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书网 > 时光织就的网 >第57章 古城皮影映秦绣,元宇宙馆筑新盟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57章 古城皮影映秦绣,元宇宙馆筑新盟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西安的暮色像一块厚重的赭石砚,将古城墙的砖缝、街巷的飞檐都染得温润。周师傅的皮影工坊藏在回民街旁的一条老巷里,推开斑驳的木门,一股混合着驴皮、桐油与墨香的气息扑面而来,与梧桐巷的桂花甜香截然不同,却同样带着时光沉淀的暖意。

  工坊不大,靠墙的木架上摆满了层层叠叠的皮影——红脸的关公、舞袖的嫦娥、龇牙的妖狐,一个个轮廓分明,驴皮上的彩绘历经岁月仍鲜亮如新。几位艺人正围在桌边忙碌,有的用细刻刀给新皮影凿花纹,有的拿着丝线给皮影缀关节,叮当的刻刀声、轻柔的穿线声,与里屋传来的锣鼓试音声交织在一起,像一曲古老的匠人交响。

  “这是我徒弟们,都是打小跟着我学皮影的。”周师傅指着几位年轻人笑道,又拉过一位鬓角染霜的阿姨,“这位就是秦绣的刘阿姨,你们之前聊的秦绣嫦娥挂饰,她都快绣完了。”

  刘阿姨手里正捏着一枚绣花针,绷子上的嫦娥刚绣好裙摆,青碧色的缎面上,用金线绣出的流云层层叠叠,边缘缀着银线打的籽绣,像缀了满裙碎星。“苏晚丫头、林晓丫头,可算见着你们了!”刘阿姨放下绣绷,拉着苏晚的手细细打量,“孙老爷子的刺绣我在视频里见过,那细腻劲儿真叫绝,这次咱们南北刺绣合璧,准能让孩子们开眼!”

  苏晚刚要说话,里屋突然传来一阵清脆的锣鼓声,紧接着是稚嫩的唱腔:“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周师傅眼睛一亮,拉着她们往里屋走:“快听听,这是古城墙小学的孩子们,今天特意来学唱皮影戏的,就是之前给你们写信的李明宇那拨。”

  里屋的戏台是临时搭的,一块白布挂在墙上,几个孩子正举着皮影,跟着一位老艺人比划。最显眼的是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正是信里画皮影人的李明宇,他举着嫦娥皮影,小脸上满是认真,可皮影的胳膊却总跟腿“打架”,引得周围孩子一阵笑。

  “明宇,别慌,手腕轻点转,嫦娥的裙摆要像云飘似的。”周师傅走过去手把手教他,“你看,就跟苏晚姐姐他们元宇宙馆里的嫦娥一样,要灵动。”

  李明宇抬头看见苏晚,眼睛瞬间亮成了星星:“苏晚姐姐!你真的来西安啦!我昨天还跟同学说,你要是能来教我们剪剪纸就好呢!”他放下皮影,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剪纸,上面是个歪歪扭扭的玉兔,“这是我学着张奶奶的样子剪的,你看还行吗?”

  苏晚接过剪纸,指尖触到纸边的毛茬,心里软软的:“剪得特别好!尤其是这玉兔的耳朵,圆滚滚的多可爱。等下次我们带剪纸底稿来,教你们剪更复杂的皮影纹样好不好?”

  “好耶!”李明宇蹦起来,拉着周围的孩子围过来,“同学们快来看,苏晚姐姐要教我们剪剪纸啦!”孩子们立刻炸开了锅,七嘴八舌地问起元宇宙馆的事,林晓趁机拿出平板,打开元宇宙中秋馆的“皮影专区”:“你们看,这里可以自己设计皮影,还能跟周爷爷的虚拟形象学表演,下次咱们把西安的校园非遗作品也放进这里,让全国的小朋友都能看到。”

  孩子们凑在平板前,小手指着屏幕不停惊叹,周师傅看着这一幕,眼眶微微发热:“以前总担心皮影戏没人学,现在有你们这些年轻人搞创新,还有孩子们喜欢,我这心里就踏实了。”他转身从柜子里拿出一个木盒,打开里面是一套老皮影,“这是我师父传下来的‘嫦娥奔月’全套,驴皮是用三年以上的黑驴背皮做的,刻完还要用桐油泡三个月,你们看看这花纹,都是纯手工凿的。”

