战后的百姓。

  虽然是取之于他们,但是用之于他们的时候,他们得说谢谢。

  至于西域诸国会不会“心寒齿冷”?李世民心中冷笑。

  他们只会因为大唐展现出的实力而畏惧。

  打了这么多年的仗,对于敌人的心理,李世民琢磨的很是透彻了。

  畏威不畏德,狗改不了.......

  李世民放下手上最后一封奏章,手指在御案上轻轻敲击着,发出笃笃的声响,殿内顿时安静下来。

  良久,他才缓缓开口。

  “侯君集身为行军总管,总理征伐事宜。临阵对敌,自有决断之权。”

  “高昌悖逆,自取灭亡。大军征讨,耗费钱粮无数。缴获敌资以充军用,减少朝廷损耗,亦是常理。”

  “至于所奏之事……”李世民目光扫过殿下众臣,特别是在那几个跳得最欢的御史脸上停留了一瞬:“待其班师回朝,朕自会详加查问。若确有违律之处,定不轻饶。”

  这话,听起来像是各打五十大板,既没有明确支持侯君集,也没有采纳御史们的弹劾。

  但是御史们心里也清楚,在侯君集在外征战期间,陛下是将这件事先暂且压下了。

  至于等到侯君集回来?

  那就更不能提了。

  灭了高昌,侯君集是带着军功回来的,刮地皮这点小事在打了胜仗的对比下,那就不算事了。

  陛下这是在明保侯君集。

  “眼下战事正值紧要关头,一切当以前线军务为重。此类奏章,暂且留中不发。诸卿不必再议。”

  一锤定音。

  西域高昌境内,大唐的军队接连攻克大小城池,侯君集乘胜进兵,直接包围了高昌的王城。

  烈日灼烤着大地,风卷起黄沙。

  城外旌旗招展,刀枪如林。

  肃杀之气弥漫四野,压得城头残存的高昌守军几乎喘不过气。

  侯君集骑乘在骏马之上,立于中军大纛之下。

  冷眼看着这座孤城,连日来的势如破竹,已将高昌所有的外围力量清扫殆尽。如今,这最后的巢穴,已是瓮中之鳖。

  侯君集并未下令进攻,这种情况下,鞠文泰父子若是聪明,就应该主动走出来。

  果然,鞠文泰父子俩并未让侯君集等待太久。

  高昌那并不算特别高大的城门,在一阵令人牙酸的吱嘎声中,被缓缓推开了一道缝隙。

  紧接着,城门彻底洞开。

  高昌王麹文泰,脱去了王袍,仅着一身素服,头发散乱,在他的身旁,是同样面色惨白、步履蹒跚的世子麹智盛。

  父子二人身后,跟着寥寥数名同样身着素服、手捧高昌王玺绶、户籍图册以及象征性兵器的官员。

  高昌王的玺绶,还是大唐皇帝赐下的,如今,要双手奉还回去了。

  这一行人,在数万唐军冰冷目光的注视下,如同走向刑场一般,一步一步,艰难地挪出城门,走向唐军阵前。

  走到距离侯君集马前约百步的距离,麹文泰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双腿一软,“噗通”一声跪倒在地,以头抢地,声音颤抖得几乎不成调:

  “罪臣……罪臣麹文泰,昏聩悖逆,不尊天子,擅启边衅……今率子民……归顺天朝,乞求天使……念在上天有好生之德……饶……饶恕我等臣民性命……”

  麹智盛也跟着跪倒在地,深深伏下身子,不敢抬头。

  身后的高昌官员更是跪倒一片,将手中的玺绶、图册、兵器高高举过头顶。

  侯君集端坐马上,面无表情地看着眼前这一幕,心中毫无波澜。

  哼,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当真以为大唐不会严管西域?

  他微微侧头示意。身旁的副将薛万均会意,率领一队亲兵上前。

  先是谨慎地检查了一番,然后才将麹文泰父子搀扶起来。

  与其说是搀扶,倒也没有那么礼貌,更像是将人控制了起来。

  将那些代表高昌政权投降的信物一一接收。

  “捆了。”侯君集淡淡地吐出两个字。

  如狼似虎的唐军士兵立刻上前,用绳索将麹文泰和麹智盛捆缚起来。动作算不上粗暴,但也绝无丝毫敬意。

  随着高昌王父子被俘,唐军阵中爆发出震天动地的欢呼声!

  “万胜!”

  “大唐万胜!”

  声浪如同海啸,冲击着残破的王城,也冲击着每一个高昌人的心。城头上,残余的守军纷纷丢弃兵器。

  侯君集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笑容。

  他拔出腰间佩剑,直指高昌王城,声音如同雷霆般响彻战场:

  “进城!接管城防!清点府库!敢有反抗者,格杀勿论!”

  “吼!”唐军将士齐声应和,声震寰宇。

  灭国之功,已然在手!

  至于一些弹劾他的奏章,又算得了什么?

  赫赫战功!

  进入高昌王宫,侯君集挎着腰间长刀,四下打量着。

  宫室虽有些异域风情,雕梁画栋间也试图模仿中原的华美,但是却比不得中原宫室的恢弘,到底还是一股小家子气。

  荒蛮之地,如何比得过中原?还敢膨胀?

  侯君集毫不客气的坐在了主位上。

  “笔墨。”

  淡淡的吩咐了一声,便有军中小吏,奉上了文房四宝。

  他要向陛下报捷!

  自此,通往西域的道路上,就没有高昌了。

  臣率王师,仰陛下天威,将士用命,连克城池……今已克陷高昌王城,逆酋麹文泰、麹智盛束手就擒,高昌国除……自此,西域门户洞开,贡道再无阻隔……”

  “四百里加急,送往长安。”侯君集将这封捷报小心翼翼装好,交给身边副将,让其安排人手去送信。

  “是。”身边副将拱手应声,双手捧过捷报,阔步出了王宫。

  这封捷报,当真是他们这些兵士,用命拼来的。
  http://www.paoshu5.cc/book/15002/157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