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书网 > 淬火警魂1985刑侦笔记 >第348章 胡同粮票案:指纹里的童真错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348章 胡同粮票案:指纹里的童真错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1990年春分刚过,南州老城区的胡同里还浸着料峭寒气,巷口早点摊的煤炉冒起袅袅白烟,混着油条的香气飘得老远。林砚刚跟着网格员走完东城区第三片区的晨查,裤兜里的传呼机就“滴滴”响了,屏幕上跳着“东四胡同粮票失窃,速往”。

  “又是民生小案。”林砚收起传呼机,对身边的赵伟笑了笑,“不过这时候丢粮票,可比丢钱还急人。”赵伟点点头,手里攥着网格化登记本:“东四胡同都是纺织厂的家属院,粮票是家家户户的命根子,丢了肯定得闹翻天。”

  两人快步赶到东四胡同,远远就看见家属院门口围了不少人,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正坐在石阶上抹眼泪,旁边站着几名派出所警员。“张大爷,您别急,林队来了,肯定能帮您找到粮票。”派出所警员见林砚过来,连忙上前招呼。

  张大爷一抬头,看见林砚,连忙拉着他的手:“林警官,你可得帮我做主啊!我那50斤粮票,是攒着给我小孙子换奶粉的,昨天晚上还在木盒里放着,今早一睁眼就没了!”

  林砚扶着张大爷坐下,轻声问道:“张大爷,您昨晚什么时候把粮票收起来的?放粮票的木盒在哪?家里昨晚有没有外人来?”

  “昨晚吃完饭,我把粮票从抽屉里拿出来数了一遍,就放在堂屋的木盒里,那木盒是我老伴留下的,平时就放些贵重东西。”张大爷哽咽着说,“家里没外人来,就隔壁的老李头昨晚来串了会儿门,聊了聊厂里的事,他走了之后我就锁了门,今早起来木盒还是好好的,可里面的粮票没了!”

  林砚跟着张大爷走进屋里,堂屋不大,摆着一张老旧的八仙桌,墙角的木盒约莫巴掌大,通体刻着简单的花纹,盒盖是虚掩着的。“您今早打开木盒时,就是这个样子吗?”林砚蹲下身,仔细观察木盒,发现盒身没有撬动痕迹,锁扣也是完好的。

  “是啊,我一打开就傻了眼,里面空空的,粮票全没了!”张大爷叹了口气。

  苏晓这时也赶了过来,手里拎着简易勘查箱:“林队,我先勘查现场。”说着,她拿出改良后的淡红色指纹粉和细软毛刷,小心翼翼地在木盒内侧和盒盖上扫动。没过多久,盒盖内侧就显现出几枚模糊的指纹,其中一枚小小的指纹格外显眼,纹路稚嫩,不像是成年人的。

  “这枚指纹不对劲。”苏晓指着那枚小指纹,“纹路间距窄,指尖圆润,看着像是小孩子的。”林砚凑过去一看,点点头:“张大爷,您家附近有没有小孩经常来串门?或者您小孙子有没有小伙伴来家里玩?”

  张大爷皱着眉想了想:“我小孙子上周回乡下姥姥家了,附近倒是有几个小孩,隔壁老李头家的小宇,还有对门王家的丫头,偶尔会在院子里玩,但没进过我堂屋啊。”

  “赵伟,你去跟网格员对接一下,统计东四胡同这几户有小孩的家庭,重点问问昨天傍晚到晚上,孩子们都在哪里,有没有去过张大爷家附近。”林砚吩咐道,“另外,把张大爷家木盒上的指纹拓下来,送到实验室比对,尤其是那枚小孩的指纹。”

  赵伟应声离开后,林砚又开始询问周边邻居。隔壁的老李头说,昨晚他确实来张大爷家串了会儿门,大概七点多就走了,走的时候张大爷还好好的,他也没见着粮票。“林警官,我可没偷粮票啊,我跟老张是几十年的老同事了,怎么能干这种事?”老李头急得红了脸。

  “李大爷,我们只是例行询问,没说您偷粮票。”林砚安抚道,“您昨晚走了之后,有没有看到小宇出去过?”

