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这泼天的富贵,你杨家怎么不接?
推荐阅读:
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
汉室风云录
大明皇孙:老朱偷听我心声哭懵了
季汉大司马
花荣打造忠义新梁山
医毒狂妃路子野
进击的崇祯皇帝
抗日之铁血战将
水浒:靖康之耻?我夺宋灭金!
我是吕布,为国为民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功夫不负有心人,标儿英儿,成了!”马皇后眼含热泪。
标儿和英儿的努力,她一直看在眼里。
事不过三。
这次要是再失败,只怕标儿就要撑不住了。
毕竟一国皇储,不能为了一架织布机,耗费数日心血,还要继续,哪怕马皇后认为要全力以赴,只怕动静闹得这么大,事情传扬出去,还是会有不长眼的,议论太子不务正业,连朝会都不上,也要当木匠。
好在上天垂怜,没有辜负父子俩的努力。
【成了?真的成功了吗?】
朱雄英抱着朱标的脖子,使劲摇了摇。
“爹爹,成功了!”
朱标一下子红了眼睛。
他有什么话想说,但最后只是声音嘶哑地“嗯”了一声。
双面印花织布机加上减本增效,这件事做成,未来大明所产的丝绸,能有半数掌握在皇室手里。
便再也不会发生,丝绸商人为了赚外国人的银子,多产蚕丝不顾百姓粮食安危。
父皇想要推进的发展农业的耕地禁令,也能早日提上议程了!
朱雄英没想那么多的朝堂大事,他现在只有一个想法。
【终于不用再担心,爬到织布机下面改换零件时被卡住,让爷爷笑话我胖了!】
朱元璋听说妹子今日要织布,笔尖都写到冒火星,当最后一本奏疏批完,踏进东宫偏院,就听到乖孙心里的抱怨。
一下子就知道,乖孙的发明又成功了!
“哈哈哈!”
人未至,声先到。
朱雄英没想到背后议论老朱,被逮了个正着。
但他也丝毫不怵,松开朱标的脖子,朝着老朱张开手臂。
“爷爷,我要吃肉!”
这么多天劳神劳体忙下来,朱雄英感觉自己至少瘦了三斤。
朱元璋接过乖孙,上手一掂,面色微变。
这些天为了保障乖孙吃好睡好,油水好像过于丰厚,乖孙这体重好像又涨了三斤似的呢?
心里这么想着,但朱元璋为了犒劳乖孙,还是爽快地答应下来,让云奇赶紧去通知厨子,把乖孙爱吃的那几道菜,每样做一些。
虽然不能全部进了乖孙的肚子,但至少让乖孙尝尝味道,痛快痛快。
“爷爷真好!”
朱雄英贴脸蹭了蹭,手指着桌子上的那块布料。
“爷爷快看看!”
蝴蝶花丛飞的图案,可是朱雄英联合南局织工一起编织的花样。
【其他复杂的图案就按照这个法子弄,结构出来了,只是细微的改动一下就行了。】
朱雄英没忘记,重要零件,必须由工部承制的保密手段,又指着踏板和连接梭子的机动关键处。
【这些精铁都由朝廷掌握,换上其他的倒也能用,但功效大大降低,再配合着皇家的招牌,就算有伪制,也只是民间小部分而已。】
水至清则无鱼。
再说了这些大部分都是卖到国外去,赚外国人的银子,能赚双倍收入。
剩下的民间那点小利,皇家也不需要与百姓们去争。
“好好好!”
朱元璋瞧不出花纹的美感,但他听得出这么做,能多赚多少钱。
这就足够了!