  苏晚拿起一个嫦娥皮影,驴皮轻薄如纸,却透着韧劲,眉眼间的神态栩栩如生,衣纹的刻线细密流畅,像真的有风吹过裙摆。“太精致了!”她忍不住赞叹,“周师傅,咱们可以把这套老皮影扫描进元宇宙馆,做成‘非遗文物数字档案’,再加上您的讲解语音,让游客既能看,又能了解背后的手艺故事。”

  林晓立刻拿出相机:“我现在就拍!回头再用3d建模把皮影的关节都做出来,游客在虚拟场景里就能自己操控老皮影表演,肯定特别有意思。”

  正忙着,刘阿姨端着一摞秦绣挂饰走进来,每一个挂饰都绣着不同的中秋场景——玉兔捣药、吴刚伐桂、嫦娥起舞,最特别的是中间那幅“南北合璧”,左边是江南刺绣的细腻玉兔,右边是秦绣的粗犷桂树,金线银线交织处,竟像是月光淌过了秦岭。“我把这些挂饰都带来了,你们看看能不能放进元宇宙馆?”刘阿姨指着挂饰上的小二维码,“每个都贴了码,扫描就能看我绣的过程。”

  “当然能!”林晓立刻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将秦绣的制作视频导入元宇宙馆后台,“咱们可以在西安专区设个‘秦绣工坊’,游客既能看视频,还能跟着您的虚拟形象学绣打籽绣,就像在梧桐巷学江南刺绣一样。”

  当天晚上,周师傅带着苏晚和林晓去了古城墙下的非遗夜市。夜幕中的古城墙像一条沉睡的巨龙,墙根下摆满了各色摊位:捏面人的师傅三揉两捏就变出个皮影小人,吹糖人的艺人对着麦芽糖一吹,一只玉兔便跃然指尖,还有卖秦腔脸谱、皮影书签的,处处都是非遗的烟火气。

  “你们看那处皮影戏台,每天晚上都有表演。”周师傅指着不远处的高台,那里正演着《哪吒闹海》,皮影在灯光下跳跃,锣鼓声、唱腔声引得游人围得水泄不通。苏晚突然想起梧桐巷的中秋市集,忍不住说:“周师傅,下次咱们可以搞个‘南北非遗夜市联动’,梧桐巷摆西安皮影摊位,西安这里摆江南刺绣摊位,再通过元宇宙馆同步直播,让两地游客都能体验对方的非遗。”

  “这个主意好!”周师傅拍着手笑,“我这就跟巷子里的手艺人说,下次咱们把秦绣、皮影都带去梧桐巷,也尝尝吴叔的桂花糕。”

  第二天一早,苏晚和林晓跟着周师傅去古城墙景区考察元宇宙馆复制方案。站在城墙下,抬头望去,青砖黛瓦的城楼直插云霄,阳光洒在城墙上,砖缝里的青苔都透着历史的厚重。景区负责人王经理早已等候在此:“苏晚女士、林晓女士,我们希望能在城墙景区建一个‘元宇宙非遗体验中心’,让游客登城墙时,既能看实景,又能通过VR体验西安非遗,你们觉得可行吗?”

  林晓打开电脑,调出提前做的方案:“我们计划分三个区域,一是‘城墙皮影区’,游客戴上VR眼镜就能在虚拟城墙上看皮影戏,还能自己设计皮影;二是‘秦绣工坊区’,可以跟着刘阿姨学绣城墙纹样;三是‘南北联动区’,能直接链接到梧桐巷的元宇宙馆,体验江南非遗。”她顿了顿,又补充道,“而且我们还能把游客的虚拟体验做成数字藏品,比如‘城墙皮影师’‘秦绣传承人’勋章,增加互动性。”

  王经理看着方案,频频点头:“这个设计太全面了!我们马上安排施工,争取下个月就能试运行。对了,西安有个‘非遗文化节’,下个月开幕,到时候咱们可以把元宇宙体验中心作为分会场,邀请梧桐巷的手艺人一起来参加。”

  苏晚立刻答应:“我们一定来!到时候让孙爷爷、张奶奶、吴叔都来,跟西安的手艺人一起办个‘南北非遗汇演’。”

