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都是道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望仙台上,海风猎猎。

  陈安负手而立,目光穿透了层层云霭,落在那片波涛汹涌的东海深处。

  身后,清风、马灵、乔道清、清虚子四人静默盘坐,吐纳着这黎明前最为纯净的第一缕紫气。

  数十名长生门三境弟子,亦是如雕塑般伫立于庐舍前。

  气机连成一片,隐隐与这天台山的山势相合。

  忽而。

  天际尽头,那原本沉寂的云海,骤然翻涌。

  一道紫色的雷光,恍若游龙出海,撕裂了黎明前的昏暗,自西方天际呼啸而来。

  雷声隐隐,却不显暴虐,反倒透着一股中正平和、堂皇浩大的气象。

  “来了。”

  陈安神色平淡,轻声低语。

  清风等人闻声,纷纷睁开双眼,起身向西望去。

  只见那雷光转瞬即至,落于望仙台前百丈开外的一处空地上,化作数道身影。

  为首一人,身着粗布道袍,面容清癯,背负一口古拙桃木剑,周身隐有雷屑跳动,生灭不息。

  正是当今道门执牛耳者,神霄派祖师,萨守坚。

  而在他身后,还跟随着三位气度不凡的老道。

  一位身披紫绶八卦衣,手持拂尘,乃是龙虎山当代天师,张嗣先。

  一位鹤发童颜,腰悬葫芦,乃是阁皂山灵宝派当代掌教。

  最后一位,则是一袭灰袍,却难掩眼中精光,乃是茅山上清派的太上长老。

  “弟子萨守坚,拜见恩师。”

  萨守坚甫一落地,便快步上前,对着陈安行弟子大礼,神情恭敬,一如当年山野初见。

  身后三位掌教、长老,同样神色肃穆,齐齐稽首:

  “晚辈见过陈真人。”

  人的名,树的影。

  陈安虽避世两百载,然而他的声名却也丝毫未减。

  甚至还伴随着时间的流逝,越发厚重。

  “无需多礼。”

  陈安虚抬右手,一股柔和之力将众人托起。

  目光落在萨守坚身上,打量片刻,微微颔首。

  “四境稳固,雷法圆融。看来这些年,你在红尘中历练,并未荒废修行。”

  “皆赖恩师昔日教诲。”

  萨守坚起身,立于一旁,神态谦卑。

  陈安又看向其余三人,目光平和。

  “三位道友远道而来,辛苦了。”

  “真人客气。”

  龙虎山天师张嗣先上前一步,恭声道:

  “家祖继先公临终前曾有遗训,言两百年天时将至,若真人出山,龙虎山上下当唯真人马首是瞻。”

  “今日得见真人仙颜,实乃晚辈三生有幸。”

  阁皂山与茅山的掌教亦是纷纷附和。

  当年林灵素、王文卿、张继先等人先修古法,后转新法。

  虽然未能入四境,却也皆是惊才绝艳之辈。

  他们与陈安坐而论道,受赠新法,这份香火情,传承至今,未曾断绝。

  “故人已矣......”

  陈安听闻故旧名号,眸光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追忆。

  林灵素的狂放,王文卿的温润,张继先的通透......

  那些鲜活的面孔,终究是随着那滚滚红尘,化作了冢中枯骨。

  “坐吧。”

  陈安随手一挥,身前地面上的青石自行隆起,化作几方石凳。

  金灵适时上前,为众人奉上早已备好的清茶。

  众人落座,一时无言。

  唯有山风呼啸,松涛阵阵。

  良久,萨守坚方才缓缓开口,打破了这份沉寂。

  “恩师,弟子此番一路行来,见这中原大地,烽烟四起,生灵涂炭,心中...实难平静。”

  他虽修的是神霄雷法,证的是仙道金箓,可终究是心系苍生。

  这一路西来,他看到了淮水两岸的赤地千里,看到了红巾军与蒸汽甲士的血腥厮杀,亦看到了那被战火摧毁的无数城池与工坊。

  这般惨状,比之当年金人南侵,亦不遑多让。

  “格物之道,本为利民。”

  萨守坚轻叹一声,目光中带着几分迷茫。

  “昔日林太师与岳郡王推行新政,建立格物监,本意是为大周开万世太平。”

  “可如今看来这钢铁巨兽、蒸汽机械,反倒成了祸乱之源。”

  “世人沉迷于物欲,追逐于利益,以致人心崩坏,道德沦丧。”

  他抬起头,望向陈安。

  “恩师,这...也是‘道’的演化么?”

  其余几位掌教闻言,亦是纷纷侧目。

  他们虽身在方外,却也对此深有感触。

  这两百年来,格物之道的兴起,对传统道门的冲击不可谓不大。

  世人只信手中的火铳与蒸汽,不再敬畏鬼神,不再供奉香火。

  若非新法确有其实,可至超凡。

  恐怕是连这最后的道统,都要断绝。

  陈安端起茶杯,轻啜一口,神情平淡。

  “是,亦不是。”

  他放下茶杯,潺潺目光看向众人。

  “萨守坚,你可知,何为修行?”

