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书网 > 东汉不三国 >第949章 袁谭吃瘪 兄弟阋墙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949章 袁谭吃瘪 兄弟阋墙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袁谭心中一凛,感受到父亲那隐隐带着不悦的目光扫来,正纠结着不知如何作答时,身旁的辛评感受到了袁绍的态度,轻轻捅了捅袁谭。袁谭无奈,只好硬着头皮站出来,拱手说道:“父亲,孩儿以为,两位弟弟所言各有其理。只是,潼关与并州这两处,此刻都不宜仓促行事。马超在西凉经营许久,根基稳固,其麾下将士勇猛,又占据潼关这一险要之地。我军若贸然进攻潼关,与马超正面硬拼,恐怕会陷入旷日持久的苦战,致使兵力、财力大量损耗。况且曹操如今态度暧昧不明,万一我军与马超激战正酣之时,曹操从背后突袭,那我军必将陷入腹背受敌的险境。”

  他稍作停顿,整理了下思绪,继续说道:“再看并州,公孙瓒虽已兵败逃至此处,但他定然不会坐以待毙,必定有所防备。而且并州长期遭受匈奴侵扰,局势错综复杂。我军若此时进军并州,不仅要应对公孙瓒的残余势力,还得抵御匈奴,面临的困难重重。依孩儿愚见,不妨先按兵不动,派遣精锐探子密切留意潼关与并州的局势变化。与此同时,我军应大力发展自身实力,积极扩充军备,广纳天下人才,耐心等待时机。等时机成熟,再出兵潼关或进取并州,想必定能事半功倍。”

  袁绍听了袁谭的分析,一股怒气“腾”地冒了出来,“啪”的一声,猛地一拍桌子,大声喝道:“怎么?就吃了这一场败仗,便连胆气都丧失殆尽了吗?如今乃是大争之世,诸侯林立,彼此相邻之地,外交征伐不断。处在这乱世之中,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你竟说什么按兵不动,就这么一场败仗,就把你身为男儿的骨气都打没了?”

  袁谭被袁绍这突如其来的怒斥吓得脸色惨白,双腿一软,“扑通”一声赶紧跪地,整个人瑟瑟发抖。

  这时,袁熙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轻蔑的笑容,阴阳怪气地说道:“大哥,平日里总觉得您能力非凡,怎么如今这般胆小怯懦,几句分析下来,尽显颓态,真让人失望。”

  袁尚也在一旁附和,满脸不屑地说道:“就是,大哥这一番言论,实在有失我袁家儿郎的风范,如此畏缩不前,怎能成就大业?”

  袁谭看着两个兄弟在一旁冷嘲热讽,背后“捅刀”,心中的不满如汹涌的潮水般翻涌,但他深知,当务之急是先过父亲这一关。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大脑飞速运转,急忙说道:“父亲,孩儿并非是要就此止步不前、按兵不动。如今局势复杂,需从长计议。辽东公孙度与幽州接壤,其势力不容小觑,我们可先派人前去试探,看是否能将其拉拢过来,为我所用。若是他不识好歹,拒不从命,那便给他施加压力,让他知道我袁家的厉害。”

  袁谭顿了顿,接着说道:“至于曹操,他如今这般不顾旧日情谊,实在可恨。我们也应派出使节,严词斥责他的不义之举,占据道义上的优势。与此同时,我军内部需注重休养生息。这些年四处征战,百姓疲惫,军队也需要时间整训。只有让百姓安居乐业,军队兵强马壮,我们才能在这乱世中更具竞争力。”

  这时,田丰和沮授赶忙出列相劝。田丰拱手说道:“主公,谭公子久不在河北,对如今的具体局势确实了解有限,但他这番建议,也并非毫无道理。当下局势波谲云诡,贸然行动恐生变故,还是应谨慎行事。”

  沮授也紧接着说道:“主公息怒,谭公子心系袁家大业,只是一时未能精准把握当下形势。但他提出的拉拢公孙度、斥责曹操以及休养生息等策略,对于稳固我袁家根基,不失为良策。还望主公三思。”

  袁绍听了田丰和沮授的话,心中的怒气这才稍微消减了一些。他面色依旧阴沉得好似暴风雨来临前的天际,冷哼一声,说道:“罢了。此次既然两位先生开口替你求情,便饶你这一次。回去之后,好生反思反思,如今这大争之世,容不得丝毫怯懦。切莫再如此止步不前,赶紧将你身为袁家儿郎的勇气给找回来!”

  袁谭听闻,赶忙低头称是,双腿微微颤抖着缓缓站起。此刻,他只感觉后背已然被冷汗湿透,衣衫紧紧贴在背上,难受至极。他暗自抬手,不着痕迹地擦了擦额头沁出的密密麻麻的汗珠。

  刚刚在众人面前,两个兄弟那毫不留情的冷嘲热讽与背后“补刀”,让袁谭心中的怨恨如野草般疯狂滋生。他暗暗握紧了拳头,心中已然将这笔账牢牢记下,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狠厉。在这权力纷争不断的袁家,他深知,从此刻起,与这两个兄弟之间,怕是再无往日那表面的和睦,有的只是暗地里的较劲与算计。

  袁谭的眼神瞬间被袁熙敏锐地捕捉到,袁熙心中一凛,不着痕迹地微微向袁尚靠拢,而后轻声在袁尚耳边说道:“老三,你瞧老大这眼神,满满的怨恨呐,恐怕是将咱俩给记恨上了。”

