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3章 边关城楼的守边情
推荐阅读:
战帝归来顾靖泽白今夏
绝世萌宝:天才娘亲帅炸了
今天你成功登机了吗
恩爱夫妻宠娃日常唐夜溪顾时暮
谁说小皇叔要绝后?我两年生五崽
抗战:用大炮带领东方巨龙重新崛
一仙,一鬼,任平生
快穿之疯批大佬别浪了
孽徒你无敌了,下山祸害师姐去吧
综影视之炮灰抱男神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景和十二年夏,西北的风褪去了凛冽,带着戈壁滩特有的干燥暖意,拂过绵延的祁连山麓。帝后二人结束了江南的巡查,一路向西,前往西北边关——此行,是为探望驻守在此的苏明玥与林策,也是为亲眼看看这道曾让他们牵肠挂肚的边防,如今是否真如奏报中那般安宁繁荣。马车沿着修缮一新的边关大道前行,窗外的景色渐渐从江南的温婉水乡,切换为西北的雄浑壮阔。远处的雪山终年不化,皑皑白雪与蓝天相映,格外澄澈;近处的戈壁滩上,偶尔能看到成片的沙棘与红柳,顽强地绽放着绿意;道路两旁,不时有满载货物的驼队经过,骆驼的驼铃声清脆悠扬,与远处军营隐约传来的训练口号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和平而鲜活的边关图景。
苏清鸢掀开车帘,望着眼前的景象,眼中满是感慨。她还记得景和初年,第一次来边关时,道路崎岖不平,沿途多见流民,城楼之上戒备森严,空气中都弥漫着紧张的气息。而如今,大道宽阔平坦,流民早已绝迹,通商口岸车水马龙,就连空气中的风,都带着几分安宁的味道。
“没想到,边关变化这么大。”苏清鸢轻声说道。
萧玦点点头,目光深邃:“这都是明玥和林策的功劳。林策守边,明玥行医,一文一武,一守一护,才让这西北边关有了如今的太平景象。”
马车行至镇西军大营外的医馆时,苏明玥早已得到消息,带着几个女徒弟等候在门口。她身着一身素色布袍,头发用木簪挽起,脸上带着常年行医留下的温和与干练,眼角的细纹里,藏着岁月的沉淀与坚守。见到萧玦与苏清鸢,她脸上立刻绽开笑容,快步走上前:“姐姐、姐夫,你们可算来了!一路辛苦,快进医馆歇歇!”
苏清鸢走下马车,握住妹妹的手,心中满是心疼与欣慰:“明玥,你瘦了,也黑了,在边关受苦了。”
“不苦,一点都不苦。”苏明玥笑着摇头,拉着她往医馆里走,“能为士兵和百姓做点事,我心里踏实。你们快看看,我这医馆最近又收了几个女徒弟,都是附近村庄的姑娘,聪明又肯学,学得可认真了!”
医馆里果然挤满了看病的人,有身着铠甲的士兵,有穿着布衣的百姓,还有抱着孩子的妇人。几张诊床上都躺着病患,有的在接受针灸,有的在等待换药,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草药香,却并不沉闷,反而透着一股生机与希望。几个年轻的女徒弟穿着统一的布裙,正忙着为病患递水、换药、研磨草药,动作娴熟而认真。
“姐姐你看,那个扎着双丫髻的,是隔壁村王大叔的女儿,她娘当年是我救的,如今特意让她来学医,想将来也能帮着乡亲们看病;那个高个子的,是边关驿卒的女儿,从小就跟着她爹跑遍了周边州县,见识广,学起医理来特别快……”苏明玥如数家珍地介绍着自己的徒弟,眼中满是骄傲。
就在这时,一个熟悉的身影从内堂走了出来,正是萧承月。她如今已是十五岁的少女,身形亭亭玉立,穿着一身淡绿色的布袍,脸上褪去了稚气,多了几分医者的沉稳。见到萧玦与苏清鸢,她眼中立刻亮起光芒,快步走上前,躬身行礼:“父皇,母后!你们怎么来了?”
