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书网 > 开局荒年,带着俩媳妇逆天改命 >第六十四章:气急败坏的陈家主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六十四章:气急败坏的陈家主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次日....天刚微亮,李逸就习惯性地早早起身。

  自从穿越后,他已经养成了非常规律的作息习惯,今天起来他只觉浑身通透,隐疾被解决,连呼吸似乎都顺畅了许多,心中也再无半分负担。

  昨晚虽说是要四女全部侍寝,于巧倩却因来了月事得以幸免,逃过一劫。

  正如李逸所料的那般,他与秦心月和陈玉竹有了夫妻之实后,二人的名字果然出现在伴侣列表中,好感度竟还出奇的高。

  【秦心月:好感度 50】

  【陈玉竹:好感度 40】

  这般高的初始好感度,只需再添几分,便能解锁好感度提升的奖励,获得自由分配的属性点。

  昨夜李逸已深切体会到高体质属性的妙处,作为一个男人嘛或许可以没有强大的力量和迅捷的速度,但耐力是绝不可缺的。若能自由分配属性点,李逸暗自决定必要将体质属性拉满,届时便是应对再多风浪也无惧......

  秦心月今日破天荒的未早起练功,李逸起身时,她正用棉被将脑袋裹得得严严实实,只露出一截乌黑的发梢,显然是害羞到了极点。

  另一侧的陈玉竹也蜷缩着,半张脸缩在被窝里,长长的睫毛垂在眼睑上,不敢与李逸对视,脸颊还泛着淡淡的红晕。

  至于白雪儿嘛还在呼呼酣睡,脸上是得偿所愿的满足,昨夜做梦自己给夫君生了三个大胖小子,成了为李家开枝散叶的第一大功臣!

  李逸推开大门,寒风便裹胁着凉意涌入院子,陈氏已抱着苗苗站在院外。

  李逸特意给这干瘦的小丫头缝制了一顶迷你兔皮帽,衬得她小脸越发蜡黄,却也添了几分娇憨,甚是可爱,张绣娘还没有来,想着应是去村中寻觅靠谱人手了。

  约莫一刻钟后,何铁牛带着刘氏匆匆赶来。

  李逸一眼便看出了些端倪,刘氏的脸颊肿得老高,眼泡浮肿,眼底还带着红丝,显然昨夜是哭了许久。

  见李逸看来,刘氏眼神闪躲,慌忙低下头,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角。

  何铁牛上前一步,语气带着几分愧疚,将昨夜之事一五一十说了出来,是真的没有半分隐瞒,就差具体到打了几巴掌。

  李逸嘴角噙着笑意,这何铁牛看着憨厚,心里却亮堂得很,知道孰轻孰重。

  而这刘氏,也确实该受这一顿教训,好让她明白些事情。

  若何铁牛还是什么都依刘氏这个婆娘,李逸就算看中他也不会重用他,现在可以打消这个顾虑了。

  “铁牛哥,你选得很对。”李逸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笃定:

  “一天一两百钱你觉得就是多了?只要你好好跟着我干,保证不出三年,我让你也成为县城里有头有脸的大户人家,住大宅院,再纳几房妻妾。”

  听闻此言,何铁牛顿时双眼发亮,胸膛拍得砰砰作响:

  “李三兄弟你放心!我心里有数,你让我干啥我就干啥,保证不含糊!!这婆娘若再敢动歪心思,我直接休了她,以后做了大户人家,还愁没女人?”

  李逸只是笑了笑,并未反驳。

  刘氏在那边侧着耳朵听,听得她心中一阵阵后怕。

  今日暂无木工活计,李逸便让何铁牛帮忙用石磨磨面。

  又过了半个时辰,张绣娘才带着三个妇人赶来,她们个个面黄肌瘦,穿着打满补丁的破衣烂衫,冻得缩着脖子,双手揣在袖筒里,眼神畏畏缩缩的有些忐忑。

  冬日里她们大多缩在屋内避寒,对村里近日的变化一无所知。

  起初听闻去李三家做工,心中满是疑虑,以前的李三是什么德行大家都知道,那就是村里的一大害虫,可瞧见张绣娘红润的气色、身上崭新的冬衣,又想起家中早已断粮,仅存的百十来斤粟米,即便顿顿喝稀粥,也未必能撑过这个冬天,心中便动摇了。

  尤其是豆子的那句话,更是戳中了她们的心窝:

  “你们跟着我三叔干活,顿顿都能吃饱饭的,我三叔现在可厉害了!”

