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孙神医的算术课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腊月二十三,小年。靖南营的灶房里飘出久违的麦香,却夹杂着老周气急败坏的吼声:“哪个天杀的算的账?领八十人的粮,按一百人发!多领二十石米,现在库房堆不下,雨一淋全得发芽!”校场角落,狗儿和几个新兵低着头,手指绞着衣角。他们刚在讲武堂学了三天算术,就被派去协助发粮。本想着“八十人吃一百人的粮,每人能多分点”,谁知粮袋垒到库房顶,雨水顺着茅草往下渗,黄澄澄的米粒黏成团。
更糟的是,王二带的先锋队因算错分配量,断炊两天,兄弟们饿着肚子练操,差点引发哗变。
李昊掀开库房草帘,看着霉变的米堆,沉默得像块石头。他转身走向讲武堂,推开门时,孙神医正对着一地石子发呆——那是他用来教“石、斗、升”换算的教具。
“孙先生,”李昊抓起一把石子,“咱的兵,可以死在清军刀下,不能饿死在自己人手里。您教算术,得教到他们骨头里。”
次日清晨,讲武堂的土坯房里挤满了人。
孙神医把一袋石子倒在桌上,哗啦作响。他枯瘦的手指捏起一颗:“今天学‘分粮’。一百人,三十石米,每人该分多少?”
狗儿抢答:“三升!”
“错!”孙神医的竹条敲在桌上,“一石十斗,一斗十升。三十石是三百斗,三千升!分给一百人,每人该得三斗,三十升!”
满堂寂静。士兵们瞪着眼睛,像听天书。
孙神医叹口气,抓过狗儿的手,把石子塞进他掌心:“你带十人队,领三斗米。现在用手分,一人该抓几把?”
狗儿笨拙地数石子,额角冒汗。分到第六人时,石子没了。他急得眼圈发红:“这…这怎么够吃?”
“所以要用算盘!”孙神医举起一把老旧的七珠算盘,“一颗上珠当五,一颗下珠当一。三十石米,先换算成升…”他手指翻飞,算珠噼啪作响,“看!三千升除以一百人,得三十升。三十升再换成斗,就是三斗!”
王二蹲在门槛上,突然插嘴:“孙先生,这玩意儿比雁翎刀还难耍!”
“难耍?”孙神医冷笑,“你砍人脑袋要练刀法,算粮草就得练算法!昨天断炊的弟兄,要是会拨两下算盘,能饿肚子?”
教学并不顺利。
许多老兵手指粗得像胡萝卜,拨不动细小的算珠。有人急得用刀尖去挑,算盘散了一地。孙神医也不恼,捡起珠子串好,叹道:“当年我学医时,师父说‘心中有算,手下有度’。开药方差一钱要人命,分军粮差一升要军心。”
他讲起一桩旧事:崇祯年间,他随军行医,见主帅因算错粮道,导致三千将士被困山谷,易子而食。
“有个小兵,饿死前攥着半块树皮,上面刻着‘娘,儿饿’…”孙神医声音哽咽,“从那以后,我发誓,救人先救脑,治病先治愚!”
狗儿听得眼圈发红,突然抓起算盘:“我再练!”
夜深了,讲武堂还亮着灯。狗儿和王二对坐,一个拨算珠,一个摆石子。王二骂骂咧咧:“老子砍十年人,没受这窝囊气!”狗儿闷头嘀咕:“昊哥说,不会算数,永远当不了正规军…”
窗外,李昊默默看着。赵刚低声道:“是不是太急了?”
李昊摇头:“清军不会等咱们慢慢学。饿肚子的教训,比竹条管用。”
一月后,讲武堂举行考核。
狗儿站在沙盘前,面对模拟的粮草调度题:“前锋营二百人,五日行军需多少粮?中途获降卒五十人,粮草如何重分?”
他深吸一口气,拨动算珠:“一人日食米一升半,二百人五日需一百五十斗。降卒加入后,总二百五十人,余粮需支撑三日,则每日需…”算珠疾走,额头沁汗,“需重分余粮为每人每日一升二合!”
孙神医抚掌:“好!狗儿任先锋营算学伍长!”
王二看得目瞪口呆,嘟囔着:“这小子,比老子会使刀还神气!”
新任职的算学伍长们很快显现实效。王二队的伍长发现存粮仅够支撑十五日,立即上报催粮;后勤营的伍长核算弹药,发现火药受潮率高达三成,建议改进储存方法。
最妙的是狗儿——他通过计算各队脚程差,优化了巡哨路线,使预警时间提前半个时辰。
除夕夜,营地里飘着肉香。
李昊巡营时,听见灶房传来算盘声。狗儿正和后勤兵核算年夜饭配给:“猪肉二百斤,八队平分,每队二十五斤;酒三十坛,按战功分,头功队多加两坛…”
王二凑过来咂嘴:“行啊狗儿!这算盘打的,比老周打算盘还溜!”
老周笑着盛碗肉汤递过来:“昊哥,您瞧!现在咱们发粮,再没人嚷嚷不公了。这帮小子,连切肉都拿秤称!”
李昊望向讲武堂——孙神医正在油灯下批改作业,纸页上密布着红圈和批注。这个曾经只会用草药救人的郎中,如今用算盘拯救着整支军队的命脉。
“从前带兵靠血气,”李昊轻声道,“现在靠脑子。这才是正规军的底气。”
窗外爆竹炸响,算盘声混着欢呼,融进太行山的夜色里。
狗儿抬头,看见李昊眼中的赞许。他忽然想起饿死的爹娘,想起断炊的兄弟,想起孙神医说的“心中有算”。
他攥紧算盘,珠子硌着掌心。
这一刻他明白——
算珠拨响的,
不是数字,
是命。
http://www.paoshu5.cc/book/45385/17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