  “小宇啊,昨晚吃完饭就说要去巷口买糖吃,出去了大概半个多小时才回来。”老李头回忆道,“那孩子平时挺乖的,就是嘴馋,总想着吃零食。”

  林砚心里有了方向,巷口的零食摊是孩子们常去的地方,要是小宇真偷了粮票,大概率会去那里换零食。他起身走到巷口,果然看到一个摆着糖果、辣条的小摊,摊主是个中年妇女,正忙着给孩子递零食。

  “大姐,我是公安局的,想问问你,昨天傍晚到晚上,有没有小孩用粮票来换零食?”林砚亮明身份。

  摊主愣了一下,想了想说:“有啊,昨晚大概八点多,有个小男孩,看着七八岁的样子,拿了几张粮票来换辣条和奶糖,我问他粮票是谁的,他说跟爷爷要的,我就换给他了。”

  “那小男孩是不是穿蓝色外套,留着寸头?”林砚想起张大爷说的小宇的样子。

  “对对对,就是他!”摊主点点头,“他还说要多换点,下次还来。”

  这时,赵伟从远处走来,手里拿着指纹比对结果:“林队,比对出来了!张大爷家木盒上的小孩指纹,跟老李头家小宇的指纹完全吻合!而且网格员说,昨天晚上七点半到八点,小宇确实在张大爷家院子附近逗留过。”

  林砚点点头,和赵伟一起走到老李头家。小宇正坐在院子里玩弹珠,看到警察过来,眼神明显慌了一下,连忙把弹珠藏在身后。“小宇,叔叔问你个事,昨天晚上你是不是去过张大爷家的堂屋?”林砚蹲下身,语气温和,没有丝毫威慑。

  小宇低着头,小手攥着衣角,半天没说话。老李头见状,急得要上手打他:“你这小子,是不是你偷了张大爷的粮票?快说实话!”

  “别打孩子。”林砚拦住老李头,“小宇,你要是说实话,叔叔不怪你,粮票找回来就行。”

  小宇抬起头,眼里含着泪:“叔叔,我错了……我昨天看到张大爷把粮票放进木盒里,就想换点辣条吃,趁张大爷不在堂屋,就偷偷打开木盒拿了粮票,去巷口换零食了。”

  “那剩下的粮票呢?”林砚问道。

  “还有十几斤粮票,我藏在院子里的柴火堆下面了,想下次再去换零食。”小宇说着,指了指院子角落的柴火堆。

  赵伟走过去,果然从柴火堆下面找出一叠粮票,数了数,还有18斤。加上摊主那里追回的32斤,50斤粮票刚好凑齐。老李头看着粮票,脸涨得通红,对着林砚连连道歉:“林警官,真是对不起,我没管好孙子,给你们添麻烦了,也对不起老张!”

  林砚把粮票递给张大爷,张大爷接过粮票,看着小宇,叹了口气:“这孩子,想吃零食跟我说啊,怎么能偷粮票呢?”

  “张大爷,小宇也是一时糊涂,不是故意的。”林砚说道,“要不这样,我们联合社区,在胡同里开个小课堂,给孩子们讲讲粮票的重要性,还有偷东西的坏处,也让家长们多留意孩子的举动,这样既能让小宇认识到错误,也能避免以后再发生这种事。”

  张大爷和老李头都点点头:“林警官,你这个主意好,就按你说的办。”

  当天下午,林砚就让网格员在东四胡同的空地上搭了个简易的台子,苏晓和赵伟也过来帮忙,给孩子们讲粮票的来历和作用,还有一些基本的品德知识。小宇站在台上,低着头向张大爷道歉,张大爷笑着摸了摸他的头:“知道错了就好,以后可不能这样了。”

  看着邻里间又恢复了和睦,林砚心里涌起一股暖意。这时,李建国从远处走来,手里拿着一份文件:“林队,你这网格化真是管用,东城区这两个月的民生纠纷少了一大半,市局领导都夸你呢。”

  “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林砚笑着说,“民生小案看着小,可关系到老百姓的日子,只要能帮他们解决难题,再累也值。”

  李建国点点头,拍了拍林砚的肩膀:“你说得对,我们当警察的,就是要守好老百姓的平安。对了,刚接到通知,城南菜市场有两户商户因为摊位的事打起来了,有人受了伤,你们去看看?”

  林砚收起笑容,拿起放在一旁的警服外套:“走,去看看。”苏晓和赵伟也立刻收拾好东西,跟着林砚往城南走去。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胡同的青石板路上,把几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巷口的零食摊前,小宇正帮着摊主收拾东西,张大爷和老李头坐在石阶上聊天,一派祥和。林砚回头望了一眼,脚步愈发坚定——守护这座城市的安宁,不管是大案还是小案,都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

  警车的引擎声响起,朝着城南的方向驶去,胡同里的喧嚣渐渐远去,唯有“守护正义”的信念,在春风里愈发清晰。
  http://www.paoshu5.cc/book/38426/54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