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章 边关医馆赴使命,风雨中的医患情
推荐阅读:
战帝归来顾靖泽白今夏
绝世萌宝:天才娘亲帅炸了
今天你成功登机了吗
恩爱夫妻宠娃日常唐夜溪顾时暮
谁说小皇叔要绝后?我两年生五崽
一仙,一鬼,任平生
抗战:用大炮带领东方巨龙重新崛
孽徒你无敌了,下山祸害师姐去吧
快穿之疯批大佬别浪了
综影视之炮灰抱男神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景和八年五月,南风已吹绿了京城的柳梢,却吹不散边关的阴霾。一份八百里加急的军报,穿过山川河流,稳稳落在御书房的案上——北境连月阴雨,气候潮湿难耐,加之戍边士兵常年枕戈待旦、风餐露宿,风湿旧疾复发者激增,更有不明瘟疫悄然蔓延,短短半月,已有三百余士兵病倒,边关医馆人手告急,药材也日渐短缺。军报上的字迹被雨水浸染,有些模糊,却字字揪着人心。苏明玥刚从惠民医馆查诊回来,听闻消息,连衣襟上的药香都来不及拂去,便匆匆赶往皇宫。御书房内,萧玦与苏清鸢正对着舆图蹙眉商议,见她进来,苏清鸢连忙起身:“明玥,你来得正好,边关的情况……”
“我都听说了。”苏明玥打断她的话,语气坚定,“医馆人手不足,我这就收拾行装,即刻前往边关支援。”她行医多年,深知军中瘟疫蔓延的凶险,多耽搁一日,便可能多一批士兵倒下,边防的防线也会因此动摇。
就在这时,一道清脆的声音从门外传来:“玥姨,我也想去!”众人抬头,只见萧承月提着裙摆快步走进来,素色的衣裙上还沾着些许药圃的泥土——她方才正在后院跟着苏明玥辨认新到的草药。少女眼中闪着明亮的光,没有丝毫犹豫:“玥姨,我跟着你学了一年多医理,认药、熬汤、针灸都略懂一些,边关需要人手,我能帮上忙!”
苏清鸢闻言,眼中闪过一丝不舍。承月是她捧在手心长大的女儿,金枝玉叶,从未受过苦,边关风沙大、条件苦,还要直面瘟疫与伤病,她实在放心不下。“承月,边关凶险,不比京城,你……”
“母后,我不怕。”萧承月上前一步,拉住苏清鸢的手,语气恳切,“士兵们在边关守护家国,风餐露宿,九死一生,我不过是去尽一份绵薄之力,又有什么苦可怕的?玥姨常说,医者不分身份,只论使命,现在正是我践行这句话的时候。”
萧玦看着女儿坚定的眼神,心中既有欣慰,又有牵挂。他知道,女儿长大了,不再是那个需要躲在父母羽翼下的小公主,她有自己的信念与担当。“好,朕准你去。”萧玦沉声道,“但你要记住,凡事听从明玥的安排,不可逞强,保护好自己,才能救治更多的人。”
苏清鸢虽满心不舍,却也明白女儿的心意,只得点头应允,转身吩咐宫人:“快去为公主收拾行囊,多带些御寒的衣物和常用的药材,再备些伤药和解毒的丸药,路上用得上。”
次日天未亮,城门刚开,一支小小的医队便踏上了前往边关的路途。苏明玥骑着一匹枣红色的马,萧承月紧随其后,身后跟着四名经验丰富的郎中与十名携带药材、器械的随从。队伍刚出发不久,天空便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道路泥泞难行,马蹄踏在泥地里,溅起一片片泥水,打湿了众人的衣袍。