“标儿,你找薛爱卿叫来,咱要跟他商量商量,这双面印花织布机,还有皇家招牌印鉴的事。”
【爷爷,你让别人去叫呗,爹爹已经两天两夜没合眼了。】
朱雄英只是一个快满周岁的孩童,就算心里装着大事小情,到点了他自然也能倒头就睡。
可朱标不一样。
作为一个成年人,还是此事与推进松江府改稻为桑一事的负责人,这织布机一日未改成,他便一日睡不踏实。
此时见到双面印花织布的技术成功问世,紧绷的弦断开,要不是父皇在场,他早就和朱雄项的睡眠一样,倒头不起了。
“瞧咱高兴糊涂了,标儿你抓紧去休息,云奇,你去叫人!”
云奇领命匆匆离开后。
朱标也没有推辞,回了主殿寝室,合衣而睡。
等常氏端着一碗热羹进来,想让他吃了再睡时,只听到均匀的呼吸声。
常氏将热羹放到一旁,一只手抚摸着圆鼓鼓的肚子,一只手轻揉着朱标抽搐的手指,轻轻哼着小时候的童谣。
“睡吧睡吧~~”
只有休息好,身体好,才能担得起这大明的千钧重担。
朱标这一觉从白天睡到第二日清晨。
等到醒来,看到荣姐和英儿都在床边坐着,连母后和临安她们都匆匆赶来探望,才知道睡觉的时候,还发了一阵低烧。
“殿下,你先把米粥喝了,喝完吃了药再睡会儿。”
朱标接过,看了一眼荣姐挺着的大肚子,眉头微蹙。
“我还是挪到书房去休养吧,别过了病气给你和孩子们。”
“戴院使和陈老先生都说,殿下你这不是生病,是身体虚弱引起的低热。”
此话一出,朱标傻了眼。
他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居然还能体虚?
【一定是最近爹爹你总忙着国事,疏于锻炼引起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朱雄英下了定论。
朱标有些心虚地不敢看荣姐投来的不解的眼神。
本来他还想着挪到书房,去忙国事呢。
看来还是遵照戴院使他们说的,先休养一日。
不过。
该让别人做的事,是不能让他们闲着的。
朱标喝完药,趁着药效未起劲,提笔给陆垚发了一封五百里加急。
往松江府丝绸大户们那水深火热的争斗中,又堆了一堆柴火,倒下一锅热油。
“这一回,年底之前,松江沈家的十万亩稻田不种桑,往后就只能把原有的桑种改成田了!”
沈辅考官们偷鸡不成蚀把米。
看谁以后还敢妄想把手伸进京城朝堂,来破坏上下一派清朗的官场风气!
……
十月二十五。
陆垚来到松江府的第十日。
如往常一样,带着一队锦衣卫,跟在杨缜的马车后面,骑着高头大马,威风凛凛地来到沈家大宅院的大门前。
由于松江沈家不光是丝绸行当的龙头老大,更涉及其他行当的生意,因此每日两道偏门人来人往,据说比那集市还要热闹。
当然了。
陆垚只是听早就来过,并亲眼见过此情的锦衣卫同僚说的,而他,还未有幸瞧见这一景象。
因为他虽然跟着杨缜,这十日里每天都要到沈家大宅院门前来站岗,却已经接连吃了十日的闭门羹了。
“沈世伯的病还没好吗?”
再次吃了一脸闭门羹的杨缜,火从心起,用鞭子指着门房,下达最后通牒。
“你去告诉沈世伯,陛下是抬举松江沈家,知道沈家在当地乃是丝绸行的龙头,这才让沈家来办这件事,这泼天的富贵要是错过了,得不偿失啊!”
消息传进沈十石的耳朵里,他淡定地将鱼钩抛向湖中。
“既然是泼天的富贵,他杨家在松江府,不也有一万亩的桑地,两万亩的稻田,让他杨家自己先带头改了,再来打我沈家的主意!”
“可是老爷,杨缜那篇文章是京城的沈辅考官推举给太子的,要是杨缜拿这件事胁迫……”
喜欢大明皇孙:老朱偷听我心声哭懵了
http://www.paoshu5.cc/book/17847/64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