“来看看你和你姑姑。”苏清鸢笑着拉起她的手,上下打量着,“月丫头,越来越亭亭玉立了,也越来越有你姑姑的风范了。”
萧承月脸颊微红,带着几分自豪说道:“父皇,母后,我和姑姑一起改良了防疫香囊的配方,加了专门针对边关蚊虫和干燥气候的草药,今年边关的瘟疫发生率又下降了三成!现在不仅军营里的士兵都佩戴,周边的百姓也纷纷来医馆求取,都说比去年的更好用呢!”
“是吗?那真是太好了!”苏清鸢眼中满是欣慰,“月丫头,你越来越能干了,没辜负你这些年学的医术。”
萧承月笑着说道:“都是姑姑教得好。我还跟着姑姑学了治疗外伤的新方法,现在士兵们训练受伤了,我都能独立处理,姑姑说我的包扎技术比医官还细致呢!”
苏明玥在一旁补充道:“姐姐你是不知道,月丫头现在可是我这医馆的‘主力’了!白天跟着我坐诊,晚上还会去军营给士兵们普及急救知识,士兵们都亲切地叫她‘小神医公主’,比叫我这个姑姑还亲呢!”
萧玦看着女儿眼中的光彩,心中满是骄傲。他知道,这个从小便立志学医的女儿,如今已真正长成了能为百姓、为士兵遮风挡雨的医者,这份坚守与担当,正是他与苏清鸢一直以来所期盼的。
与此同时,林策也骑着马来到了医馆。他身着一身银色铠甲,身姿挺拔,脸上带着军人特有的刚毅,多年的守边生涯,让他更添了几分沉稳与威严。见到萧玦,他翻身下马,躬身行礼:“陛下,臣参见陛下!”
“林策,免礼。”萧玦走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多年不见,你还是这般英气勃发。辛苦你了,守着这西北边关,让朕与百姓都能安心。”
“陛下言重了,守边卫国,是臣的本分。”林策恭敬地说道,“陛下与娘娘一路劳顿,臣已在军营备好了住处,不如先去歇息,晚上再为陛下和娘娘接风洗尘。”
萧玦点点头:“也好。清鸢,你和明玥、月丫头留在医馆说话,朕跟着林策去城楼看看。”
“好。”苏清鸢笑着点头,“你们去吧,注意安全。”
林策带着萧玦登上了边关的城楼。城楼高大雄伟,由青砖砌成,上面架设着几门火炮,炮口对着远方的戈壁,透着威慑力。城楼上的士兵们身着铠甲,手持长枪,站姿挺拔,目光锐利地注视着远方,虽无战事,却依旧保持着高度的警惕。
“陛下,您看。”林策指着远处的烽火台,语气中带着几分自豪,“如今西域诸国与我大靖交好,互通有无,边境已三年无战事。那些烽火台,早已不再用于传递军情,反而成了通商驼队的指路标。”
萧玦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远处的戈壁滩上,几座烽火台巍然矗立,在阳光下泛着古朴的光泽。更远处,隐约能看到商队的身影,驼铃声随风传来,清脆而悠扬。
“通商情况如何?”萧玦问道。
“回陛下,越来越繁荣了。”林策说道,“张掖、敦煌等通商口岸,每天都有来自西域的驼队,运来香料、宝石、良马,换回我们大靖的丝绸、瓷器、茶叶。朝廷设立的工坊协会与关税署,规范了贸易秩序,既保障了商队的利益,也为国库增加了不少收入。现在,不少西域商人都在边关定居,与当地百姓通婚,军民关系、胡汉关系都格外融洽。”
萧玦点点头,目光扫过城下的军营与村庄。军营里,士兵们正在进行训练,呐喊声震天动地;村庄里,炊烟袅袅,百姓们在田间劳作,孩子们在路边嬉戏,一派安居乐业的景象。
“陛下,您再看那边。”林策指着城楼下的一片农田,“那是士兵们利用训练之余开垦的‘军田’。边关百姓大多以放牧和耕种为生,遇到农忙时节,士兵们都会主动去帮忙。现在,士兵们不仅是守边的卫士,更是百姓们的亲人,军民关系比以前更亲近了。”
萧玦望着那片绿油油的农田,心中百感交集。他想起景和初年,自己刚登皇位时,对边防的担忧——那时,西域战乱频繁,边境冲突不断,百姓们流离失所,士兵们疲于奔命。而如今,在林策与苏明玥的坚守下,边关太平,通商繁荣,军民同心,这正是他当年梦寐以求的景象。
