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0章 要不,当个魅魔?
推荐阅读:
九龙夺嫡:被贬北凉,六皇子飘了
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
汉室风云录
大明皇孙:老朱偷听我心声哭懵了
少年战歌
花荣打造忠义新梁山
季汉大司马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
刚穿越就被活埋,我要横推明末
抗日之铁血战将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这一块,谁提都不好使,所以李复也不会去犯这个糊涂,跟李世民说,千万不要给儿子太多东西,将来会导致中央不稳.......开玩笑,那是亲儿子,你算哪块小熊饼干?
当爹的不给?让儿子去过苦哈哈的日子?
哪怕皇帝这么做了,如此提议的人,也招人恨。
如果李恪将来真的就藩做了塞王,朝中的大臣自然会防备他。
甚至会不断上书提醒皇帝。
血脉如此,没办法的事情。
但是李二凤这个人.......怎么说呢?父子之情有,也挺多。
但是好像在这方面技能点都点歪了一样。
不然也不至于和李承乾之间,闹成那熊样。
说信任吧,外人甚至能轻易离间。
说不信任吧,他又给了东宫那么厚的班底。
可是对待其他儿子,谁要是跑去跟李世民说“陛下您千万别给藩王太多权力和地盘,尤其是蜀王,他血脉特殊,将来恐成祸患”
那就是在质疑皇帝眼光,离间天家亲情,属于自找没趣,引火烧身。
李世民只会觉得:“那是朕的儿子!朕信任他!朕给他的,谁敢多嘴?”当父亲的,尤其是帝王,怎么会不愿意给自己的儿子最好的东西?让他去过苦日子?于公于私都说不过去。
李世民信任这个儿子,李承乾信任这个兄弟。
而且,不仅仅是信任,他们的手段和能力,还能稳稳的压制住,且知其品行。
所以他们敢放心用。
目前在李复看来,李世民和李承乾都能做到。
古往今来,但凡帝王有这个魄力,敢放心用人的,那他一定是能拿捏得住的,甚至,其本身就是顶级魅魔。
除非真是大厦将倾,其有力挽狂澜之能。
比如说,刘禅和他的相父。
别说诸葛亮了,但凡刘禅是岳飞的上司,那对于岳飞来说,刘禅就是顶级魅魔。
或许,让李承乾做个魅魔,也不错。
李复目光仔细打量着李承乾。
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近乎“审视”和“评估”的意味,越看越觉得自家这大侄子,确实是个当“顶级魅魔”的好苗子。
嗯,可行,绝对可行。李复心中暗自点头。
首先,这硬件条件就得天独厚。李承乾完美继承了父母外貌上的所有优点
既有李世民那种英挺俊朗的轮廓,眉宇间又带着长孙皇后特有的清雅柔和,堪称顶级建模。光是这副好皮囊,就容易让人心生好感,所谓“颜值即正义”,在哪朝哪代都是有点用的。
其次,性格和名声更是没得挑。小小年纪,举止言谈就已显露出远超年龄的沉稳大气,对待臣下宽厚仁爱,东宫属官和接触过他的朝臣无不交口称赞,都认为是一位仁德温厚的储君。这“仁厚”的名声,就是最好的光环和护甲。
但最让李复觉得“此子可教”的是,李承乾并非一味的老实迂阔。他骨子里,隐隐透着点他舅舅长孙无忌那种……嗯,该怎么形容呢?或许是“审慎的精明”和“不动声色的算计”。
有长孙家的.........腹黑。
这一点,只能说是外甥像舅了。
不只是李承乾有心眼儿,还有李治,李泰也不差,这都是长孙无忌的亲外甥。
不得不说,血脉这玩意儿,太有东西了。
做一个合格的统治者,可以仁厚,但绝不能天真。显然,李承乾具备这种潜质。
如今的李承乾可不单纯,但是比起历史上的老九,他就算是心里有属于帝王的算计,但也多了一股子伟光正的味道。
被着重培养,寄予厚望的嫡长子的魅力就在于此。
想象一下,将来李承乾端坐朝堂,一个温和的眼神,一句关切的话语,就能让老臣感念君恩;一个不经意的提点,一次精准的施恩,就能让能臣猛将誓死效忠;甚至偶尔需要展现铁腕时,也能毫不犹豫……这画面,简直太美。
但凡有点问题,或许就是“臣请斩长孙无忌”了。
李复甚至恶趣味地想着,是不是该找机会跟李承乾聊聊“如何做一个让臣子又敬又爱又怕还离不开的好皇帝”之类的话题了……
什么管理员工的十大绝招,优秀领导者的自我修养,人性的弱点,一流领导者把员工从庸才变人才.......
落榜丹青大家的酒肆演讲.......
反正不能是“臣请斩泾阳王李复”。
李承乾兄弟三人在书房内挥毫泼墨,畅谈西域经略之时,李丽质却正过着一种截然不同、却同样充实的生活。
她一身素净便捷的细布衣裙,头发简单地挽起,背着一个装满药材的小箩筐,亦步亦趋地跟在药王孙思邈的身后,行走在乡间的土路和田埂之上。
身后跟着的,还有同门师兄们。
孙思邈银须飘飘,步伐却稳健,目光锐利地扫过路旁的草木。李丽质睁大了眼睛,努力记住师傅指点的每一种草药的模样、习性、采摘时节和药用部位。
身后的师兄们亦是如此。
“殿下请看,”孙思邈蹲下身,指着一株不起眼的绿色植物:“此乃车前草,看似寻常,但其籽能利尿通淋,全草捣烂外敷可治热毒痈肿。乡间地头常见,百姓若有小恙,随手可得,乃是良药。”
李丽质认真地点点头,小心翼翼地用小手将几株车前草采摘下来,放入箩筐中,心中默念着它的功效,旋即,拿出了自己随身携带的小本本,用削得精致的炭笔,在小本本上简单记下。
一行人走进一处村落,村里的人呢见到孙思邈,纷纷恭敬打招呼,行礼道谢。
显然,孙思邈并非第一次来这村子了。
一户低矮的茅屋前,一位老妪正抱着一个不断咳嗽、小脸通红的孩子焦急张望。见到孙思邈,如同见到了救星,连忙迎上来:“孙神医,您可来了!快看看我家狗娃吧,咳了一夜了!”
孙思邈上前,仔细查看了孩子的舌苔、眼眸,又耐心听了听咳嗽的声音。
随后,他看向李丽质。
“殿下,可要来看看?”孙思邈问道。
喜欢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
http://www.paoshu5.cc/book/15002/158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