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2章 十万火急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那不是一个独立的画面,而是几片画面在蜷缩、折叠、变形后、相互穿插、纠缠在了一起,于是比起那些寻常的“平面”,它更多了一种立体的感觉。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我眼熟的、并不是“画面”的内容,我甚至都没看清它们的内容,我眼熟的是那些“画面”相互穿插、融合之后,所产生的那个立体造型。

  那团画面的总体积,应该和一颗路障石球差不多,而它的结构可以大体分成两个部分。

  首先是它的下方——也可能是上方或者左方、右方,这片“空间”让我的方位感知非常混乱——有一个荷叶状的、周边蜷曲向内的类圆形画面。

  那是一片纯黑色的画面,甚至黑的不足以被称作“画面”,因为它看起来基本没有任何信息。

  不过它是整个立体结构中、自身变形程度最小的,像个盘子一样盛放着其他画面,只是其他画面没有“放”在里面,而是糅杂成一团之后“插”在里面。

  再接下来的第二部分,便是相互穿插、缠绕、扭结起来的立体结构主体了。

  它的造型透着一种说不出来的怪异。

  乍看像是尚未启蒙的稚童、用橡皮泥随手捏了一团不知所谓的东西,可是细看又会发现它的结构非常精妙,像是某个陷入癫狂、却依然保持着艺术天分的艺术家,在歇斯底里中的灵感发泄。

  几片映照着绚烂星云的画面蜷曲、扭转,有些地方看起来像克莱因瓶,有些地方又像是莫比乌斯环。

  星云的旋臂随着画面的蜷曲一同伸展、又在涉入其他画面之后,固化成尖锐的、闪烁着冷冽光泽的扭曲山峦。

  当然,这些“山峦”并不是真正的岩石,而是另一个维度里、原本像泼洒的油彩般缓慢流动的混沌星云,在受到其他维度的影响后、被诡异地凝固成棱角分明的状态。

  除了那些绚烂的星云,我还能看到数条像皮肤下的血管一样,若隐若现的暗色脉络。

  脉络中闪烁着看不清的光点,仿佛是被压缩的银河、正在以惊人的速度生灭。

  而且那些暗色的脉络、似乎不会受到维度限制,无论它们所依附的“画面”如何扭曲、转折,它们都像骨骼、或是树干一样,始终稳定、或者说坚守在自己的岗位。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些“画面”融合之后的造型,就像一只长着三根手指的怪兽爪子,但如果再加上那片纯黑的“画面”,就变成了另一个我很熟悉的东西——

  三身雕像。

  这东西我太熟了,从“鬼地震”地下65公里处的空腔、第一次见到三身雕像开始,我前前后后一共见了七八次,而且每次见到的都不太一样。

  从最开始那坨烂泥堆砌一样的原形,到最后在血池见到的、那个散发着神性、兽性和痛苦的三身雕像,我一点点见证了它的演变,甚至可以说是见证了一个信仰的诞生。

  不过那些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曾经把看起来最简陋的、烂泥堆砌一样的那个造型,当成了“三身雕像”的最初版本,但现在我有了一个新的想法——

  此刻我面前这一团、由各个维度相互融合所组成的立体结构,才是“三身雕像”的真正起源。

  这是我的突发奇想,但绝对不是胡思乱想,因为那团“维度融合”所组成的立体结构,在造型上和三身雕像的相似度过于高了。

  毫无关联的两件事却高度相似,这种情况在自然界的概率不会是零,但也绝对不会太高,只不过想要支撑这个猜想的话,还要在解决另一个问题——信息传递。

  假设我的猜想成立,这团维度融合组成的“立体结构”、是“三身雕像”的真正起源,那么人类、“吉迪姆”和【黑境】想要制作三身雕像,就要先知道这个“立体结构”的样子。

  这是逻辑导致的必然结果,但要知道我此刻所在的这片空间,是一个真正的高维世界,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来的,唯一的信息出口,只能是曾经作为高维生命的“我”。

  可是我为什么要让他们建造雕像?为了说明情况、却被误解了我的意思?还是为了给自己留下某个提醒?

  如果信息出口是我的话,为什么那些三身雕像会有不同的版本? 而且黄家村附近那条坑道中的岩画,可以把整件事情追溯到几千年前,我又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

  一个个问题,就像烧杯里的链珠一样,只要有一个冒了头,其余就开始源源不断的奔涌出来。

  很快,我的脑子里就成了一团浆糊,于是我只好强迫自己、把注意力放在那些融合的画面上。

  这一方面是为了转移注意力、让自己别再胡思乱想,另一方面也算是出于谨慎,毕竟“立体结构”和“三身雕像”的相似度虽然很高,却没什么直接证据,能把“立体结构”和地球联系起来。

  这是我刚刚意识到的。

  “高度相似”的问题固然值得在意,可万一“立体结构”根本不是我要找的那个维度,这就变成了一个单纯的巧合,那些问题自然也就不成立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确定维度”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办到的。

  除了底下那个黑色圆盘一样的画面之外,其他画面的内容都相当宏观,大到星云、小到星系,以我在天文学上的粗浅了解,根本连一个具体的星球都认不出来。

  但我这次的观察也不算是白费。

  之前因为“三身雕像”的概念先入为主,我一直以为这团“立体结构”,也是由四个部分、或者说四个维度组成的。

  然而在我仔细观察了每一处的细节之后,就发现那些“画面”与“画面”相接、过渡的地方,经常会出现一些或明显、或隐晦的突兀画面。

  就像一张黑纸和一张白纸发生接触,却在二者相接的位置、碰撞出了一条红色的线。

  这是常规逻辑下、绝对不可能发生的,所以我怔了一下才反应过来,那些看似突兀的“过渡”,应该是一些早就开始融合、并且即将完成融合的维度。

  “它们不是过渡,而是它们的维度就只剩那些了。”

  一个绝望的想法闯进大脑,而在它之前、还有一段视觉信号也闯了进来——我在某条、甚至可以说是一线的“画面”中,看到了一抹熟悉的蓝。

  喜欢十一个疯子
  http://www.paoshu5.cc/book/23173/88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