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章 成为主任第二弹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王建军怎么也没有想到,他为了促进生产而推行的一些措施。

  正在成为别人攻击他的“罪证”。

  一场针对他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

  一九六七年六月中旬,四九城的政治气氛突然变得紧张起来。

  这天清晨,王建军照常来到轧钢厂上班,却发现厂区大门外聚集着一群陌生人。

  这些人穿着清一色的旧军装,臂戴红袖章,正在向进厂的工人们散发传单。

  “同志,请看看这份材料。”

  一个戴眼镜的年轻人塞给王建军一张油印传单。

  王建军接过一看,标题赫然写着《警惕红星轧钢厂的资本主义复辟倾向》。

  文章虽然没有点名。

  但字里行间都在影射他推行“奖金挂帅”、“物质刺激”的做法。

  “这是什么意思?”

  王建军皱眉问道。

  年轻人推了推眼镜,严肃地说:

  “同志,现在全国都在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

  你们轧钢厂却还在大搞物质刺激,这是很危险的倾向啊!”

  王建军正要解释,董阳升匆匆赶来:

  “主任,这些人从昨天下午就来了,说要在这里进行'革命宣传'。”

  回到办公室,王建军立即召集领导班子开会。

  会议室里气氛凝重,大家都感觉到了不寻常的讯号。

  “这事不简单。”

  一位老同志忧心忡忡地说:

  “我听说最近有几个大厂的一把手都被停职审查了。

  罪名都是‘执行资产阶级反动路线’。”

  董阳升补充道:“昨天我接到公安局老领导的电话。

  说最近有一批外地来的造反派在打听咱们厂的情况。

  特别关注领导层的家庭背景和个人历史。”

  王建军沉思片刻,说:“我们行得正坐得直,不怕别人查。

  但是大家要提高警惕,这段时间特别要注意工作方法。”

  然而,事情的发展远比他们预想的要快。

  第二天,厂区里突然出现了大量大字报。

  其中一张特别醒目,标题是《揭开假劳模的真面目》。

  这篇文章虽然没有点名,但明眼人都知道指的是王建军。

  大字报罗列了他三大罪状。

  更让人不安的是,这张大字报的笔迹工整,用词老练,显然不是普通工人所为。

  董阳升忧心忡忡道:

  “主任,这事不对劲。”

  王建军沉默地看着窗外,心里明白这场风暴是冲着他来的。

  果然,接下来的几天,形势急转直下。

  先是市里突然通知,要重新审核轧钢厂的先进称号;

  接着是工业局来人,要求查看最近三年的奖金发放记录;

  最后连银行都接到通知,要冻结厂里的特别经费账户。

  这天晚上,王建军刚回到家,聂文君就焦急地迎上来:

  “建军,今天下午有两个陌生人来咱们胡同,向邻居打听咱们家的情况,问得可详细了。”

  王建军心里一沉,问道:

  “都问了些什么?”

  “问咱们家平时吃什么,有没有买过什么贵重物品。

  还特别问了你和哪些领导来往密切。”

  聂文君担忧地说:“建军,是不是要出什么事啊?”

  王建军安慰妻子:“别担心,应该没什么问题,例行问话而已。”

  话虽如此,王建军还是悄悄做了一些准备。

  他让董阳升把重要的工作记录都做了备份,又把一些敏感文件转移到了安全的地方。

  几天后,王建军在工业局开会时,明显感觉到了同僚们的疏远。

  平时关系不错的几个厂长都有意无意地避开他。

  只有农机厂的李厂长偷偷提醒他:“建军,最近小心点,听说有人要整你。”

  最让王建军感到不安的是,连赵晋东都特意嘱咐他:

  “建军,这段时间少来我这里,免得连累你。”

  七月初的一个下午,王建军正在车间检查生产,突然接到一个神秘电话。

  对方只说了一句话:

  “王主任,有人要搞你,快做准备。”然后就挂断了电话。

  董阳升调查后发现,电话是从南城的一个公用电话亭打来的。

  根本无法追查来源。

  “主任,看来是有人暗中帮我们。”

  董阳升分析道:“这说明对方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

  王建军点点头:“是啊,这说明公道自在人心。”

  然而,警告来得太晚了。

  一九六七年七月,一场突如其来的政治风暴席卷了红星轧钢厂。

  这天清晨,王建军刚走进办公室,桌上的红色保密电话就急促地响了起来。

  他拿起听筒,那头传来赵晋东沉重的声音:“建军,情况不妙。

  军宣组和组织调查组今天就要进驻你们厂,这次来头不小。”

  王建军的心猛地一沉:“老首长,这次是为什么?”

  “有人联名向组织上面写了举报信,说你执行资产阶级反动路线。

  重用在旧社会有复杂历史背景的人,还在几次清查工作中包庇残余分子。”

  赵晋东顿了顿,语气愈发凝重:“举报信直接送到了小组。

  点名说你是在工厂搞‘独立王国’。

  这次不同以往,你要做好准备。”

  王建军站在窗前,望着厂区内工人们忙碌的身影,心中百感交集。

  他知道,该来的终于来了。

  但是他没有想到,这场风暴会来得如此猛烈,如此迅速。

  “他妈妈的吻!”

  王建军在心里暗骂一声:

  “前身在战场上流过血,我在工厂里流过汗。

  我该表态的时候从来没含糊过,该搞的运动一次没落下。

  怎么就是不肯放过我?”

  他想起之前在工业局开会时,工业局新来的副主任张向东那意味深长的话:

  “王厂长,现在形势不同了,光会抓生产可不够啊。

  听说你们厂还在搞什么技术革新奖?

  这可要不得,这是典型的物质刺激嘛!”

  当时王建军还耐心解释那这是为了调动工人积极性,提高生产效率……

  “错!”

  张向东打断他:

  “这是典型的唯生产力论!

  现在全国都在批判这种错误倾向,你们轧钢厂可不能顶风作案啊!”

  现在回想起来,王建军才恍然大悟。

  原来早在那时,就有人盯上他了。

  这些人整他的理由很简单:

  一是他风头太盛,年纪轻轻就当上了万人大厂的厂长。

  还兼任着公安局的职务,挂着军区的特别顾问,这让很多人眼红;

  二是他确实在厂里推行了一些改革措施。

  虽然都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但在某些人眼里这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

  最重要的是第三点——他不是某些领导线上的人。

  王建军想起关啸军曾经提醒过他:“建军哥,你现在位置太显眼了。

  既不是从地方上来的,也不是从哪个大学出来的,更不是哪个领导亲手提拔的。

  你这样的干部,最容易被人当靶子。”

  当时王建军还不太在意,觉得自己行得正坐得直,不怕别人说闲话。

  现在他才明白,在这个特殊的年代有时候不是你有没有问题,而是有人需要你有问题。
  http://www.paoshu5.cc/book/22299/70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