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发行债券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金陵,东王府。

  虽然得到了数百辆天国的机车,林阳、左宗棠、冯云山等人脸上却不见多少轻松。巨大的全国铁路规划图铺在桌上,上面纵横交错的线条代表着未来,但旁边那份苏雨晴呈上的预算报告,其数字却沉重得让人喘不过气。

  “东王,左相,冯相,”

  苏雨晴指着预算册上的天文数字,

  “按照初步规划,优先修建连接主要矿区、工业区和战略要地的‘三横两纵’铁路干线,即便采用最节俭的方案,所需资金……也远超我天国目前岁入之总和,即便加上近期抄没逆产、矿业国有化之收益,亦是杯水车薪。”

  他顿了顿,补充道:

  “这还仅仅是筑路本身的费用,未计入机车、车辆、后续维护以及征用土地、安置民众的庞大开销。”

  左宗棠捻须长叹: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铁路乃强国之基,然其耗费之巨,亦非常人所能想象。若强行加征赋税,恐伤民力,动摇国本,与天国之宗旨背道而驰。”

  冯云山也面露忧色:

  “且清妖在北虎视眈眈,英夷虽暂退,其心不死,西线曾国藩亦在舔舐伤口。军费开支本就浩大,若再倾尽国力于铁路,一旦有变,恐无财力应对。”

  大殿内一时沉寂。工业化的蓝图很美,但现实的资金枷锁却无比冰冷。

  林阳凝视着地图上那条刚刚诞生的、短短的马芜线,它像一条细小的血管,虽然带来了活力,但要支撑起整个国家的躯体,还需要无数条这样的血管,构成一个强大的循环系统。

  “卖麻花!”

  林阳猛地一拍桌子,眼中却闪烁着不服输的光芒,

  “活人还能让尿憋死?既然常规的财路不够,那我们就开一条新的、前所未有的财路!”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金陵城熙攘的街市和远处奔腾的长江,一个大胆的念头在他心中逐渐清晰、成型。

  “我们不能只盯着国库里现有的银子,要把民间沉睡的财富,甚至……未来可能流入的财富,都调动起来!”

  他转过身,目光扫过众人:

  “诸位,可曾听过‘国家铁路建设债券’?”

  “债券?”

  左宗棠、冯云山等人面面相觑,这个概念在此时的中国还极为陌生。

  “对,债券!”

  林阳解释道,

  “简单说,就是由国家作保,向天下人,无论是富商巨贾,还是平民百姓,公开借钱!承诺在一定年限后,连本带利归还!而我们借来的钱,就专门用于修建铁路!”

  唐岳眼睛一亮,但随即又露出疑虑:

  “东王此策,确是开拓财源之良法。然……我天国新立,信用未孚,民间百姓、商贾,如何敢将身家性命托付?且如此巨款,利息几何?年限多长?若到期无法偿还,岂非失信于天下,引发更大动荡?”

  “问得好!”

  林阳赞许地点头,

  “所以,我们发行债券,不能空口白牙!要有足够的‘抵押’和‘信誉’!”

  他一条条阐述自己的想法:

  “第一,以国有矿山、未来铁路运营的收益作为债券偿还的担保!让天下人知道,他们的钱投进来,是有实实在在的资产在后面支撑的!”

  “第二,债券分不同档次,面额可大可小,让普通百姓也能参与,集腋成裘!利息要设定得合理,既要吸引人,又不能给未来造成过大负担。”

  “第三,成立专门的‘资政院’下属‘铁路债券司’,由德高望重之士和精通算学、财务之人共同管理,确保账目公开透明,定期向持有者公布铁路建设进展和资金使用情况!”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林阳目光炯炯,

  “我,以太平天国东王之名,亲自为第一期‘天国振兴铁路债券’站台担保!并承诺,债券资金将由本王亲自监督,绝无挪用!”

  他看向苏雨晴:

  “雨晴,你熟悉金融操作,债券的设计、发行、流通环节,需要你帮忙制定详细的章程。”

  苏雨晴郑重点头:

  “没问题,我可以参考天国的模式,结合当下的实际情况,设计一套方案。”

  左宗棠沉吟良久,抚掌道:

  “东王此策,实乃化虚为实,点石成金之妙手!若能成功,不仅可解燃眉之急,更能将天下民心、民力与天国之前途紧紧捆绑,利益与共,其意义远超铁路本身!”

  冯云山也道:

  “只是,此事前所未有,推行之初,必有阻力,需谨慎筹划,广为宣传,方能取信于民。”

  “那就这么定了!”

  林阳决断道,

  “左公,你立刻牵头,会同雨晴、工部,组建‘铁路债券筹办小组’,尽快拿出详细方案和第一期债券发行计划!”

  “冯兄弟,宣传之事,就拜托你了!要让我天国治下乃至清廷控制区的百姓商贾都明白,购买铁路债券,不仅是爱国之举,更是一笔稳赚不赔的投资!是通往富贵安康的‘车票’!”

  “是!”

  众人轰然应诺。

  ……

  不久后,一场声势浩大的“铁路救国”宣传运动在太平天国控制区展开。报纸、告示、说书人,甚至新成立的“文工团”,都在用各种形式宣扬铁路的好处和购买债券的意义。林阳亲自出席了在金陵举行的第一期“天国振兴铁路债券”发行仪式,当场认购了象征性的巨额债券,以示决心。

  起初,人们将信将疑,观望者众。但太平天国此前整顿吏治、发展生产、抗击外侮所积累的声誉开始发挥作用。加上债券设计灵活,有小面额可供平民购买,担保可靠,尤其是东王亲自站台,逐渐打消了一些人的疑虑。

  首先响应的是那些与天国合作已久、尝到新政甜头的商人,如沈葆等人。他们深知交通便利对商业的巨大促进作用,率先大量认购。接着,一些分了田地、家境渐丰的农民也开始尝试性地购买小额债券,将其视为一种新的储蓄方式。甚至一些隐藏在清廷控制区的富户,也通过秘密渠道派人前来认购,看中的是其潜在的高回报和“分散投资”的需求。

  尽管过程不乏波折和质疑,但第一期铁路债券最终成功募集到了一笔可观的启动资金,足以支持接下来几条关键铁路线的前期勘探和部分路段的开工建设。

  然而,林阳和核心层都清楚,这仅仅是开始。债券是借来的钱,是要连本带利还的。真正的压力,现在才真正到来。他们必须用最快的速度、最高的质量,将铁路建起来,让其产生效益,才能兑现承诺,维持信用,为后续更大规模的融资铺平道路。
  http://www.paoshu5.cc/book/45475/32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