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0章 绍性寡断 外宽内忌
推荐阅读:
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
我也是皇叔
历史直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啥!那小子竟然不想继承帝位?
玄桢记
穿越成淫贼,开局征服高傲公主
包青天断案传奇故事汇
穿越不造反,难道等过年
北美悍警:从洛城巡警开始
从殷商开始的千年世家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在袁绍的议事厅内,气氛凝重压抑,仿佛有一层阴霾沉沉地压在众人头顶。袁绍面色沉郁,端坐在主位上,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他缓缓将三个儿子此前提出的应对之策重新抛出,目光冷峻地扫过众人,沉声道:“如今局势紧迫,我儿袁谭、袁熙、袁尚各有见解,今日便让诸位再仔细分析分析,究竟该如何行事。”此言一出,厅内顿时议论纷纷。冯纪率先站出,拱手力挺袁熙的主张:“主公,二公子所言极是,公孙瓒逃往并州,我军应趁势进取,一来剿灭公孙余孽,二来抵御异族,三来扩充疆土,此乃天赐良机,万不可错过。”
许攸也不甘示弱,紧接着说道:“主公,三公子之策同样精妙。曹操如今势力坐大,竟敢违抗主公号令,若不加以惩戒,日后恐成大患。我军屯兵十万的文丑将军可直接进攻曹操,以彰显我袁家之威。”
然而,田丰和沮授却持有不同看法。田丰抚着胡须,缓缓说道:“主公,三位公子的见解皆有可取之处。当下局势复杂,无论进攻并州还是对付曹操,都需谨慎行事。贸然行动,恐有失算。”
沮授点头附和:“田兄所言甚是。依我之见,可先派遣使节前往辽东,与公孙度沟通,探清其意向。同时,在幽州边境屯兵,对公孙瓒形成施压之势,使其不敢轻举妄动。至于潼关的文丑大军,可先转向洛阳函谷关进发。随后再与曹操进行商谈,此举意在敲打曹操。若曹操依旧一意孤行,我军便趁势攻打函谷关,占据战略要地,也可对曹操形成威慑。如此,既能避免过早与各方势力全面冲突,又能逐步掌握局势主动权。”
袁绍听了众人的分析,心中越发纠结。他深知,每一种策略都关乎袁家的兴衰成败,容不得半点马虎。一时间,他实在难以决断究竟该采纳何种方案。
思索良久,袁绍眉头紧皱,目光在众人身上一一扫过,最终落在沮授身上,缓缓问道:“沮先生,依你之见,此计当真可行?”
沮授拱手,神色坚定地说道:“主公,此计虽非万全之策,但在当前局势下,可进可退,不失为稳妥之举。既能争取和平解决的机会,又能在必要时以武力应对,还望主公三思。”
袁绍微微点头,陷入了沉思。厅内众人皆屏气凝神,等待着袁绍的最终决断,整个议事厅安静得落针可闻,仿佛空气都凝固了。
在袁绍内心深处,始终对马超耿耿于怀,一想到就这么放弃攻打长安,实在心有不甘,总觉得就此罢休太过便宜了马超。但面对当下复杂的局势,各方意见不一,他也只能暂且将此事搁置下来。
然而,时间一晃,五六天过去了。这期间,袁绍多次召集众人商议,可每次议事厅内都是争论不休,始终没能商量出一个令众人信服的决策。有人坚持先攻打并州的公孙瓒,以绝后患;有人主张立刻对曹操动手,打压其嚣张气焰;还有人觉得应该全力与马超争夺长安,恢复袁家威名。各种声音此起彼伏,让袁绍越发难以抉择,这也实实在在地体现出他在众多策略之间摇摆不定、无法果断拍板的困境。
随着时间的推移,局势愈发紧迫,可袁绍依旧被困在这艰难的抉择之中,不知何去何从。直到私底下的谣言与舆论如潮水般在河北地区蔓延开来,传言马超已在凉州大展神威,将凉州境内的异族尽数驱赶出去,凉州已然被他平定。这个消息传来,众人越发觉得此时与马超死磕长安并非明智之举。
于是,众人再次纷纷劝说袁绍,如今若是执着与长安的马超拼个你死我活,只会让那些心中有野心却没足够实力的诸侯趁机崛起,坐收渔翁之利。袁绍听着众人的进言,内心陷入了激烈的挣扎。
最终,袁绍在权衡利弊之后,终于下定决心。他目光冷峻地扫视了一圈众人,缓缓开口道:“如今局势有变,我意已决。其一,即刻派遣使节前往辽东,与公孙度沟通周旋,探清其虚实与意向。其二,高览与鞠义调集五万兵力屯驻在幽州与并州接壤之处,向河东郡方向进发,务必让公孙瓒在并州难以立足。其三,令围攻潼关的文丑将军,即刻率领十万大军转向函谷关,向曹操施压。若曹操依旧不愿与我等结盟,那就趁势攻打函谷关,给他一个狠狠的教训!”