  萨守坚一怔,随即正色道:

  “修身养性,感悟天地,超脱生死,是为修行。”

  “不错。”

  陈安微微颔首。

  “修行,乃是向内求索。”

  “是发掘自身宝藏,以一己之力,夺天地造化,补足自身缺陷,最终求得大自在,大逍遥。”

  “此乃个人之利。”

  他声音顿了顿,话锋一转。

  “而格物,则截然不同。”

  “格物致知,乃是向外求索。”

  “是穷究天地万物之理,以智慧驾驭外物,以工具补足人力之穷。”

  “它不求一人之超脱,但求万人之便利。”

  “蒸汽机车日行千里,非一人之力可为,乃是集采矿、冶炼、铸造、设计等万千工匠之力而成。”

  “巡洋铁甲舰横行四海,同样不是一人之功,而是集举国之财力、物力、智力而铸。”

  陈安的目光变得深邃。

  “故而,格物,是为集众之力。”

  “集众之力?”

  众人闻言,皆是若有所思。

  “修行是独,格物是众。”

  陈安继续言说:

  “修行者伟力归于自身,故而逍遥自在,不受世俗束缚,却也难免孤高寡淡,视凡俗如蝼蚁。”

  “格物者伟力归于器物,故而能惠及万民,改天换地,却也难免滋生贪欲,因争夺资源而起纷争。”

  他看向萨守坚,声音温和了几分。

  “你一路走来看到战火纷飞,见生灵涂炭,便觉格物是祸。”

  “只是,这些年来你可曾见过蒸汽列车奔行,将将江南的米粮,在短短数日内运抵北地,活人无数?”

  “见过新式纺机日夜轰鸣,让天下百姓皆能有衣可穿?”

  “又见没见过钢铁巨轮远渡重洋,带回了亩产千斤的番薯土豆,令这世间再无饥馑之忧?”

  萨守坚沉默了。

  陈安说的这些,他自然见过。

  他这一路行来,虽见战乱,却也见到了那即便是在乱世之中,依然顽强生存、且比百年前更加富足的百姓。

  若无格物,这天下人口,何以能翻了数倍,达到如今的四万万之众?

  “利弊相生,福祸相依。”

  陈安见他神色,语气复归平平。

  “此是世间道理循环,不是一人之力可改。”

  “格物之道,正如你手中的雷法。”

  “雷霆可毁物伤人,亦可荡涤污秽,生发万物。”

  “关键在于,执掌这股力量的人。”

  “人心若正,则格物利国利民;人心若邪,则格物祸乱天下。”

  “如今这乱世并不是格物科学的过错,而是人心贪欲,假借格物之手,释放而出罢了。”

  陈安的一番话,如同晨钟暮鼓,敲响在众人心头。

  在座诸位皆是修行有成的高人,智慧通达。

  经此一点拨,顿时觉得以往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如今却是豁然开朗。

  “真人高见。”

  张嗣先抚须长叹,眼中满是敬佩。

  “贫道往日里只觉这格物奇技淫巧,坏我道心,如今看来,却是贫道着相了。”

  “大道三千,殊途同归。”

  “这格物之道,未必就不是另一条证道之路。”

  “只是这条路,走的是人道,而非仙道。”

  阁皂山掌教亦是点头附和:

  “集众之力,改天换地...这般气魄,确非我等方外之人所能及。”

  “只可惜,这世间众生,终究难逃名利二字,将这般好的一条大道,走成了如今这般模样。”

  众人唏嘘不已。

  对于世俗的变革与动荡,他们虽有感触,却也仅仅是感触罢了。

  正如陈安所言,仙凡有别。

  他们既然选择了修行这条路,便注定要与这滚滚红尘渐行渐远。

  新约在前,气运反噬在后。

  只要不是妖魔乱世,亦或是到了亡国灭种的关头。

  他们这些修行中人,便不会,也不能轻易插手世俗之事。

  “好了,闲话休提。”

  陈安见众人心绪已平,便不再多言世俗事情。

  缓缓起身,目光投向东海深处,那片此刻正被浓重雾气所笼罩的海域。

  “两百年之期已至。”

  “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即将重现人间。”

  “尔等此番前来,想必也是为了此事吧?”

  萨守坚与三位掌教对视一眼,齐齐起身,神情肃穆。

  “正是。”

  萨守坚躬身道:

  “恩师当年曾言,这三座仙山隐于虚实之间,非有大法力者不能入。”

  “如今时机已到,我等虽有心一探究竟,却也知晓自身斤两。”

  “故而特来拜会恩师,恳请恩师允许我等随行,一睹仙山真容。”

  其余三人亦是连声附和,眼中满是期盼。

  海外仙山,自古便是修行者心中的圣地。

  传说那里有长生不死药,有上古仙人遗留的道统,甚至有直通仙界的门户。

  对于他们这些在修行路上苦苦求索的人来说,这无疑是致命的诱惑。

  陈安闻言,目光扫过众人。

  见他们一个个神情坚毅,不假思索,显然是早已做好了准备。

  “仙缘难得,见者有份。”

  他淡然一笑,并未拒绝。

  “尔等既有此心,那便同去吧。”

  “只是丑话说在前头。”

  陈安声音微沉,带着几分告诫。

  “那仙山虽好,却也未必就是善地。”

  “其中究竟有何凶险,便是贫道亦未能全知。”

  “尔等此去,当需好自为之,莫要为了些许外物,乱了道心,丢了性命。”

  “我等省得。”

  众人齐声应诺,心中却是一喜。

  有这位当世第一人坐镇,此行纵有凶险,想来也能化险为夷。
  http://www.paoshu5.cc/book/42153/55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