  一路忐忑不安,在踏入李三家院子的那一刻,所有疑虑尽数消散。

  木屋虽依旧简陋,但两排木棚搭得规整有序,院中那头高大的骡子更是让她们惊掉了下巴,这可是顶值钱的大牲口,寻常农户哪里养得起?

  还有院里那几位年轻貌美的女子,都穿着光鲜的绸布冬衣,还有她们一时没认出的陈氏,昔日王赖子那疯疯癫癫的婆娘,如今头发剪短了,衣着干净整洁,仿佛换了个人一般。

  “嫂嫂,你带着这几位嫂嫂洗洗手,先吃点东西垫垫肚子才有力气干活。”李逸笑着招呼。

  张绣娘也不见外,在李逸家宛若在自己家一般自在,拉着三人便进了屋里。

  一人一碗热腾腾的粟米粥,外加一个白胖的馒头,不仅管饱,那松软香甜的馒头味,让她们只觉像是在做梦。

  “三位嫂嫂,你们便跟着我绣娘嫂嫂学做馒头,头两日,每日给十钱工钱,管三顿饭,等学会了后,每日给三十钱。”李逸平静地说道。

  听闻管三顿饭还能得十钱工钱,三女已是震惊不已,待听到学会后每日能拿三十钱,更是连忙点头,生怕李逸反悔。

  陈玉竹轻步走到李逸身边,声音低低的有些期待:“夫君,我能做些什么?”

  李逸看着她娇羞的模样,本想说让她歇着,可转念一想,这也是她想要融入这个家的心意,便笑道:“玉竹聪慧,我教你做豆腐。心月,你也一起来学学。”

  秦心月闻言走上前来,看李逸时眼神仍有些闪躲,耳根泛着红。

  李逸就爱瞧她这高冷女侠害羞的模样,忍不住低声调侃:“哎呀,我家心月害羞呢?不打紧!夫君连着让你侍寝十日,保管你会习惯。”

  秦心月美眸一瞪,强作镇定道:“这有何难?多少日我都受得住,倒是夫君,怕是撑不住吧?”

  李逸挑眉,作势抱拳道:“那今晚便请秦女侠继续赐教了!”

  夹在二人中间的陈玉竹,脸颊瞬间红透,恨不得捂住耳朵,心中暗道:

  夫君和心月姐姐,怎...怎敢如此明目张胆说这般话?羞死人了!

  忙碌了一整天,有秦心月和陈玉竹帮忙磨豆子、滤豆浆,到天黑时,李逸足足做了四板豆腐,雪白紧实,透着浓郁的豆香。

  傍晚时分,那三个新来的寡妇扭捏了许久,才小心翼翼地说想把晚饭带回家吃,给家里的孩子尝尝。

  李逸大方的答应,给每人递了十钱工钱,又额外给了四个馒头,笑着说:

  “几位嫂嫂,若是家里没米了,也可在我这儿拿些粟米抵工钱,不必客气。”

  三人连忙道谢,激动得眼眶发红,怀里揣着馒头和铜钱,脚步都轻快了许多。

  何铁牛瞪了刘氏一眼,那眼神分明在说:你看吧!李三兄弟待咱们不薄,给她们才多少,给咱们多少啊。

  刘氏羞愧地低下头,不敢与他对视。

  与此同时,安平县城陈家。

  今夜寒风刺骨,宛若刀子般刮在脸上,火把的火苗被风吹得摇曳不定,光影在墙上忽明忽暗。陈林将头顶的皮帽往下拉了拉,遮住大半张脸,仍觉寒意刺骨。

  陈忠见状,连忙上前躬身道:“家主,外面天寒,您还是回屋吧!”

  陈林抬手制止,沉声道:“粮食收得如何了?”

