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都是沾了始皇的光!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嬴政轻叹:“朕当年流放的,多是囤积旧钱、煽动百姓的豪强。”

  “货币不通,贸易断绝,天下永无宁日,这律法,不得不严!”

  【画面转向度量衡,标准器具的对比图清晰明了:度量衡的统一更是生死攸关!

  秦国一尺23c齐国一尺20c楚国一尺24c商人在秦国进货,按秦尺量是十尺布,到齐国按齐尺一量只剩八尺,直接亏本

  秦国一斗约2000,赵国一斗1500,粮食交易更是乱象丛生!】

  【镜头中,咸阳工匠打造的标准尺、斗、秤被装上马车,运往全国各地,官吏们带着器具下乡,逐一校准地方的度量衡,还定期复查,防止私自修改。

  解说声激昂:“秦始皇下令,全国统一使用秦国度量衡,标准器具由咸阳统一铸造,发往各郡、县

  谁敢私自修改,以谋逆论处!这相当于在两千多年前,建立了全国统一的计量体系!”】

  “定期复查,防止修改?”

  朱棣惊叹,“朕当年治理天下,度量衡早已统一,只需偶尔抽查即可。”

  “始皇帝要从无到有建立标准,还要防止地方阳奉阴违,这背后得动用多少人力物力,又得得罪多少靠度量衡作弊的豪强!”

  曹操也颔首:“商人逐利,度量衡不统一,极易滋生腐败与欺诈。”

  “始皇帝统一度量衡,不仅是为了贸易,更是为了稳定民心、打击豪强,这步棋,高瞻远瞩!”

  【解说声对比后世,满是感慨:可后世王朝呢?

  汉朝沿用圆形方孔钱,只是改个年号

  宋朝搞纸币‘交子’,也是在统一货币的基础上创新

  老百姓早就接受了‘全国一种钱’的概念,根本不用再去说服、去惩罚

  度量衡更是代代沿用,只需微调标准,无需再重建体系、下乡校准。

  始皇帝把最苦、最难的活全干了,后世只需坐享其成!】

  “原来交子也是沾了始皇帝的光!”

  赵匡胤恍然大悟,“若不是始皇帝先统一货币,让天下人习惯了‘统一货币’的逻辑,朕搞交子,百姓根本不会信任!”

  刘邦也笑道:“乃公我当年登基,直接用秦制的度量衡和方孔钱,改个名字就行,省了多少事!始皇帝这是给后世帝王铺了条康庄大道啊!”

  【网友辣评刷屏,一针见血:

  【“始皇帝:我建规则;后世王朝:我用规则。

  货币 度量衡,这才是真正的‘基建狂魔’,经济基建!”】

  【“齐国刀币=美元,楚国蚁鼻钱=日元,始皇帝要让全球用人民币,还得教大家印钞,难度可想而知!”】

  【“商人亏本只是表象,度量衡不统一,国家税收、粮食储备全是糊涂账,始皇帝是在给国家建‘账本’!”】

  【 “后世王朝:感谢始皇帝把经济根基打牢,我们只需搞点创新就行,不用再啃硬骨头!”】

  “说得对!这是在给国家建‘账本’!”

  嬴政端起酒杯,眼中满是豪情,“文字统一是文化认同,货币与度量衡统一是经济认同、国家认同!”

  “朕当年便是要让天下人明白,无论你是齐人、楚人、赵人,从今往后,我们用同一种钱、同一种尺子、同一种斗”

  “我们都是华夏人!”

  ……

  【制度、文字、经济的统一只是表象,秦始皇最难的,是熔铸“天下一家”的华夏认同感

  后世王朝捡现成的“国家意识”,是他用铁血与远见硬生生闯出来的!】

  【画面中,六国百姓身份认同的示意图直击人心:战国时期,齐人只认“我是齐国人”,赵人只认“我是赵国人”,楚人只认“我是楚国人”

  这份隔阂,就像现在“我是华夏人,你是倭国人”般泾渭分明!

  秦始皇要做的,是让他们放下数百年的故国执念,齐声喊出“我是秦国人”

  这不是简单的疆域统一,是思想的重塑,难如登天!】

  “这话说到点子上了!” 朱元璋拍案而起,“咱当年驱逐鞑虏,百姓本就认同‘华夏人’的身份,只需唤醒这份认同即可。”

  “始皇帝面对的是六国百姓各自为战的思想,要把‘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的人,拧成一个‘秦国’,这比打十场灭国战还难!”

  朱棣也颔首:“身份认同是根,根不在一起,国家再大也是一盘散沙。始皇帝要重栽这棵根,太难了!”

  【镜头切换,秦末农民起义的场景浮现:秦末战乱,确实有人喊着“复楚”“复燕”的口号,妄图恢复六国旧制

  这正是六国身份认同的余波,也印证了秦始皇当年的艰难!

  可偏偏有个例外:刘邦是楚国人,起兵时喊的却是“诛暴秦、伐无道”,而非“复楚”!】

  刘邦自己都愣住了,随即恍然大悟,“乃公当年就觉得,天下一统是大势,复楚不过是逆势而为!”

  “现在想来,竟是始皇帝的大一统思想,潜移默化融入了乃公我的骨子里”

  “乃公我虽恨秦朝暴政,却从未想过要分裂天下!”

  解说声趁热打铁:【这正是秦始皇最了不起的地方!

  刘邦一个楚国人,起兵口号不提“复楚”,只诛暴政

  说明他早已认可“天下一统”的格局,潜移默化中融入了大秦开创的“大一统”体系!

  而到了汉朝,再也没人喊“复秦”“复楚”

  因为老百姓终于明白:这天下,早已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国家!】

  “说得好!”

  嬴政眼中闪过一丝欣慰,“朕当年便知,身份认同非一日之功,需代代相传。”

  “秦末虽有复辟之声,但刘邦的口号,已证明朕的努力没有白费”

  “大一统的种子,已经种下!”

  李世民也感慨:“汉承秦制,不仅承的是制度、文字、货币,更承的是‘天下一统’的国家意识!”

  “后世王朝之所以能快速稳定,正是因为老百姓早已接受了‘天下是一个国家’的理念,这都是始皇帝的功劳!”
  http://www.paoshu5.cc/book/35751/30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