萧承月从未走过如此难走的路,起初还能强撑着,走了大半日,双腿便开始酸痛,腰间也隐隐作痛。但她看着前方苏明玥挺拔的背影,看着随从们艰难地搬运着沉重的药材,便咬紧牙关,没有说一句苦。她知道,边关的士兵还在等着他们,每耽搁一刻,就可能有一条生命逝去。
途中歇息时,苏明玥见她脸色苍白,便拉着她坐下:“是不是累坏了?若是实在撑不住,我们便放慢些脚步。”萧承月摇摇头,喝了一口热水,笑道:“玥姨,我没事,只是第一次走这么远的路,有些不习惯罢了。我们还是快点赶路吧,士兵们还等着我们呢。”
一路风雨兼程,晓行夜宿,足足走了七日,才终于抵达边关。远远望去,灰色的城墙在阴沉的天空下显得格外肃穆,城门口的士兵身披铠甲,手持长枪,眼神警惕地注视着远方。看到他们的医队,士兵连忙上前通报,守将亲自出城迎接。
“苏大夫,公主殿下,你们可算来了!”守将脸上满是急切与欣慰,“医馆里已经挤满了病人,郎中们都快忙不过来了。”他一边说着,一边引着众人往医馆走去。
刚走进医馆的大门,一股混杂着草药味、血腥味与腐烂味的气息便扑面而来,萧承月下意识地皱了皱眉,但很快便镇定下来。院内的空地上,临时搭起了数十顶帐篷,每顶帐篷里都躺着患病或受伤的士兵,有的咳嗽不止,面色潮红;有的腿部、手臂缠着渗血的布条,痛苦地呻吟着;还有的浑身抽搐,牙关紧闭,显然是染上了瘟疫。
几位郎中正在忙碌着,有的为士兵诊脉开方,有的熬制药汤,有的清洗伤口,每个人脸上都满是疲惫,眼中却透着坚定。看到苏明玥一行人,他们像是看到了救星,连忙迎了上来:“苏大夫,你们可来了!再不来,我们真的撑不住了。”
苏明玥没有片刻停歇,立刻道:“快,把药材卸下来,按种类分类摆放。承月,你跟着我来,先熟悉一下情况。”萧承月点点头,跟着苏明玥走进一间帐篷。帐篷里躺着五位士兵,都在发高烧,嘴唇干裂,呼吸急促。苏明玥上前,逐一为他们诊脉,一边诊脉一边对萧承月说:“这些士兵都是染上了瘟疫,症状是高烧、咳嗽、乏力,脉象浮数,是外感湿热之邪所致。你去把我带来的金银花、连翘、薄荷、黄芩拿过来,再取些甘草和桔梗,我来开方,你带着随从们熬药。”
萧承月连忙应声,转身走出帐篷,指挥随从们取出药材。她按照苏明玥的吩咐,将药材分类称量,然后交给负责熬药的随从,叮嘱道:“一定要用文火慢熬,熬足一个时辰,药效才能出来。”随后,她又回到帐篷,帮着苏明玥为士兵们擦拭身体降温,喂他们喝水。
一位年轻的士兵咳嗽得厉害,咳着咳着,突然喷出一口鲜血,溅在了萧承月的衣袖上。士兵见状,连忙道歉:“公主殿下,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萧承月摇摇头,拿出手帕为他擦拭嘴角的血迹,温柔地说:“没关系,你好好休息,喝了药就会好起来的。”她的声音轻柔,像一股暖流,安抚着士兵焦躁不安的心。
忙碌了整整一个上午,萧承月连一口水都没顾上喝。她的衣袖被汗水浸湿,紧紧贴在身上,脸上也沾了些许灰尘和药汁,但她丝毫没有在意。她看着那些在痛苦中挣扎的士兵,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尽快治好他们,让他们恢复健康。