  考察完景区,两人又去了西安文旅公司对接合作细节。刚走进公司会议室,就看到桌上摆着一叠设计图——那是结合了皮影、秦绣元素的文创产品:皮影纹样的雨伞、秦绣风格的笔记本、还有印着古城墙与梧桐巷的联名明信片。“这些是我们初步设计的产品,想跟你们合作生产。”文旅公司的李总介绍道,“收益咱们按比例分,一部分用来支持手艺人创作,一部分用来升级元宇宙馆。”

  林晓拿起一张明信片,上面的梧桐巷青石板路旁,飘着西安的皮影灯笼,画面格外温馨:“我们可以把这些文创产品放进元宇宙馆的‘非遗商城’,游客在虚拟场景里看到喜欢的,就能直接下单,实现‘线上种草、线下消费’。”

  苏晚补充道:“而且我们还能让手艺人参与设计,比如让吴叔设计月饼模具纹样,让张奶奶设计剪纸书签,这样产品更有非遗特色。”

  合作谈得十分顺利,离开文旅公司时,夕阳已经西斜。林晓看着手机里不断增长的元宇宙馆数据,兴奋地说:“苏晚姐,咱们现在已经有西安、洞头、四川的合作意向了,‘非遗手艺人联盟’可以正式启动了!我打算建个线上平台,让各地手艺人能随时交流,还能发布教学视频、合作需求。”

  苏晚点点头,从包里拿出张奶奶剪的“合作共赢”剪纸,迎着夕阳看过去,纸上的非遗元素仿佛都活了过来:“等咱们回梧桐巷,就把联盟章程定下来,再邀请各地手艺人来开个启动会。对了,夏冉那边学校讲座的事怎么样了?”

  她刚说完,夏冉的视频电话就打了过来。屏幕里,夏冉正站在温州大学的教室里,身后的黑板上写着“非遗数字传承”,一群大学生正围着孙爷爷的刺绣绷子惊叹。“苏晚姐、林晓姐,温州大学的选修课已经定下来了,下周开始上课!孙爷爷今天来试讲,学生们特别喜欢,还说想参与元宇宙馆的场景设计呢!”夏冉兴奋地说,“还有,市文化馆的‘非遗与生活’展已经开始布置了,吴叔的月饼模具、张奶奶的剪纸窗花都摆好了,就等你们回来剪彩呢!”

  视频里突然传来孩子们的笑声,只见张奶奶正教几个大学生剪醒狮剪纸,孙爷爷则在指导学生绣槐花纹样。苏晚看着这一幕,心里满是温暖:“我们下周就回去,到时候带西安的皮影、秦绣材料给大家当礼物。”

  挂了电话,两人并肩走在西安的老街上,路边的皮影摊位正亮起点点灯光,锣鼓声再次响起。周师傅发来消息,说刘阿姨已经把“南北中秋合璧图”绣好了,准备跟孙爷爷的绣品一起放进元宇宙馆;李明宇也发来消息,说他和同学们已经设计好了皮影主题的元宇宙场景,等着她们回去审核。

  “苏晚姐,你看。”林晓指着天上的月亮,那轮圆月像个银盘,挂在古城墙的上空,与梧桐巷的月亮一样明亮,“不管是江南还是北方,月亮都是一样的,非遗也一样,都是咱们中国人的文化根脉。”

  苏晚望着月亮,想起了梧桐巷的忆槐亭、桂花酒,想起了各地手艺人的笑脸,心里暗暗想着:这场跨越南北的非遗之旅,才刚刚拉开序幕。未来,她们要让更多的非遗手艺通过元宇宙馆走向世界,让更多的人爱上这些古老而鲜活的文化,让非遗的光芒,照亮更多人的生活。

  几天后,苏晚和林晓登上了返回温州的高铁。高铁缓缓驶出西安站,窗外的古城墙渐渐远去,林晓打开电脑,开始起草“非遗手艺人联盟”的章程,苏晚则拿出手机,给各地的手艺人发消息,邀请他们来梧桐巷参加启动会。

  高铁一路向南,窗外的风景从北方的平原旷野,渐渐变回江南的小桥流水。苏晚知道,等她们回到梧桐巷,一场更加盛大的非遗盛宴,正等着她们开启。而那些关于非遗传承的约定,那些跨越地域的合作梦想,正像高铁一样,向着更远的地方飞驰而去。
  http://www.paoshu5.cc/book/44516/20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