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粮票谜案:指纹里的邻里真相
推荐阅读:
战帝归来顾靖泽白今夏
绝世萌宝:天才娘亲帅炸了
恩爱夫妻宠娃日常唐夜溪顾时暮
今天你成功登机了吗
谁说小皇叔要绝后?我两年生五崽
孽徒你无敌了,下山祸害师姐去吧
一仙,一鬼,任平生
狂妄医妃驾到,摄政王心头宠
抢婚替嫁,我成军区大佬你哭什么
快穿之路人不炮灰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1990年初春的南州,东风里还裹着料峭凉意,红卫路单位家属院的煤烟味却格外热闹——清晨的自行车铃声、居民的吆喝声混在一起,本该是烟火气十足的时刻,3号楼前却围了一圈人,吵得不可开交。“林队,您可来了!”辖区派出所民警小周挤开人群,快步迎上刚到的林砚和赵伟,“张大爷家50斤粮票丢了,这可是他全家三个月的口粮,现在院里邻居互相猜忌,都快打起来了!”
林砚拨开人群,只见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坐在石阶上,手里攥着一个掉漆的木盒,气得嘴唇发抖,正是失主张大爷。旁边几户邻居围着,你一言我一语,有的说“肯定是外来人偷的”,有的则暗指“隔壁老李昨天还问张大爷粮票够不够用”,老李一听急了,撸起袖子就要理论。
“大家先安静!”林砚提高声音,人群瞬间静了下来,“粮票丢了我们一定查清楚,吵也解决不了问题。张大爷,您先跟我们说说情况。”
张大爷抹了把脸,缓了缓气:“今早我起床想给孙子换点糕点,去衣柜顶层拿这个木盒,一打开就发现粮票没了!这木盒我一直锁着,钥匙就放在枕头底下,昨晚睡前我还检查过,粮票都在呢!”
林砚接过木盒,仔细观察——木盒是老式的樟木箱材质,巴掌大小,锁芯是黄铜的,没有被撬动的痕迹,盒身表面有一层薄薄的灰尘,只有盒盖边缘有被触碰过的痕迹。“您昨晚什么时候睡的?家里有没有其他人?”
“昨晚八点多就睡了,家里就我和孙子,孙子才六岁,还不懂事。”张大爷说,“我们家属院都是老同事,平时门都不用锁,谁能想到会丢粮票啊!”
一旁的李建国凑过来,摸了摸木盒的锁:“没撬痕,要么是有钥匙,要么是趁张大爷不注意拿的。这家属院都是熟人,外来人进不来,嫌疑人大概率是院里的。”说着,他扫了一眼旁边的邻居,眼神落在老李身上,“老李,你昨天问张大爷粮票的事,怎么说?”
老李脸一红,急忙辩解:“我就是随口问问,我家粮票够吃,犯不着偷啊!再说了,张大爷的钥匙谁知道放哪儿?”
林砚没急着下判断,而是让赵伟在院里拉起警戒线,自己则戴上手套,开始现场勘查。张大爷的家是两居室,陈设简单,衣柜放在卧室靠墙的位置,顶层除了木盒,还堆着几件旧棉衣。林砚用放大镜仔细查看衣柜顶层的木板,发现上面有几个浅浅的指纹印,又看了看枕头底下的钥匙——钥匙上也沾着一点灰尘,没有明显的指纹。
“苏晓,你带设备过来一下,提取木盒和衣柜上的指纹。”林砚对着对讲机说,随后转向小周,“按照社区网格化的登记,这个家属院分了3个网格,你联系对应的网格员,统计一下院里每户人家最近三天的粮票使用情况,尤其是有没有人突然用大量粮票换东西的。”
“明白!”小周立刻拿出对讲机联系网格员。
没过多久,苏晓带着简易勘查箱赶来,蹲在衣柜前,用改良后的淡红色指纹粉轻轻扫过木板和木盒。“林队,衣柜顶层提取到3枚清晰的指纹,木盒内侧也有2枚,看起来都是同一个人的,纹路比较细小,像是年轻人或者孩子的。”
林砚凑过去看了看载玻片上的指纹:“和钥匙上的指纹比对一下,看看是不是同一人。”
苏晓拿出指纹比对仪,将钥匙上的指纹和载玻片上的指纹进行比对,很快摇了摇头:“不是同一人,钥匙上的指纹是张大爷的,木盒和衣柜上的指纹应该是嫌疑人的。”
这时,赵伟拿着网格员统计的粮票使用记录走了进来:“林队,院里12户人家,最近三天只有4户用了粮票,都是正常换米面的量,没发现异常。不过网格员说,隔壁老李的孙子小宇,昨天下午在院里的小卖部换了不少零食,平时他很少买这么多。”
“小宇?”林砚心里一动,“小宇多大了?平时有没有去过张大爷家?”