午后,雨停了,但天空依旧阴沉。萧承月正在帐篷外为一位受伤的士兵清洗伤口,突然听到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只见两名士兵抬着一副担架跑了过来,担架上躺着一位腿部受伤严重的士兵。“苏大夫,公主殿下,快救救他!”士兵焦急地喊道。
萧承月连忙放下手中的活,上前查看。只见那位士兵的左腿被利器划伤,伤口深可见骨,周围的皮肉已经化脓发黑,散发着刺鼻的恶臭,士兵脸色苍白,嘴唇发紫,显然已经疼得快要晕厥过去。
苏明玥正在为一位染上瘟疫的士兵施针,见状连忙赶来,查看了一下伤口,沉声道:“伤口已经感染化脓,必须立刻清创,否则毒素扩散,这条腿就保不住了。”她转头对萧承月说:“承月,你帮我打下手,准备好清创的器械和草药。”
萧承月应声,立刻去取来消毒用的烈酒、干净的布条、镊子和止血的草药。她看着那化脓发黑的伤口,心中有些发怵,但想到士兵痛苦的模样,便鼓起勇气,拿起烈酒,准备为器械消毒。
“公主殿下,还是让我来吧。”一旁的郎中见状,连忙上前说道,“这伤口太脏了,气味也难闻,您金枝玉叶,哪里受过这个。”
“不用,我来。”萧承月摇摇头,语气坚定,“我是医者,这些都是我该做的。”她拿起镊子,蘸了些烈酒,仔细地为器械消毒,然后递给苏明玥。
苏明玥深吸一口气,对士兵说:“兄弟,清创会很疼,你忍着点。”士兵咬着牙,点了点头。苏明玥手持镊子,小心翼翼地将伤口周围化脓的腐肉一点点剔除,每剔除一块,士兵的身体便会剧烈地颤抖一下,额头上渗出豆大的汗珠。
萧承月站在一旁,紧紧握着士兵的手,轻声安慰道:“忍一忍,很快就好了。你想想,等伤好了,就能重新上战场,保卫家国了。”她的声音温柔而坚定,给了士兵莫大的勇气。
腐肉被一点点剔除,刺鼻的恶臭越来越浓,连旁边的郎中都忍不住皱起了眉头,而萧承月却始终保持着镇定,一边安慰士兵,一边为苏明玥递上干净的布条和草药。她的额头上也渗出了汗水,顺着脸颊滑落,滴在地上,但她丝毫没有分心,目光紧紧地盯着伤口,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经过一个多时辰的努力,清创终于完成。苏明玥将止血的草药敷在伤口上,用干净的布条仔细包扎好,长舒了一口气:“好了,腐肉已经清理干净,只要按时换药,好好休养,这条腿就能保住了。”
士兵虚弱地笑了笑,看着萧承月,眼中满是感激:“公主殿下,谢谢您。您金枝玉叶,却肯为我做这些,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感谢您。”他说着,便想挣扎着起身行礼,却被萧承月按住了。
“你好好休息,不用多礼。”萧承月笑着说,“你们守护边关,保卫我们的家园,付出了那么多,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只要你们能早日康复,重新站起来,就是对我最好的感谢。”
士兵看着她真诚的眼神,眼眶不禁湿润了,哽咽着说:“公主殿下,您放心,等我伤好了,定要好好打仗,绝不辜负您的期望,绝不辜负大靖的百姓!”
