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准备动后勤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大力,把xx文件拿来”,话到嘴边才反应过来人已经不在身边了。

  他自嘲地笑了笑,很快调整了过来。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人才的成长和输出,本就是军队建设的常态。

  看到李大力找到了更适合他翱翔的天空,叶修心中更多的是欣慰。

  他将精力重新投入到繁重的工作中。

  年中军事考核的成绩已经公布,147轮式突击旅和148履带式突击旅,这两个由他一手推动“师改旅”诞生的新质作战力量,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答卷。

  不仅在常规课目上达到优秀,在跨区机动、复杂电磁环境下对抗、模块化编组作战等新增考核内容上,也表现出了远超预期的适应性和战斗力。

  尤其是其高度合成的指挥架构和灵活多变的战术应用,在考核中多次让扮演蓝军的兄弟部队吃了苦头。

  这份成绩单,如同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再次在军内掀起了关于模块化、轻量化、合成化改革路径的激烈讨论。

  支持者认为,27集团军的试点成功证明了这是未来陆军发展的必由之路;

  质疑者则担忧大规模推广的成本、技术风险以及可能带来的指挥体系震荡;

  更多的人则在观望,希望看到更多、更长时间的实践检验。

  作为改革的主要推动者和实践者,叶修不可避免地成为了这场大讨论的中心人物之一。

  他被邀请出席了总部组织的多次高级别研讨会,与来自各军区、院校、科研单位的专家将领们。

  就合成化部队的编制优化、装备需求、训练模式、后勤保障等一系列深层次问题,进行着频繁而深入的交流,有时甚至是激烈的辩论。

  在这些场合,叶修展现出的不仅是基于702团和两个突击旅实践经验的扎实底气,更有对未来战争形态的深刻洞察和清晰思路。

  他引用的数据、列举的案例、提出的解决方案,都极具说服力。

  虽然争论依然存在,但27集团军的改革成果,以及叶修本人的专业素养和坚定信念,无疑为合成化改革增添了沉重的砝码。

  忙碌的研讨、汇报、规划工作,让叶修几乎忘记了身边少了那个熟悉的勤务兵。

  只是在夜深人静,独自审阅厚厚一沓改革方案时,他偶尔会想起那个在黑风岭乌龙事件中“一鸣惊人”,又在他办公室门口站得笔直,最后戴着蓝盔走向远方的上士。

  两个新编突击旅的优异表现所带来的赞誉也仍在耳畔,叶修却已将目光投向了支撑这支钢铁雄师运转的另一个关键领域——

  后勤保障。

  臃肿、低效、反应迟缓的后勤体系,无疑是制约集团军未来作战能力的巨大短板,这根“软肋”必须变得如钢铁般坚硬。

  在取得了军长刘民强的全力支持后,叶修拉上了分管后勤、同样渴望做出改变的王飞副军长,两人一拍即合,组成了一支锐意改革的“攻坚小组”。

  将手术刀对准了集团军庞大而传统的后勤保障系统。

  改革的第一步,是深入调研,摸清底数。

  带着王副军长和后勤部的精干参谋,直接扎进了基层。

  他们走访了散布在防区内大大小小的仓库、维修所、加油站、卫生队乃至深山里那些只有番号、几乎被遗忘的“小散远”保障点。

  所见所闻,触目惊心。

  有的仓库物资堆积如山,但品类单一,急需的配件可能远在百里之外;

  有的维修所技术力量雄厚,却因为隶属关系,只能守着自家“一亩三分地”,无法跨单位支援;

  那些“小散远”单位,更是人浮于事,保障能力微弱,却占据着宝贵的编制和资源。

  信息壁垒森严,各保障单位如同孤岛,指挥协调主要依靠电话和人工派送,效率低下,与现代战争所要求的“精准、快速、柔性”保障相去甚远。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调研结束后的内部会议上,叶修指着地图上那些孤立的保障点,语气斩钉截铁,“未来战争是快节奏、高消耗的体系对抗。

  我们的后勤如果还是这种‘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模式,根本跟不上作战部队的机动和消耗速度!必须规模化、模块化!”

  他的改革思路清晰而大胆:

  第一刀,砍向“小散远”。 顶着不小的压力和来自各方面的“说情”,叶修和王飞力排众议,坚决裁撤、合并了一批编制过小、地理位置偏远、保障效益低下的单位。

  将节省出来的人员、装备充实到核心保障力量中,优化了资源配置。

  第二刀,重塑架构。 他们打破了原有按专业、按区域划分的条块分割模式,以作战需求为牵引,重新构建后勤保障体系。

  组建了若干个综合保障营,每个营都集成了运输、仓储、维修、医疗、油料等多项功能,具备较强的独立保障和伴随保障能力。

  这些保障营被设计成标准化的“模块”,可以根据不同作战任务、不同部队规模,像搭积木一样进行灵活编组和快速调配。

  第三刀,强化机动。 “后勤不能总是跟在屁股后面跑,要能跟得上,甚至要能预置!”

  叶修强调。他们大力加强后勤保障系统的机械化水平,淘汰老旧运输车辆。

  换装了一批高机动性、具备一定越野能力的运输平台和方舱式维修车、医疗车。甚至探索将部分轻型履带式底盘用于前沿弹药和油料补给,使其能更好地伴随装甲部队在复杂地形下行动。

  最让王飞副军长拍案叫绝的,是叶修提出的“大数据模型及新型物流仓储系统”构想。
  http://www.paoshu5.cc/book/35731/38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