“小宇今年七岁,和张大爷的孙子是好朋友,经常一起在院里玩,也常去张大爷家串门。”赵伟回答道。
林砚立刻让小周去叫老李和小宇过来。没多久,老李带着一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走进屋,小宇看到满屋子的警察,眼神有些躲闪,紧紧攥着老李的衣角。
“小宇,你昨天下午是不是去小卖部买零食了?”林砚蹲下身,语气温和,没有丝毫威慑力。
小宇抿着嘴,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眼神不敢看林砚。
“那零食是用什么买的呀?是爸爸妈妈给你的钱,还是粮票?”林砚继续问。
小宇的头埋得更低了,声音细若蚊蚋:“是……是粮票。”
“粮票是哪里来的?”
听到这话,小宇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是我从张爷爷家拿的……我昨天去张爷爷家找他孙子玩,看到张爷爷把木盒放在衣柜上,就趁他不注意拿了钥匙,打开木盒偷了粮票,去小卖部换了糖和饼干。”
老李一听,脸瞬间白了,抬手就要打小宇:“你这小兔崽子,怎么能干这种事!”
“老李,别打孩子!”林砚一把拦住他,“孩子还小,可能还不懂粮票的重要性,先问清楚情况。”
小宇哭着说:“我知道错了,我就是嘴馋,看到别的小朋友吃零食,我也想吃,我以为张爷爷不会发现……”
苏晓这时拿着指纹比对结果走过来:“林队,木盒和衣柜上的指纹,和小宇的指纹完全吻合。”
真相大白,原来是小宇因嘴馋偷了粮票。张大爷看着小宇,气也消了大半:“这孩子,平时挺乖的,怎么就犯了这错呢?”
林砚站起身,对老李说:“老李,小宇还小,这次就别过分责怪他了,关键是要让他明白偷东西是不对的,还有粮票对一个家庭的重要性。另外,你把小宇用粮票换的零食清单列出来,我们联系小卖部,看看能不能把粮票换回来。”
老李连连点头:“谢谢林队,谢谢张大爷,我一定好好教育他,以后再也不会这样了!”
随后,林砚让赵伟跟着老李去小卖部协调,自己则和苏晓、小周留在院里,组织居民开了个简短的座谈会。“大家都是老同事、老邻居,抬头不见低头见,这次的事就是个误会,”林砚看着众人,“粮票是咱们现在生活的重要保障,大家平时要把粮票收好,同时也要教育好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后院里要是再发生类似的事,先联系网格员,咱们一起解决,别再互相猜忌了。”
居民们纷纷点头,之前互相指责的几户人家,也主动握了手,化解了隔阂。张大爷握着林砚的手:“林警官,真是太感谢你了,不仅帮我找回了粮票,还没让邻里之间闹僵。”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林砚笑着说,“社区刑侦网格化就是为了帮大家解决这些小事,让大家住得安心。”
就在这时,林砚的传呼机突然“滴滴”响了起来,屏幕上显示:“城北城郊村发生宅基地纠纷,疑似有人受伤,速往。”
林砚收起传呼机,对苏晓和赵伟说:“走,又有新任务了。”
三人快步走出家属院,警车的引擎声在清晨的街道上响起,朝着城北的方向驶去。车窗外,阳光渐渐驱散了凉意,洒在南州的街道上,家家户户的烟囱里冒出袅袅炊烟,一派安宁祥和的景象。林砚看着窗外,心里清楚,这些看似琐碎的民生小案,正是守护这座城市平安的基石,而他们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歇。
http://www.paoshu5.cc/book/38426/54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