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8章 苏州作坊里的矛盾化解
推荐阅读:
战帝归来顾靖泽白今夏
绝世萌宝:天才娘亲帅炸了
今天你成功登机了吗
恩爱夫妻宠娃日常唐夜溪顾时暮
谁说小皇叔要绝后?我两年生五崽
抗战:用大炮带领东方巨龙重新崛
一仙,一鬼,任平生
快穿之疯批大佬别浪了
综影视之炮灰抱男神
孽徒你无敌了,下山祸害师姐去吧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景和八年十月,江南的秋意正浓。苏州城外的天平山层林尽染,红枫与银杏相映成趣,而城内的丝绸作坊区却透着一股与这秋高气爽格格不入的躁动。萧承泽在苏州历练已有半年,从最初跟着苏明轩熟悉政务,到如今能独立处理一些民生琐事,他的脚步早已遍布苏州的田间地头、市井工坊,身上的少年稚气渐渐褪去,多了几分务实沉稳。可谁也没想到,一场突如其来的丝绸作坊“薪资纠纷”,给了他一次真正检验治理能力的考验。这天清晨,萧承泽正跟着苏明轩在府衙处理漕运调度的公文,门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苏州府通判神色慌张地跑了进来:“大人,不好了!城西的丝绸作坊区闹起来了!工人们聚集在作坊外,要求作坊主涨薪,双方争执不下,已经发生了小规模冲突,好几个人都受了伤!”
苏明轩眉头一皱,放下手中的朱笔:“怎么回事?前几日不还好好的吗?怎么突然就闹起来了?”
“回大人,”通判喘着气说道,“工人们说薪资太低,每月挣的钱仅够糊口,而且经常加班赶订单,却没有额外报酬。作坊主们则说,最近西域订单减少,利润下降,实在无力涨薪。双方谈了好几次,都没谈拢,今天一早,工人们就聚集起来了。”
苏明轩站起身,脸色凝重:“丝绸作坊是苏州的支柱产业,若是矛盾激化,不仅会影响工坊生产,还可能引发更大的动乱,影响民生安定。”他转头看向萧承泽,眼中带着几分试探,“殿下,此事关乎民生与产业,你在苏州历练半年,也接触过不少工坊事务,可有兴趣一同去看看?”
萧承泽心中一动,他早就想深入了解工坊的实际运作情况,这正是一个绝佳的机会。他立刻点头:“舅舅,我正有此意。工人生计与作坊发展息息相关,若不能妥善解决,确实会影响苏州的稳定。我愿与舅舅一同前往,看看能否帮上忙。”
两人即刻带着随从,赶往城西的丝绸作坊区。还未走近,便听到前方传来嘈杂的争吵声、器皿摔碎的声响,远远望去,数百名工人聚集在最大的“云锦坊”外,与作坊主们对峙着,气氛剑拔弩张。工人们脸上满是愤怒与不甘,有的人举着拳头呐喊,有的人则拿着工具挥舞;作坊主们则面色焦急,不断地向工人们解释,却被淹没在愤怒的声浪中。
“都住手!”苏明轩走上前,高声喝道。他的声音沉稳有力,带着官府的威严,现场的嘈杂声渐渐平息下来。
工人们和作坊主们纷纷转过头,看到苏明轩和萧承泽,连忙停下了争执。一位工人代表走上前,躬身行礼:“苏大人,太子殿下,您可要为我们做主啊!我们每天辛辛苦苦织布,从早到晚,每月却只能挣五百文钱,仅够一家人糊口。最近订单多,我们经常加班到深夜,却没有一分额外报酬,实在是难以维持生计啊!”
另一位作坊主也连忙上前,苦着脸说道:“苏大人,殿下,我们也有难处啊!最近西域的订单确实减少了不少,而且布料款式陈旧,卖不上价钱,利润越来越薄。我们也想给工人们涨薪,可实在是力不从心啊!”
“胡说!”工人代表反驳道,“订单减少是你们经营不善,去年西域订单那么多,你们也没给我们涨薪,钱都被你们赚走了!”
“你这话说得就不对了!”作坊主急道,“经营作坊需要成本,采购蚕丝、维护织机、缴纳赋税,哪一样不需要钱?我们也有一家人要养,总不能亏本给你们涨薪吧?”
双方又开始争执起来,现场再次陷入混乱。萧承泽看着眼前的情景,心中明白,若不能真正了解双方的诉求与难处,只是简单地调和,根本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他上前一步,高声说道:“大家安静一下!我知道你们都有难处,今日之事,若想妥善解决,必须先弄清真相。不如这样,我先和工人们聊聊,再与作坊主们沟通,了解清楚情况后,再想解决办法,大家看如何?”