众人听闻袁绍的决断,纷纷拱手领命。一场围绕着袁绍势力的战略调整,就此拉开帷幕,而这一系列决策,也将深刻影响着未来各方势力之间的格局变化。
首先来说辽东这边的情况。此前,幽州的公孙瓒被袁绍击败后,逃往并州。这一局势的变化,让与之相邻的辽东公孙度也感受到了压力,势力平衡发生倾斜,公孙度正不知该如何应对这种新局面时,恰逢袁绍派出的使节抵达。
公孙度赶忙召集儿子公孙康以及谋士毛重一同商议。三人围坐在厅内,面色凝重。公孙度率先开口,语气中透着忧虑:“如今袁绍势力强盛,击败公孙瓒后,恐怕下一个目标就是我们。此番他派使节前来,不知是何用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公孙康皱着眉头,思索片刻后说道:“父亲,袁绍向来野心勃勃,其使节来意恐怕不善。但我辽东如今实力不及袁绍,若贸然得罪,恐怕会招来灾祸。”
谋士毛重轻抚胡须,微微点头,接着说道:“公子所言极是。不过,我们也不能一味示弱。或许可以先听听使节的来意,再相机而动。若袁绍有意拉拢,我们可权衡利弊,考虑是否与之结盟;若他是来施压,我们也要想好应对之策,不能让他小觑了我们辽东的实力。”
公孙度听了两人的话,沉思良久,缓缓说道:“就依毛先生所言。待使节到来,我们务必小心应对,切不可因一时疏忽,给辽东带来灭顶之灾。”
不多时,袁绍的使节便被引入厅中。这使节一身华服,举止间透着自信与威严。他微微拱手,环视众人后,便开始滔滔不绝地展开游说。
“公孙将军,久仰大名啊!想必您也知晓,我家主公袁绍,出身四世三公之家,门第之显赫,天下皆知。袁家累世公卿,门生故吏遍布天下,这等底蕴,实乃成就大业之根基。如今主公麾下,兵强马壮,势力如日中天,麾下猛将如云,谋士如雨,各路英豪纷纷来投。”使节说到此处,眼中闪过一丝骄傲,有意无意地观察着公孙度等人的反应。
“反观当下局势,四方诸侯混战,天下大乱。公孙将军虽据守辽东,然四周强敌环伺,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困境。若能与我家主公结盟,归入河北统辖,不仅可保辽东太平,更能借助我家主公的势力,开疆拓土,共享荣华富贵。否则……”使节话锋一转,语气变得略带威胁,“若错过此等良机,一旦我家主公兴兵问罪,辽东恐将面临兵祸之灾,生灵涂炭啊!”
公孙度等人静静听着使节的一番威逼利诱,面色凝重,心中各有思量。待使节说完,公孙度强笑着说道:“使节大人所言,容我等私下商议一番,明日便给大人答复。”使节见此,也不好强求,便拱手告辞。
公孙度当即与毛重、公孙康回到内室,闭门商议。公孙度眉头紧皱,率先开口道:“诸位,袁绍此番派使节前来,看似给我们指了条明路,实则暗藏威逼。你们觉得,这归附之事,当如何是好?”
公孙康面露犹豫之色,缓缓说道:“父亲,袁绍势力确实强大,若与之对抗,我们胜算不大。可归附于他,难免心有不甘,毕竟要受制于人。”
毛重则低头沉思片刻,说道:“主公,依我之见,如今袁绍势大,难以抗衡。不妨暂且答应他的条件,向其俯首称臣。但这不过是个虚名而已,我们可借此保存实力,等待时机。只要我们在辽东仍握有实权,袁绍一时也难以对我们怎样。”
公孙度听闻,陷入沉思。过了许久,他缓缓点头道:“也只能如此了。只是这归附之后,如何周旋以保辽东安稳,还需从长计议。”
于是,三人再次仔细商讨了应对之策。次日,公孙度唤来袁绍使节,询问:“若我等答应归附,归属河北统辖,那我等在辽东的事务,是否仍可自主决断?”使节微微一笑,答道:“公孙将军放心,只要归于河北统辖,听从主公调遣,在辽东的日常事务,将军自可便宜行事。”公孙度等人听闻,对视一眼,心中有了定论,便应下了归附袁绍之事。
袁绍得知公孙度愿意俯首称臣,名义上归属河北统辖后,心中大喜。整个河北上下也随之欣喜异常,毕竟辽东之地虽不算广袤无垠,但在这乱世之中,能不费一兵一卒,便使版图无形中得到扩充,无疑是一件振奋人心的事。
袁绍端坐在主位上,脸上洋溢着得意之色,向众人说道:“公孙度既已答应名义上归顺,我袁家实力大增。如今暂且容他在辽东保持现状,待日后我等争霸中原,大业有成之际,便可将这名义上的归附,化为实际上的掌控。那时,整个天下皆在我手,他们若敢不从,便是螳臂当车。我举天下之力讨伐,他们又能有何办法?不降也得降!”
众人纷纷附和,夸赞主公英明。袁绍看着众人,心中豪情万丈,已然开始畅想未来一统天下的宏伟蓝图。他深知,这只是迈向霸业的其中一步,往后的路还长,还有诸多强敌需要应对,但辽东的归附,无疑给了他极大的信心。
此刻,袁绍心中谋划着下一步的战略布局。一方面,他要继续巩固与辽东的关系,确保公孙度在名义上的归附不会出现变数;另一方面,他还得关注并州的公孙瓒以及曹操那边的动向。毕竟,公孙瓒虽已逃亡并州,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仍可能是个隐患;而曹操势力日益壮大,更是他称霸路上不容忽视的劲敌。
喜欢东汉不三国
http://www.paoshu5.cc/book/20933/95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