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天平14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广告牌上那转瞬即逝的空白面孔,像一盆冰水混合物,从林薇头顶浇下,寒意直透骨髓。她站在熙攘的人行道上,周遭的喧嚣仿佛被隔在一层厚厚的玻璃罩外,模糊而不真实。不是幻觉。
那种“污染”,那种“无面”的异常,确实在扩散。从阴暗的楼梯间,渗透到了光鲜亮丽的都市中心。它们像一种病毒,在现实的表皮之下悄然复制、传播。
“寂寞”……“想要一张脸”……
这不再是一个孤立的恐怖故事,而更像是一种……现象。一种基于某种未知规则,正在缓慢侵蚀现实的现象。
林薇强迫自己迈开脚步,汇入人流。她的感官高度警觉,像一台精密而冰冷的扫描仪,捕捉着任何一丝不协调的细节——路人脸上稍纵即逝的僵硬表情,商店橱窗倒影中偶尔扭曲的影像,甚至是空气中那若有若无的、与红房子相似的陈腐甜香(或许是错觉,或许不是)。
她感觉自己行走在两个世界的夹缝中。一个是车水马龙、霓虹闪烁的日常世界;另一个则是暗流涌动、布满无形陷阱的异常世界。而她的“感知”,就是连接这两个世界的、脆弱而危险的孔道。
回到公寓,她没有开灯,径直走到窗边,俯瞰着下方流光溢彩的城市。每一盏灯火,每一扇窗户,此刻在她眼中,都可能隐藏着未知的诡异。
被动等待,只会让恐惧发酵,让那无形的侵蚀更进一步。
她需要主动出击,但不能再像之前那样,仅凭一腔孤勇和有限的准备。她需要信息,需要武器,需要……同类。
她重新坐回电脑前,打开了那个加密文档。在“关联事件记录 - 接触b”下方,她新建了一个章节:
**应对策略与资源探索**
* **核心假设:** 异常现象(暂称“无面现象”)具有扩散性、概念性,非单一实体,难以用物理手段根除。
* **当前目标:**
1. **信息收集:** 系统性搜集城市中类似“无面现象”的传闻、线索,建立数据库。
2. **能力界定:** 明确自身“感知”能力的范围、限度及触发条件。探索强化或控制该能力的可能性。
3. **寻找盟友:** 谨慎接触可能知晓内情或具备类似遭遇的个体。风险极高,需严格筛选。
* **潜在资源\/方向:**
* **深层网络\/边缘社群:** 可能存在更专业、更隐秘的信息交换渠道。访问风险未知。
* **民俗学\/神秘学专家:** 非主流学术界可能存在相关研究。甄别真伪难度大。
* **特定地点监测:** 对已确认的异常地点(如公司楼梯间)进行周期性、非接触式观察,记录变化。
她开始行动。
首先,是信息的系统性搜集。她不再局限于几个公开的灵异论坛,而是利用自己作为程序员的技能,编写了几个简单的爬虫程序,在更广阔的互联网角落,甚至是某些需要特定权限才能访问的数据库外围,搜寻关键词——“面容模糊”、“身份认知障碍”、“集体幻觉”、“都市怪谈 脸\/面孔”。
这个过程如同在信息的垃圾场中淘金,耗时耗力,且大部分收获都是无用的噪音。但她有足够的耐心。
几天后,一条夹杂在无数废话中的简短信息引起了她的注意。那是在一个早已废弃的、早期互联网风格的留言板存档里,一个匿名用户七年前的留言:
「坐标[x区xx街附近],凌晨三点后,路灯下的影子有时会没有头。不是被挡住,就是……没了。看到过三次,不是我眼花。有人知道怎么回事吗?」
留言没有回复。坐标区域,与林薇公司所在的cbd区域有部分重叠。
影子……没有头……
这与“无面”在表现形式上虽有差异,但内在核心——对“身份”或“存在”特征的剥夺——似乎存在某种关联。
她将这条信息记录在案,归类为“待验证线索”。
与此同时,她开始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感知。她会在不同时间、不同光照条件下,反复观察那面出现“无面群”涂鸦的楼梯间墙壁(通过猫眼或短暂开门确认),记录墙壁的细微变化、空气质感的不同以及自身精神状态的波动。她发现,在深夜、尤其是凌晨时分,她对那种异常波动的感知最为清晰,同时精神承受的压力也最大。
这像是一把双刃剑。过度使用这种感知,可能会让她精神透支,甚至可能像黑暗中更明亮的灯塔,吸引来更危险的东西。但她需要掌握它的规律。
关于寻找“盟友”,她更加谨慎。她在几个筛选过的、相对隐秘的网络角落,用高度加密和隐喻的方式,留下了极其模糊的“探询信号”——并非直接描述遭遇,而是探讨“城市表皮下的阴影”、“认知边界之外的污染”等哲学性话题,并留下了单向的联系方式(一个无法追踪的临时加密邮箱)。
她不确定这是否有用,或许只会引来疯子或骗子。但这是目前她能想到的、风险相对可控的方式。
日子在一种高度紧绷的节奏中度过。白天是麻木的工作机器,夜晚是警惕的哨兵和孤独的研究者。她的黑眼圈越来越重,但对咖啡的依赖却逐渐减少,因为过度的咖啡因会让她的感知过于敏锐,容易引发不适。
一周后的深夜,她正在整理新搜集到的几条关于“地铁隧道内回荡无人脚步声”的模糊信息时,那个临时加密邮箱提示收到新邮件。
她的心跳漏了一拍。
发件人是一串乱码。邮件内容极其简短,只有一句话,用的是某种经过转译的、略显生硬的语法:
「阴影并非蔓延,而是苏醒。小心那些‘空镜’。」
阴影苏醒?空镜?
林薇反复咀嚼着这两个词。前者似乎印证了她的扩散猜想,但“苏醒”一词,暗示这些异常可能并非新生,而是早已存在,只是从某种“沉睡”状态中被激活了?后者,“空镜”,是指什么?没有影像的镜子?还是某种……比喻?
她尝试回复邮件,询问更多信息。
但邮件如同石沉大海,再无回音。
这封神秘的邮件,像是一块投入深潭的石子,没有激起多少水花,却让她更加确信,在这座城市的阴影里,她并非唯一的清醒者。也存在着一小撮像她一样,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的人。
只是,彼此之间的联系如此脆弱,信任更是奢侈品。
她关掉电脑,走到浴室洗手。冰冷的水流冲刷着手指,她抬起头,看向镜子中的自己。
脸色苍白,眼神里是掩饰不住的疲惫,但深处却燃烧着一种不肯熄灭的火焰。
镜中的影像,一如既往。
但不知为何,在那一瞬间,她产生了一种极其荒诞的错觉——仿佛镜子里那个倒影的嘴角,极其细微地、在她未能察觉的刹那,向上牵动了一下,露出了一个绝非属于她自己的、空洞而诡异的微笑。
她猛地眨眼。
镜中的影像恢复正常,依旧是那张写满疲惫与警惕的脸。
是精神压力过大导致的错觉?还是……
“空镜”?
一股寒意顺着脊椎爬升。
她不敢再看,迅速关掉水龙头,离开了浴室。
黑暗中的低语越来越多,谜团层层叠叠。
她不知道那封邮件是善意警告还是新的陷阱,不知道“空镜”指向何物,更不知道镜子中那一闪而过的诡异是否又是新一轮侵蚀的开始。
但她知道,自己已无路可退。
在这座逐渐“苏醒”的黑暗森林里,她必须更小心,更冷静,也更……坚定。
http://www.paoshu5.cc/book/39869/18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