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雏凤清声何雨水
推荐阅读:
战帝归来顾靖泽白今夏
恩爱夫妻宠娃日常唐夜溪顾时暮
孽徒你无敌了,下山祸害师姐去吧
抢婚替嫁,我成军区大佬你哭什么
碧蓝:养了一群冲官逆女
山风微澜
门派被灭,我带同门绝地大逃亡
携崽逆袭:寡妇娘的空间有点甜
撼龙秘卷
魔法乱世群英荟,内卷小队个个强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晌午的阳光透过杮树枝丫,洒下斑驳摇曳的光影。午后暖意融融,茶香袅袅。
杮芽发胚,嫩如玲珑,晶莹剔透,岁月静好。
吕辰和娄晓娥低声交谈着,话题从宣传工作要点,转到了实践基地面临的新挑战,脉冲电机量产后的质量控制标准问题。
因着吕辰的关系,对轧钢厂和技术上的事也耳濡目染,能提出些中肯的看法。
她声音轻柔,却条理清晰,偶尔蹙眉思索的样子,带着一种知性的美。
正说着,院门外传来一阵动静,夹杂着陈雪茹利落的声音和何雨柱憨厚中带着小心的提醒。
“田爷,您慢点儿,当心这门坎儿!”这是何雨柱。
“小辰,晓娥,快看谁来了!赶紧给田爷沏茶!”这是陈雪茹。
话音未落,只见陈雪茹和何雨柱一左一右,几乎是“护驾”般,陪着田爷迈进了院门。
田爷身着藏青色长衫,手持一根光润的紫檀木拐杖,脸上没什么表情,眼神扫过迎上来的吕辰,带着点似笑非笑的意味。
“小子,”田爷没等吕辰开口,先发了话,声音不高,却自带一股压场子的气势,“你家这兴师动众的,比正阳门大街还热闹。”
他这话是对着吕辰说的,眼角余光却瞥了下身旁“护驾”的何雨柱夫妇,显然是对他们这过于郑重的架势有些无奈。
吕辰赶紧上前一步,笑着躬身:“田爷,您能来,就是给我们小辈天大的面子了。快里面请,茶马上就好。”
田爷没再多言,踱步进了正堂,目光随意地扫过吕辰他们带来的那些放在廊下的年礼物。
最后,他那根紫檀木拐杖的杖尖,轻轻地点了点廊柱下那块布满历史沧桑的城墙砖。
“一堆光鲜亮丽里,”田爷慢悠悠地开了口,语气听不出褒贬,“总算还有个能下眼的。”
他顿了顿,似乎在品味那砖石上模糊的文字,“嗯,还行。”
这话让一旁的娄晓娥更显紧张了些,双手不自觉地绞在了一起。
田爷似乎察觉到了,目光转向她,语气缓和了些许:“丫头,振华现在怎么样了?在那边还顺当?”
娄晓娥连忙恭敬地回答:“回田爷爷的话,我爸爸现在很好,在那边工作顺利,前不久才来信,说又通过关系,筹了一批粮食,已经安排船运回天津港了,希望能帮上点忙……”
田爷微微颔首,脸上露出一丝赞许:“振华是个办大事的,心思赤诚,眼光也放得远。这步棋,他走对了。”
他没再多问,缓缓闭上眼睛,靠在太师椅里,仿佛养起神来,不再理会周遭。
何雨柱见气氛稍缓,立刻熟门熟路地钻进了郎爷家的厨房,开始张罗晚饭。
娄晓娥见田爷闭目养神,不敢打扰,显得有些局促。
吕辰和陈雪茹倒是浑不在意,田爷这做派他们早已习惯。
两人在院里坐下,继续先前被打断的、关于组织妇女开展刺绣活计的讨论,气氛很快又热烈起来。
吕辰对陈雪茹分析道:“嫂子,去给街道办汇报这事,光有热情不够,得从‘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两个方面把道理讲透,讲到领导心坎里去。”
他思路清晰、富有层次:“最重要的就是合理性。现在国家大力倡导用各种艺术形式,比如年画、版画、歌曲,当然也包括刺绣,来反映‘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和‘劳动人民的幸福生活’。我们提出将壮丽图景绣成锦屏,这是积极响应‘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号召的具体行动,是拿针线当画笔,为时代立传!这在文艺政策上,叫做‘主题性创作’,是受到鼓励和支持的。”
陈雪茹听得眼睛发亮,连连点头。
旁边的娄晓娥也被吸引,忍不住轻声加入讨论,她补充道:“雪茹姐,吕辰说得对。这不仅仅是刺绣,这是‘红色艺术’,具有很高的宣传价值和教育意义。你能牵头做这件事,正好契合咱们家‘先进烈属’、‘文艺先锋’的底色。一旦做好了,说不定能直接承接政府或者大型单位的订单,比如给大会堂、新宾馆做装饰,或者作为高级礼品,那不仅是稳定的收入,更是一份沉甸甸的官方认可!而且,这还能带动合作社全体女工提升技艺水平和集体荣誉感,把咱们合作社从一个普通的缝纫铺子,升级为有文化内涵、有艺术追求的‘工艺美术社’!”