  “回家主,除了几个小商铺,还有那精于算计的徐老板,其余铺子的大麦、小麦已尽数收购,足有一万四千多斤。若是再来一场封路的大雪,王金石他们短时间内休想买到麦子。”

  陈忠顿了顿,犹豫道:“不过……”

  “有话快说,别卖关子!”陈林皱眉催促。

  “我们收粮时,发现有人在大量收购黄豆,打听后得知,正是王记酒肆所为。”

  陈林眯起狭长的双眼,宛若一只老狐狸:“豆子?他收那么多豆子作甚?”

  “这...这老奴不知。”陈忠低头答道。

  “哼,不必管他。”陈林摆了摆手,又问:“那个农户还没动静?”

  “回老爷,城门口和王记酒肆都有人盯着,尚未见到那农户的身影,倒是瞧见了李记酒肆和食芳斋的掌柜,频繁出入王记。”

  陈林沉默不语,这几日他多次邀请城中酒肆食肆的老板赴宴,却仅有四人前来,其余八人皆婉拒,其中便包括这二人。

  “看样子,他们是铁了心要跟着王胖子了。”陈林冷笑一声:“等我拿到馒头配方,他们再想来求我,可就晚了!”

  “对了家主,老奴想起一事。”陈忠忽然说道。

  “说!”

  “昨日有下人回报,王记酒肆似乎又出了新吃食。”

  陈林骤然瞪大双眼,质问道:“此事为何昨日不告诉我?”

  “老奴昨日忙着收粮,一时疏忽,给忘了……”陈忠连忙认错。

  陈林强压怒火:“明日派人给我买来,我倒要看看,是什么新奇玩意儿!”

  次日正午,天气愈发寒冷,寒风刮在脸上生疼。陈林坐在屋内的火盆旁,一边饮茶,一边思索对策。

  “家主!家主!出大事了!”

  陈忠跌跌撞撞地从门外冲进来,脸颊冻得通红,神色很是慌乱。

  “慌慌张张的,像什么!”陈林不满地将茶盏重重放在桌上,目光瞥见陈忠手中端着的两个小盘。

  陈忠连忙上前,将盘子放在桌上,低着头退到一旁:

  “家主,这....这个便是王记新上的吃食,您先尝尝吧”

  陈林看向盘中之物,一盘洁白如雪,上面撒着些葱花,另一盘色泽金黄,一股浓郁的豆香萦绕鼻尖。他心中生出一丝不好的预感,问道:“这是什么?”

  “回家主,白色的叫翡翠白玉豆腐,一小盘八十八钱,金黄色的叫黄金白玉豆腐,一小盘一百二十八钱。”

  陈林拿起筷子,先夹了一块翡翠白玉豆腐。

  天气寒冷,这豆腐一路带回来早已冰凉,但入口却细腻嫩滑,浓郁的豆香在口中散开,口感竟是前所未有的美妙。

  陈林面色微变,又夹起一块金黄色的豆腐,外酥里嫩,豆香愈发淳厚,只一口,他的脸色便沉得如同锅底。

  这名为豆腐的吃食,味道惊为天人,且老少皆宜。

  馒头的事尚未解决,王记竟又推出这般新奇吃食,此物一出,他的陈芳斋怕是要门可罗雀了!

  “该死的王胖子!”

  陈林怒不可遏,手臂一扫,桌上的盘子瞬间摔落在地,瓷片四溅,豆腐撒了一地。

  陈忠见状,连忙跪下:“家主息怒啊!”

  “滚出去!滚出去!”

  陈林怒骂着,随手将手中的茶盏砸了过去,茶盏擦着陈忠的耳边飞过,摔在墙上碎裂开来。

  陈忠连忙退出房间,不敢再多言。

  屋内,陈林扶着额头,用力揉捏着眉心,心中烦躁不已。

  难怪王金石要大量收购黄豆,原来是为了制作这豆腐!这豆香如此浓郁,一尝便知是用豆子做的,可这制作方法,却任凭他抓破脑袋也想不通。

  他忽然想起那日在城外见到的那个不起眼的小农户,馒头是他做的,这豆腐,莫非也是他的手笔?

  陈林越想越烦躁,恨不得立刻将那小农户绑来问个清楚,可即便没有馒头和豆腐,他也绝不能再坐以待毙!
  http://www.paoshu5.cc/book/35165/6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