工人们和作坊主们见太子殿下亲自出面,且态度诚恳,都渐渐平静下来。工人代表说道:“既然太子殿下愿意为我们做主,我们愿意配合。”
作坊主们也点头:“全凭殿下和苏大人做主。”
随后,萧承泽让苏明轩在现场安抚双方情绪,自己则带着两名随从,先走进了“云锦坊”旁边的一间小茶馆,召集工人代表和几位普通工人,详细了解情况。
“你们每月薪资确实只有五百文吗?”萧承泽问道。
一位中年工人叹了口气:“回殿下,确实如此。我们这些织工,干的是技术活,每天要坐在织机前织八个时辰以上,眼睛都要看花了,手指也经常被丝线磨破。五百文钱,买完粮食和日常用品,就所剩无几了。家里若是有老人孩子要养,根本不够用。”
另一位年轻工人补充道:“殿下,最近三个月,订单特别多,作坊主们让我们每天加班到深夜,有时候甚至要通宵,却没有一分加班费。我们也曾向作坊主反映过,可他们总是以订单多、利润薄为由推脱,我们实在是忍无可忍了。”
萧承泽又问道:“你们希望薪资能涨到多少?对于加班报酬,你们有什么期望?”
工人代表说道:“我们希望每月薪资能涨到七百文,加班的话,每晚能额外给五十文加班费。这样我们才能勉强维持生计,也才有动力干活。”
萧承泽点点头,将工人们的诉求一一记在小本子上。他能感受到工人们的无奈与艰辛,每月五百文的薪资,在物价渐涨的苏州,确实难以维持体面的生活,更不用说承担家庭责任。而且加班无报酬,确实不符合情理,也容易打击工人的积极性。
送走工人们后,萧承泽又召集了几位作坊主代表,在茶馆的另一间包厢里沟通。
“你们说西域订单减少,利润下降,具体情况是怎样的?”萧承泽问道。
“云锦坊”坊主沈万山说道:“回殿下,去年西域订单占我们总订单的六成,今年上半年还能维持,可下半年以来,订单骤减,仅占三成。而且,西域商人现在更青睐那些款式新颖、带有西域风格的丝绸,我们这些传统款式的丝绸,卖不上价钱,利润自然就薄了。”
另一位作坊主说道:“殿下,采购蚕丝的成本也在上涨,今年的蚕丝价格比去年涨了一成,再加上缴纳赋税、维护织机,我们的成本压力很大。不是我们不愿意给工人们涨薪,实在是有心无力啊。”
萧承泽追问道:“那你们的利润到底有多少?若是改进布料款式,打开销路,有没有可能给工人们涨薪?”
沈万山犹豫了一下,说道:“说实话,殿下,虽然订单减少,但我们还是有一定利润空间的。只是改进布料款式需要投入资金,请设计师、研发新纹样,都需要钱,而且能不能成功,我们也没有把握,所以才不敢轻易涨薪。”
萧承泽心中渐渐有了底。他明白了,这场薪资纠纷的核心,并非作坊主完全无力涨薪,也并非工人们无理取闹,而是双方的诉求存在矛盾,且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协调机制。工人们希望获得合理的薪资待遇,作坊主们则担心成本上涨、销路不畅,不敢轻易增加支出。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在于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能保障工人们的合理权益,又能帮助作坊主们改善经营,打开销路。
回到作坊外,萧承泽将苏明轩拉到一旁,把自己了解到的情况和心中的想法说了出来:“舅舅,工人们的薪资确实偏低,加班无报酬也不合理,他们的诉求是合理的。而作坊主们所说的西域订单减少、利润下降也是事实,但并非没有涨薪的空间,主要问题在于布料款式陈旧,销路不畅。我有一个想法,或许能化解双方的矛盾。”
“哦?殿下有何高见?”苏明轩眼中闪过一丝期待。
萧承泽说道:“我想提出两个方案。第一,实行‘按产量定薪资’的制度。不再采用固定薪资,而是根据工人织出的布料数量和质量来计算薪资,织得越多、质量越好,薪资越高,真正实现多劳多得。这样一来,工人们的积极性能被调动起来,收入也能增加;作坊主们则能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产量,从而提高利润。第二,设立‘工坊协调协会’,由官府、工人代表、作坊主代表共同组成。协会的职责一是调解薪资纠纷,根据市场行情和生产成本,定期调整薪资标准;二是组织作坊主们改良布料款式,邀请设计师研发新颖的纹样,尤其是结合西域风格的款式,打开西域销路;三是协调原料采购,统一采购蚕丝,降低成本。”
苏明轩仔细思索着萧承泽的方案,眼中渐渐露出了赞许的神色:“殿下这个方案太好了!按产量定薪资,能兼顾工人与作坊主的利益,多劳多得,公平合理;设立工坊协调协会,则能建立长效机制,不仅能化解当前的薪资纠纷,还能帮助作坊改进经营,促进苏州丝绸产业的长远发展。”
随后,萧承泽将工人们和作坊主们召集到一起,公布了自己的方案。
“工人们担心薪资过低,作坊主们担心成本过高、销路不畅,我的方案就是要让双方都能受益。”萧承泽声音清亮,“实行按产量定薪资,你们织出的布料数量越多、质量越好,挣的钱就越多,加班也会有相应的额外报酬,这比固定薪资更有保障,也更能体现你们的劳动价值。”
他又转向作坊主们:“设立工坊协调协会,能帮助你们改良布料款式,打开西域销路,还能统一采购原料,降低成本。只要销路打开了,产量提高了,你们的利润自然会增加,给工人们涨薪也就没有了压力。”