  袁尚作为袁绍最宠爱的幼子,在袁家地位特殊。而袁谭身为嫡长子,按照家族传承的秩序,在继承一事上有着天然的优势。袁熙心中虽也有自己的盘算,但忌惮袁谭嫡长子的身份,不敢太过明目张胆地表露自己的野心,只能表面上与袁尚走得极为亲近。此前,就因为袁谭嫡长子的身份,对世子之位都有所觊觎的袁熙与袁尚,暗地里如同结盟一般,共同将袁谭视为潜在的对手,且二人以袁尚为主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袁尚听了袁熙的话,只是无所谓地撇撇嘴,不以为然地对袁熙说道:“二哥,他怨恨又能怎样?从古至今,世子之争本就如此,不是你死便是我亡。他若有本事,就尽管放马过来,怕他作甚!”说罢,袁尚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仿佛根本没将袁谭的怨恨放在眼里。

  宴席上的气氛愈发压抑,好似有一层沉重的乌云笼罩在众人头顶。

  袁谭强作镇定,心中却如翻江倒海一般。他知道,今日这局面于他极为不利,若不能尽快挽回,只怕自己在袁家的地位会一落千丈。他微微抬头,目光在袁熙和袁尚身上扫过,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恨意,却又很快掩饰过去。

  此时,袁绍的外甥高干,未来与袁尚交好,突然起身说道:“今日听三位公子高见,末将以为三公子所言极是,我军当勇往直前,不可有丝毫退缩之意。不像有些人,只知畏首畏尾,恐难成大事。”说罢,还特意瞥了袁谭一眼。

  袁谭心中怒火中烧,却又不好发作。辛评在一旁见状,心中更是焦急,他轻轻咳嗽了两声,起身说道:“各位,如今我军刚吃败仗,元气未复,当务之急是稳定局势,而非盲目冒进。大公子此前之策,亦是从大局考虑,并无不妥。”

  那高干却不依不饶:“辛先生此言差矣,若事事都求稳,何时才能成就大业?我等追随主公,自当以进取为要。”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竟在宴席上争论起来,众人的目光都被吸引了过去。

  逢纪在一旁冷笑一声,开口道:“辛评,你莫要为袁谭强辩了。如今这形势,谁都看得明白,只有敢于出击,才能占据主动。”

  许攸也跟着附和:“正是,若总是按兵不动,岂不是让天下人笑话我袁家无勇?”

  田丰面色一沉,站起身来,大声说道:“汝等休要在此胡言乱语!如今我军外有强敌,内有隐患,若不先稳固根基,贸然出兵,只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沮授也点头道:“田兄所言极是。主公,当下之计,还是应如大公子所说,先休养生息,再图后举。切不可因一时之气,而坏了大事。”

  袁尚与高干交好的缘由,实则错综复杂。袁绍对幼子袁尚宠爱有加,这在袁家众人皆知。高干身为袁绍的外甥,为了能得到舅父更多的关注与赏识,自然将目光投向了袁尚。

  袁尚年纪尚轻,在权力的角逐场上,手中所掌握的支持力量远不及嫡长子袁谭。袁谭身为嫡长子,凭借着这一先天优势,引得众多文臣武将以及世家大族暗中支持。高干深知,在袁家的权力格局中,紧跟袁绍的喜好才是明智之举。

  于是,高干主动与袁尚靠近,与他玩得颇为要好。对高干而言,通过与袁尚建立亲密关系,不仅能让自己在袁家的地位更加稳固,或许还能在未来的权力分配中获得一席之地。而袁尚呢,面对实力强劲的袁谭,也急需拉拢一些势力壮大自己,高干的靠近,自然让他欣然接受。

  袁绍坐在主位上,脸色阴晴不定。他看着下面争论不休的众人,心中越发烦躁。他知道,田丰和沮授说的有道理,但今日袁谭被他斥责,若现在又完全支持袁谭的主张,自己的面子又往哪里搁?

  沉默良久,袁绍终于开口道:“都住口吧!今日之事,暂且到此为止。至于今后如何行事,容我再做思量。”说罢,他一甩衣袖,起身离席,众人见状,也纷纷起身,各自散去。

  袁谭看着袁绍离去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自己必须要有所行动了,否则,在这袁家的世子之争中,他将彻底陷入被动。而袁熙和袁尚在一旁低声交谈着,不时看向袁谭,眼神中满是得意与挑衅。

  辛评走到袁谭身边,小声说道:“公子,今日之事颇为不妙,您须得早做打算啊。”

  袁谭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决然:“辛先生放心,我不会坐以待毙的。他们既已对我步步紧逼,我定要让他们知道,我袁谭也不是好惹的。”说罢,他握紧了拳头,大步向自己的营帐走去,夜幕下,他的身影显得孤独而又坚定。

  田丰和沮授看着袁谭离去的方向,心中皆是忧虑。沮授轻叹一声:“袁氏兄弟如此内斗,只怕会给袁家带来大祸啊。”

  田丰微微皱眉:“如今只能寄希望于主公能早日看清形势,让三位公子放下成见,齐心对敌,否则,袁家的霸业只怕是要化为泡影了。”两人对视一眼,皆是满脸无奈。

  喜欢东汉不三国
  http://www.paoshu5.cc/book/20933/94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