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重启府兵制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长安的秋阳透过云层。

  洒在朱雀大街两侧的梧桐树上,将金黄的叶片镀上一层暖光。

  两都贡举的阅卷工作已尘埃落定。

  长安与洛阳的放榜告示刚贴出三日,街头巷尾仍满是谈论榜单的声音。

  西市的茶寮里,几名身着青衫的学子围坐在桌旁,手中捏着抄录的榜单,脸上满是激动。

  “张兄,你看!你高中二甲了!这下可算熬出头了!”

  一名学子拍着同伴的肩膀,语气里满是羡慕。

  被称作张兄的学子捧着榜单抄录本,手指微微颤抖:“没想到…… 真没想到我能中!等吏部安排了官职,定要好好孝敬父母!”

  茶寮外,还围着不少未上榜的学子,有人唉声叹气,有人却目光坚定,暗下决心明年再考。

  而此时的皇宫太极殿内,气氛却比街头更为庄重。

  从洛阳监考归来的蒋涣与李栖筠,正站在大臣队列中,向安倍山汇报此次贡举的情况。

  “启禀摄政王,本次两都贡举共录取学子三百六十人,其中长安贡院录取二百一十人,洛阳贡院录取一百五十人。”

  蒋涣手持名册,语气恭敬:“学子们多是饱学之士,其中不乏精通经史、熟悉政务者,还有几人对农耕、水利颇有研究。”

  李栖筠也补充道:“臣等已将学子们的考卷分类整理,优异者的策论还抄录成册,呈给摄政王过目。”

  安倍山接过名册与策论抄本,随手翻了几页。

  眼中露出满意的神色:“你们辛苦了,此次贡举办得很好,为大唐选拔了不少人才。”

  待两人退下后,吏部尚书王维上前一步。

  躬身说道:“摄政王,如今榜单已放,录取的学子们都在等候吏部安排,不知摄政王打算如何安置这些人才?”

  崔涣也附和道:“是啊,摄政王,这些学子皆是栋梁之材,尽早安排官职,也能让他们尽快为大唐效力。”

  大臣们纷纷点头,目光都投向安倍山,期待他的决断。

  安倍山却摆了摆手,语气平静:“此事不急。”

  他将名册放在案几上,继续说道:“本王已让人加快修建长安大学堂与格物院,等这两处场所建成后,再安排学子们的去向。”

  “其中精通经史者,可入长安大学堂任教,或到地方州县任职。“

  “熟悉农耕、水利者,可派往陕北协助救灾,或到江南指导农事。”

  “至于对格物之学感兴趣的,可进入格物院,与工匠们一同钻研发明。”

  王维眼中一亮,连忙说道:“摄政王此计甚妙!”

  “让学子们各展所长,既能发挥他们的才能,又能为大唐的发展助力!”

  其他大臣也纷纷赞同,殿内的气氛渐渐热烈起来。

  可安倍山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凝重:“不过,眼下有件当务之急,比安置学子更为重要。”

  他看向众人,继续说道:“昨日,广州送来捷报,李力宝率领水师大败海匪后,又清剿了周边海域的海盗窝点,南海已基本安稳。”

  “但李力宝在捷报中提到,南海周边有不少岛屿,土地肥沃,本是种植稻谷的沃土良田,却因海盗盘踞多年,一直荒废着,实在可惜。”

  大臣们闻言,脸上的笑容渐渐褪去,开始思索起来。

  令狐潮上前一步,说道:“摄政王,那些岛屿确实是沃土,若是能开垦耕种,定能为大唐增加不少粮食产量。”

  “不但可缓解陕北救灾的粮草压力。将来也是稳定增加我朝的粮食产量。”

  “可开垦岛屿需要人手,还要防备海盗残余势力,寻常百姓怕是不敢前往。”

  崔涣皱着眉头,语气担忧:“而且,派军队驻守的话,又需要大量粮草供应,如今国库本就紧张,怕是难以支撑。”

  安倍山点了点头,显然早已考虑到这些问题。

  他站起身,目光扫过殿内的大臣,语气坚定:“所以,本王想,是不是该重启府兵制了。”

  “府兵制?”