“林策,辛苦你了。”萧玦再次说道,语气中带着真诚的感激,“有你守着这西北边关,朕放心,百姓们也放心。”
林策躬身说道:“陛下,这都是臣应该做的。只要能让边关太平,百姓安乐,臣就算付出再多,也心甘情愿。”
两人在城楼上站了许久,聊着边关的防务,聊着通商的情况,聊着士兵与百姓的生活。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戈壁滩上,为城楼、烽火台、农田都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晕,景象格外壮丽。
傍晚时分,军营里摆起了简单的宴席。没有山珍海味,只有军营里常见的烤羊肉、炖牛肉、杂粮饭,还有士兵们自己酿的米酒。士兵们围着桌子坐在一起,脸上带着淳朴的笑容,见到萧玦与苏清鸢,纷纷起身行礼,眼神中满是崇敬与喜悦。
苏明玥与林策的一双儿女也来了,男孩已经十岁,穿着小小的铠甲,是林策亲手为他打造的,他骄傲地告诉萧玦:“陛下,我长大了也要像爹爹一样,做一名守边的士兵,保护边关的百姓!”女孩则依偎在苏清鸢身边,拿着自己绣的荷包送给她:“姨母,这是我绣的,上面有你教我的莲花纹样,送给你做礼物。”
宴席开始后,萧玦举起酒杯,对着林策与苏明玥,也对着在场的士兵们说道:“今日,朕与皇后来到边关,看到这里太平繁荣,士兵们精神饱满,百姓们安居乐业,心中十分欣慰。这一切,都离不开林将军的坚守,离不开明玥的付出,更离不开在座各位士兵的守护。朕敬大家一杯,感谢你们为大靖、为百姓所做的一切!”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士兵们齐声高呼,举起酒杯一饮而尽,气氛热烈而庄重。
苏清鸢也拿起酒杯,对着苏明玥说道:“妹妹,这些年,辛苦你了。在边关这么艰苦的地方,你不仅坚守着医馆,救治了无数士兵与百姓,还培养了这么多女徒弟,将医术传承下去。姐姐敬你一杯。”
“姐姐,我们之间还说这些。”苏明玥笑着举杯,“能和林策一起守着边关,为百姓做点事,我心里踏实。”
宴席上,士兵们唱起了边关的歌谣。歌声雄浑而苍凉,却又透着一股乐观与坚定,回荡在军营的上空,与远处的驼铃声、近处的笑声交织在一起,格外动人。萧承月为士兵们倒酒,听着他们唱的歌谣,眼中满是感动;苏明玥的女儿跟着士兵们一起哼唱,声音稚嫩却认真。
苏清鸢坐在萧玦身边,看着眼前的一切——身边是相濡以沫的丈夫,不远处是坚守边关的妹妹与妹夫,还有渐渐长大、能独当一面的女儿,以及一群为了守护家国而默默奉献的士兵。她爱的人都在身边,她守护的江山一片太平,没有战乱,没有疾苦,只有安宁与繁荣。
晚风拂过军营,带来了远处的稻花香与近处的酒香、草药香。苏清鸢微微闭上眼,心中满是安稳与幸福。她知道,这份幸福来之不易,是无数人用坚守与奉献换来的;她也知道,只要他们心中的初心不变,只要这份守边情、这份为民心永远存在,大靖的太平盛世,就会永远延续下去。
夜色渐深,军营里的歌声渐渐平息,士兵们渐渐散去,只留下帝后与林策一家围坐在一起,聊着家常,说着心事。月光温柔地洒在军营里,照亮了每个人脸上的笑容,也照亮了这西北边关的太平与安宁。
景和十二年夏的边关之行,如同一首雄浑而温暖的歌谣,刻在了帝后二人的心中。这里的守边情,是士兵们的忠诚与勇敢,是医者的仁心与坚守,是亲人之间的牵挂与陪伴,更是家国安宁的坚实保障。而这份情,终将如同祁连山的积雪般长久,如同戈壁滩的红柳般顽强,守护着大靖的西北门户,守护着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百姓,让景和盛世的光芒,永远照耀着这雄浑壮阔的西北大地。
http://www.paoshu5.cc/book/37339/69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