陈雪茹促狭道:“对,咱们家是‘先进烈属’、‘文艺先锋’,就该做这样的事。”
她特意在‘咱们家’三字上加重了声音,说完也在吕辰和娄晓娥脸上来回扫视。
闹了娄晓娥一个大红脸。
吕辰倒是浑不受影响,接口道:“晓娥这个‘升级’说到了点子上!我们可以先设计一个系列,名字我都想好了几个,比如《钢花映红日》,表现咱们轧钢厂火龙飞舞、钢花四溅的沸腾场景;《粮山接云霄》,描绘广大农村的丰收景象;《天堑变通途》记录长江大桥的宏伟……这些绣品,将来摆出来,不光是艺术品,更是咱们这一代人筚路蓝缕、艰苦奋斗的见证!”
三人越说思路越开阔,很快便初步选定了五个创作主题。
工业建设,聚焦轧钢厂自动化生产线、高炉出钢的磅礴气势;
农业生产,展现万亩良田、丰收打场的喜悦场景;
首都新貌,刻画天安门广场、十大建筑的庄严美丽;
科技之光,描绘清华实践基地里师生们挑灯夜战、技术攻关的感人瞬间;
军民鱼水情,表现解放军与老百姓共同劳动、抢险救灾的深厚情谊。
娄晓娥还从艺术表现上提出建议:“图样设计不能墨守成规,最好能融合西洋画的透视感和中国画的写意韵味,这样既有宏大的场面,又有生动的细节,视觉效果会更震撼。”
陈雪茹心中已然有了成算,她在技艺分工上构思道:“真动手了,可以让老师傅们负责核心的人物脸部、复杂的机械结构这些关键部位,保证神韵和精度;年轻女工们手脚麻利,可以负责大面积的背景、天空、山水渲染。但无论谁做,质量关必须把严,每一针每一线都不能含糊。”
她仿佛已经看到了成品,兴奋地规划着:“等作品完成了,咱们要去区里、市里的文化宫展出,要是反响好,说不定还能作为咱们北京的民间艺术精品,献礼呢!”
小小的院子里,一股因事业憧憬而带来的热忱与活力,驱散了早春的微寒。
傍晚时分,院门外再次传来脚步声,是郎爷带着雨水回来了。
出去的这大半天,雨水仿佛经历了一场无声的洗礼。
小姑娘脸上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沉静与专注,那双酷似何雨柱的大眼睛里,闪烁着兴奋与敬畏的光芒,亮晶晶的,比离开时更加坚定有神。
她小心翼翼地跟在郎爷身后,手里还紧紧攥着一个小布包,仿佛里面装着什么稀世珍宝。
郎爷神色平和,甚至嘴角还带着一丝满意的笑容。
他抬眼看了看迎上来的何雨柱、陈雪茹、吕辰和娄晓娥,目光在闭目养神的田爷身上顿了一下,随即淡淡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老夫带雨水丫头,去拜访了一位老友。”
他顿了顿,似乎在斟酌词句:“京城妇科圣手,李老先生。”
这话一出,何雨柱和陈雪茹都愣住了,随即脸上涌起巨大的惊喜和感激。
吕辰和娄晓娥也是心中一动,这可是京城远近闻名的大医者。
郎爷继续道:“李先生老校了这丫头一番,”他看了眼雨水,语气里带着不易察觉的嘉许,“夸她心性纯良,耐得住性子,是个学医的好苗子。”
雨水的小脸一下子涨红了,激动又害羞地低下了头。
“李先生答应了,”郎爷最后抛下这颗定心丸,“让雨水丫头每旬去他那里学三次。先从辨识药材、朗诵歌诀开始打基础。”
“太好了!谢谢郎爷!谢谢您老!”何雨柱激动得差点语无伦次,搓着手,只知道连连道谢。陈雪茹也赶紧拉着雨水,一起向郎爷深深鞠躬。
吕辰和娄晓娥也连忙躬身致谢,心中对郎爷更是感激敬佩。
这位孤拐冷清的老人,为了雨水的将来,竟是亲自出面,动用了如此宝贵的人情关系。
京城妇科圣手李一针的名号,他们隐约听过,那是真正有传承、有本事,寻常人连门都摸不着的人物。
这时,何雨柱猛地想起什么,一拍脑袋:“光顾着高兴了!郎爷,田爷,您二老稍坐,晚饭马上就好!今天我可得拿出看家本事!”