萧承月点点头,转身又去照顾其他的士兵。接下来的日子里,她每天都像上了发条一样,从清晨忙到深夜。天刚亮,她便起身去药圃采摘新鲜的草药,然后回到医馆,帮着苏明玥为士兵们诊脉、开方、熬药、针灸、换药。
她的动作越来越熟练,起初为士兵针灸时,还会有些紧张,生怕扎错穴位,后来渐渐熟练起来,手法也越来越精准。有一位士兵患了风湿,关节疼痛难忍,无法行走,萧承月按照苏明玥教的方法,为他针灸足三里、阴陵泉等穴位,每天针灸一次,每次半个时辰。坚持了半个月后,士兵的疼痛明显缓解,已经能够下地行走了。
除了诊治病人,萧承月还要负责管理药材。她将带来的药材按种类分类摆放,登记造册,每天盘点药材的使用情况,确保药材供应充足。遇到药材短缺的情况,她便跟着当地的郎中去山里采摘草药,辨认那些在京城从未见过的野生药材。
边关的风沙很大,每天风吹日晒,萧承月白皙的皮肤渐渐变得粗糙,脸上也晒出了淡淡的红晕,但她丝毫不在意。她看着那些渐渐康复的士兵,看着他们脸上露出的笑容,心中便充满了成就感。
有一次,她跟着郎中去山里采药,不小心崴了脚,疼痛难忍,几乎无法站立。郎中连忙扶着她坐下,检查了一下她的脚踝,说道:“公主殿下,您的脚踝肿得厉害,怕是扭伤了筋,得好好休养几天。”
萧承月皱了皱眉,看着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说道:“不行,我们还有很多药材没采到,医馆里还等着用呢。我没事,稍微休息一下就好。”她忍着疼痛,尝试着站起来,刚走了两步,便疼得倒吸一口凉气。
郎中无奈,只得扶着她慢慢往回走。回到医馆,苏明玥见她一瘸一拐的,连忙问道:“承月,你怎么了?”萧承月强忍着疼痛,笑道:“没事,就是采药的时候不小心崴了脚,不碍事的。”
苏明玥连忙拉着她坐下,褪去她的鞋袜,只见她的脚踝已经肿得像个馒头,颜色发青。“都肿成这样了,还说不碍事!”苏明玥又心疼又生气,连忙取来活血化瘀的草药,捣碎后敷在她的脚踝上,“你这孩子,就是太逞强了。从今天起,你好好休养,不准再到处跑了。”
萧承月点点头,心中却有些着急。她知道医馆里人手紧张,自己倒下了,其他人的负担就更重了。休养了两天,她见脚踝的肿胀稍微消退了一些,便又忍不住偷偷起来,帮着熬药、换药。苏明玥见状,也只得无奈地摇摇头,叮嘱她不要太累。
日子一天天过去,在苏明玥和萧承月一行人的努力下,染上瘟疫的士兵渐渐康复,受伤的士兵也逐渐好转,医馆里的压力终于减轻了许多。士兵们都非常感激萧承月,每次见到她,都会恭敬地行礼,亲切地称呼她“公主殿下”。
有一位老兵,患了多年的风湿,一直没能根治,这次在萧承月的针灸和汤药治疗下,疼痛得到了极大的缓解。他特意找来一块上好的玉石,雕刻成一朵莲花,送给萧承月:“公主殿下,这是我亲手雕刻的,不值什么钱,但却是我的一片心意。谢谢您治好我的病,您真是一位善良的好公主。”
萧承月接过玉石莲花,心中满是感动。这朵莲花雕刻得并不精致,甚至有些粗糙,但却承载着老兵满满的感激之情。她小心翼翼地将莲花收好,对老兵说:“老人家,谢谢您的礼物。能治好您的病,我很高兴。您以后也要好好照顾自己,注意保暖,不要再受风寒了。”
边关的天气变化无常,前几日还是阴雨绵绵,今日却突然放晴,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大地上,给这片肃穆的土地带来了一丝暖意。萧承月站在医馆的院子里,看着那些康复的士兵在院子里活动身体,有的在练习武艺,有的在聊天说笑,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苏明玥走到她身边,看着她脸上的笑容,说道:“承月,你长大了。”萧承月转过头,看着苏明玥,笑道:“玥姨,是您教得好。这段时间,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也明白了医者的使命。”
苏明玥点点头,眼中满是赞许:“医者,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还要有仁爱的心。你做到了。这些日子,你吃了很多苦,但从未抱怨过,我为你感到骄傲。”
萧承月望着远方的城墙,望着那些守护着家园的士兵,心中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她知道,这次边关之行,不仅是一次历练,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她不再是那个娇生惯养的小公主,而是一名肩负着使命的医者。未来,她要继续精进医术,救死扶伤,用自己的力量,守护更多人的健康与平安。
风沙再次吹过,拂起她的发丝,粗糙的皮肤下,是一颗更加坚定、更加温暖的心。边关的医患情,像一粒种子,在她的心中生根发芽,长成了参天大树,指引着她在行医的道路上,勇往直前,永不退缩。
http://www.paoshu5.cc/book/37339/67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