  大臣们闻言,都露出惊讶的神色。

  王维连忙问道:“摄政王,府兵制自太宗皇帝之后,因均田制崩坏而逐渐废弃,如今重启,怕是困难重重啊!”

  “是啊,摄政王。”

  李栖筠也说道:“府兵制需要授田给士兵,让他们平时耕种,战时出征。”

  “可如今大唐的土地兼并严重,哪有多余的土地授给士兵?”

  安倍山早已料到大臣们的疑虑,他走到殿中,缓缓说道:“本王所说的府兵制,并非完全照搬太宗时期的旧制,而是结合如今的情况进行改良。”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南海周边的岛屿便是最好的授田之地!”

  “咱们可以招募流民与愿意前往的百姓,组成府兵,将岛屿的土地授给他们。”

  “当然,海防的水师也是府兵制内的一部分。”

  “平时,他们在岛上耕种,缴纳少量粮食作为军粮;战时,他们则拿起武器,新招募的府兵协助水师守卫岛屿,抵御海盗。”

  “这样一来,既解决了开垦岛屿的人手问题,又加强了守卫南海的兵力。”

  “还能为大唐增加粮食产量,一举三得!”

  王维眼中闪过一丝惊喜,连忙说道:“摄政王此计甚妙!”

  “流民们本就无家可归,若是能得到土地,定会积极前往;而且府兵平时耕种、战时出征,无需国库长期供应粮草,也能减轻国库的压力!”

  崔涣也点头赞同:“是啊,摄政王!南海的岛屿远离中原,土地兼并问题较轻,正好适合推行这种改良后的府兵制!”

  大臣们的疑虑渐渐消散,开始纷纷讨论起府兵制的具体推行细节。

  蒋涣说道:“臣以为,可先从广州周边的岛屿开始试点,招募流民与百姓,授给他们土地,再派军队教导他们武艺,待试点成功后,再逐步推广到其他岛屿。”

  李栖筠也补充道:“还要制定严格的制度,明确府兵的权利与义务,比如耕种的土地归府兵所有,无需缴纳赋税。”

  “但战时必须服从调遣,若是立功,还可获得赏赐。”

  安倍山看着大臣们积极建言献策的模样,心中满是欣慰。

  他说道:“好!就按你们说的办!”

  “王维,你负责起草府兵制的具体章程,明确土地授受、粮草缴纳、军事训练等事宜。”

  “崔涣,你协调户部,准备种子、农具,支援岛屿的开垦。”

  “蒋涣与李栖筠,你们负责前往广州,协助李力宝选拔府兵,推行府兵制试点。”

  “臣等遵旨!”

  大臣们齐声应道。

  安倍山看着众人坚定的眼神,心中充满了期待。

  府兵制起源于北魏,经北周,隋朝发展完善。

  而唐太宗时期是府兵制的鼎盛期,全国设有约六百多个折冲府。

  主要集中在关中,河东等地,旨在“举关中之众以临四方”,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但后来逐渐面对突厥和吐蕃的威胁和边疆战事延长,府兵长期戍边难以轮换。

  终于在李隆基的天宝八年,折冲府已经无兵可调,府兵制正式停止。

  重启府兵制不仅能解决南海岛屿的开垦与守卫问题,还能为大唐探索出一条新的兵制之路。

  待府兵制推行成功,大唐的军事实力与粮食产量定能大幅提升,应对灾荒与外敌也会更有底气。

  殿外的秋阳透过雕花窗棂,洒在殿内的地砖上,泛起温暖的光泽。

  安倍山拿起案几上的广州捷报,指尖在 “南海沃土” 几个字上轻轻摩挲,眼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
  http://www.paoshu5.cc/book/45509/21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