工人们和作坊主们都认真听着,脸上的神色渐渐缓和下来。工人们觉得按产量定薪资很公平,只要自己努力干活,就能多挣钱,比之前的固定薪资更有盼头;作坊主们则认为设立协会能帮助他们解决销路和成本问题,是长久之计。
一位工人代表说道:“殿下的方案很公平,我们愿意接受。”
沈万山也代表作坊主们说道:“殿下的方案考虑周全,我们也愿意配合。”
双方达成一致后,萧承泽和苏明轩立刻着手推进方案的落实。首先,由官府牵头,制定了详细的“按产量定薪资”标准:根据不同品种丝绸的织造难度,设定不同的单价,普通丝绸每匹定价二十文,复杂纹样的丝绸每匹定价三十文,质量不合格的丝绸不计入产量;加班每小时额外支付十文加班费。同时,明确了质量检验标准,由工坊协调协会负责检验。
随后,工坊协调协会正式成立。萧承泽亲自选定了协会成员:官府代表由苏州府通判担任,工人代表从各作坊的工人中选举产生,作坊主代表则由沈万山等有声望的坊主担任。协会成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邀请京城和苏州本地的知名设计师,研发新颖的丝绸纹样。设计师们结合西域的宗教符号、植物纹样,设计出了一系列“西域风情云锦”,色彩艳丽,纹样繁复,既保留了江南丝绸的细腻,又融入了西域的神秘与奔放。
协会还组织作坊主们统一采购蚕丝,通过批量采购,将蚕丝的采购价格压低了一成,大大降低了作坊的生产成本。
方案推行后,苏州的丝绸作坊区立刻发生了显着的变化。工人们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以前大家都是按部就班地干活,现在为了多挣钱,都主动加班加点,织机声从早到晚不绝于耳。而且,为了提高质量,工人们都格外认真,丝绸的合格率也大幅提高。
“现在好了,只要肯干活,就能多挣钱!”一位织工一边织布,一边笑着说道,“我这个月已经织了五十匹丝绸,算上加班费,能挣一千二百文,比以前多了一倍还多!”
其他织工也纷纷附和:“是啊,太子殿下的方案真是太好了,我们干活也更有动力了!”
对于作坊主们来说,新的丝绸款式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市场的热烈欢迎。西域商人看到这些带有西域风格的丝绸后,眼前一亮,纷纷重新下单采购。沈万山的“云锦坊”接到了一笔来自波斯的大额订单,一次性订购了两千匹西域风情云锦,利润比以前提高了三成。
“没想到改进一下款式,销路就这么好!”沈万山看着源源不断的订单,脸上笑开了花,“现在产量提高了,利润也增加了,给工人们发高薪也毫无压力。多亏了太子殿下的英明决策!”
随着订单的增加,作坊主们不仅没有了成本压力,还纷纷扩大生产规模,招聘了更多的工人,苏州的丝绸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工坊协调协会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每当出现薪资纠纷或经营问题,协会都会及时介入调解,确保了产业的良性发展。
一个月后,萧承泽再次来到丝绸作坊区,看到的是一派忙碌有序、欣欣向荣的景象。织工们在织机前专注地工作,脸上带着满足的笑容;作坊主们忙着接待客商、安排生产,眼中满是喜悦。再也没有了之前的争执与冲突,取而代之的是和谐共处、互利共赢的良好氛围。
苏明轩陪着萧承泽走在作坊区,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满是赞许。他转头对萧承泽说道:“太子殿下有勇有谋,既懂百姓疾苦,又懂商业规律,能在工人与作坊主之间找到平衡点,化解矛盾,促进产业发展,实在难得!将来定是位体恤民生、善于治理的好君主!”
萧承泽脸上露出了谦逊的笑容:“舅舅过奖了。我只是站在双方的角度考虑问题,找到了一个互利共赢的办法。治理地方,就是要兼顾各方利益,让百姓能安居乐业,让产业能健康发展,这样地方才能稳定,国家才能繁荣。”
他看着忙碌的工人们和作坊主们,心中深深体会到,治理国家并非一蹴而就,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关键在于深入了解实际情况,倾听各方诉求,找到问题的核心,然后提出公平合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这次化解丝绸作坊的薪资纠纷,让他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治理智慧,也让他更加坚定了“以民为本、兼顾各方”的治理理念。
景和八年十月的苏州丝绸作坊纠纷化解,成为了萧承泽地方历练中的一次重要实践。它不仅让他成功化解了一场潜在的动乱,保障了工人们的合理权益,促进了苏州丝绸产业的发展,更让他在实践中领悟了“平衡”与“共赢”的治理智慧。在未来的岁月里,这份历练中获得的经验与感悟,将成为他治理国家的宝贵财富,指引着他成为一位真正体恤民生、善于治理的君主,为大靖的繁荣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http://www.paoshu5.cc/book/37339/67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