说着,又风风火火地钻回了厨房。
晚饭时分,郎爷家那张老旧的八仙桌被摆得满满当当。
何雨柱果然拿出了浑身解数,整治了一桌极其地道的好菜。清汤燕菜色如琥珀,汤清见底,鲜香扑鼻;柴把鸭子造型别致,口感丰富;一条黄河大鲤鱼摆在中间……
每一道菜都堪称艺术品,色香味形器,无一不精。
家宴的气氛融洽而温馨。
炭盆里的火苗噼啪轻响,映照着众人脸上温暖的光晕。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话题渐渐松弛下来。
田爷慢悠悠地抿了一口杯中的老汾酒,眼皮耷拉着,仿佛自言自语般,对身旁细品着黄焖鱼翅的郎爷说道:“李一针那老家伙,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好说话了?”
他顿了顿:“你那本……嗯,《濒湖脉学》手抄校注本,送出去了?”
席间的谈笑声瞬间低了下去,何雨柱还在懵懂地夹菜,但吕辰、陈雪茹和娄晓娥交换了一个眼神,心中已是巨震!
李时珍的《濒湖脉学》,传播极广,为针灸的奠基之作,一般的版本,李先生作为医道大家,肯定不缺,郎爷送出的,怕是真正的孤本了。
而对于陈雪茹和娄晓娥,《濒湖脉学》她们或许不熟,但“手抄校注本”以及田爷特意点出的语气,让她们立刻明白,那绝非普通的医书,很可能是郎爷珍藏的、有着特殊来历或价值的孤本、善本!
郎爷夹菜的筷子几不可察地微微一顿,随即恢复自然,他将一块酥烂的鸭肉送入口中,细细咀嚼咽下后,才用一种同样不经意的、仿佛谈论天气般的口气回道:“一本破书而已,放在我这儿,也就是堆在角落里蒙尘。能让他拿去参详参详,顺便点拨后学,启蒙幼苗,也算是物尽其用,没糟蹋了上面的字墨。”
他的语气平淡得像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物尽其用”四个字,落在吕辰等人耳中,却重若千钧。
何雨柱这时才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瞪大了眼睛看着郎爷,嘴唇动了动,想说什么,却又不知该如何表达心中的感激。
吕辰端起酒杯,站起身,面向郎爷,语气郑重而诚恳:“郎爷,您对雨水的栽培之恩,我们兄妹几个,铭记在心!”
他没有多说任何虚言,所有的感激都融在了这一杯酒和深深的一躬里。
陈雪茹和娄晓娥也连忙举杯,雨水更是眼圈微红,她的书包里还放着郎爷私下交给她的《药性赋》抄本。
郎爷摆了摆手,示意吕辰坐下,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少来这些虚头巴脑的。丫头自己争气,比什么都强。”
他目光转向雨水,语气难得地温和了些:“路给你铺了,能走多远,看你自己的造化。”
“嗯!郎爷爷,我一定好好学!绝不辜负您和李先生的期望!”
雨水用力点头,声音清脆而坚定,如同雏凤初啼,在这温暖而充满希望的春夜里,清晰地许下了自己的承诺。
窗外,月色清朗,繁星点点,预示着又一个崭新的明天。
http://www.paoshu5.cc/book/40543/41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