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搞钱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长安城外的长安大学堂工地上。

  早已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数十名工匠正围着刚搭建好的木架忙碌。

  锛子、刨子与木材碰撞的声响,伴着夯土的号子声,在秋日的晨光里此起彼伏。

  工部侍郎李诫踩着满地木屑走来,手里攥着一张皱巴巴的物料清单,眉头拧成了疙瘩。

  “王匠头,这一批木料怎么比预算少了三成?”

  他指着堆在角落的原木,语气带着急切。

  “再过十日,就要搭建讲堂的主梁了,木料不够可怎么开工?”

  王匠头放下手中的墨斗,黝黑的脸上满是无奈:“李大人,不是小的不上心,实在是木料商那边说,户部的拨款还没到,他们不肯再赊账了。”

  他擦了擦额头的汗。

  指了指不远处的几名工匠。

  “您看,连兄弟们的工钱都快发不出来了,再这样下去,怕是要有人辞工了。”

  李诫叹了口气,将清单揣进怀里:“我知道了,我这就去户部催催,你们先想办法用现有木料赶工,千万别耽误了工期。”

  与此同时,格物院的筹备现场也面临着同样的难题。

  几名工匠正围着一台刚运来的冶铁炉发愁。

  炉体的建造工序尚未完成,风箱却出现了严重损坏。

  短时间内难以修复,只能暂时停工。

  “这要是再等下去,别说锻造工具了,连测试新发明的炉子都没法用。”

  一名老工匠蹲在地上,手指无意识地抠着炉边的泥土,语气里满是焦虑。

  负责格物院筹备的官员也皱着眉:“我已经给工部递了三封申请物资的文书了,可工部尚书说,如今各地建设需求都大,风箱的制作材料供应不上,让咱们再等等。”

  类似的场景,也出现在江南兵工器械厂与造船厂。

  兵工厂里,新订购的铁矿石堆在角落,却因为缺少合适的熔炉,无法开炉冶炼。

  造船厂的船坞里,一艘刚完成骨架的战船停在那里,船板的安装进度,因为木料供应不足而一再推迟。

  这些消息,如同雪片般传到了长安皇宫。

  安倍山坐在书房里,看着案几上堆积如山的奏报。

  每一份奏报上,都写着 “请拨款项”“资金短缺” 的字样。

  他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拿起一份江南兵工厂的奏报。

  上面详细列出了需要采购的物资与所需资金,数额之大,让他都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唉,花钱的地方真是越来越多了。”

  安倍山放下奏报,轻声感叹。

  自从击退突厥、回纥、吐蕃的入侵,又消灭李璘与陇西李氏后,大唐的外部威胁虽大大减少,可内部的建设需求,却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长安大学堂、格物院的建设,江南兵工器械厂与造船厂的扩张。

  每一项都需要大量资金支持。

  再加上陕北的救灾工作还在进行,粮草、药材的供应源源不断。

  仅靠东唐国际纺织业带来的收益,早已捉襟见肘。

  “王爷,崔尚书、王尚书等人来了,正在殿外候命。”

  太监轻声禀报,打断了安倍山的思绪。

  “让他们进来。”

  很快,崔涣、王维、令狐潮等大臣走进书房。

  看到案几上堆积的奏报,都大致猜到了安倍山的烦心事。

  “摄政王,臣等是来汇报近期的工作的。”

  崔涣率先开口,语气带着几分谨慎。

  “陕北的救灾粮草已陆续送达,以工代赈的工程也在顺利推进,只是……”

  他顿了顿,还是硬着头皮说道:“只是后续的粮草与资金需求还很大,户部的存粮与款项,怕是支撑不了多久了。”

  王维也跟着说道:“长安大学堂与格物院的建设,也因为资金不足,进度受到了影响,工匠们的士气也有些低落。”

  令狐潮则补充道:“江南兵工器械厂需要采购一批新的冶铁设备,造船厂也需要资金购买木料与桐油,若是资金不能及时到位,怕是会影响新式战船与武器的研发进度。”

  安倍山点了点头,语气平静却带着一丝沉重:“这些情况,本王都知道了。”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

  望着庭院里飘落的梧桐叶,缓缓说道:“自从东唐国际的纺织业发展起来后,咱们确实有了一笔稳定的收入,可现在看来,这点收入,远远不够支撑大唐的建设与救灾需求。”

  “本王思前想后,除了当初让工部研发禄山机,在纺织业取得突破外,东唐国际在其他业务上,几乎没有什么革新。”

  “如今,是时候想办法开拓新的财源,搞钱了!”

  “搞钱?”

  崔涣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连忙问道,“摄政王有什么好办法吗?”

  其他大臣也纷纷看向安倍山,眼中满是期待。

  安倍山转过身,目光扫过众人:“本王倒是有个想法,想和诸位卿家商议一下。”

  他走到案几旁,拿起一支笔,在纸上画了几个圈。

  “第一,咱们要扩大东唐国际的业务,加大禄山机的投放,将布匹产量提上去,往海外倾销。”

  “如今南海已平,正是咱们大唐的布匹远销海外的好时机。”

  王维眼前一亮:“摄政王说得对!咱们的布质地优良,此前受海匪滋扰,海外销路才受阻。如今正好重启!”

  崔涣也点头赞同:“没错,这布匹成本可控,利润丰厚,大规模出口,国库收入必定可观。”

  安倍山接着说道:“第二,新式战船的打造进度如何了?“

  “一旦有一艘建成,水师即刻护送,让东唐国际组建独立的海外商队,全力倾销布匹。”

  “海外的香料、黄金、橡胶,可都是稀罕物,听说还有亩产千斤的优良粮种。”

  众人听闻,皆是一脸惊讶,随后纷纷附和。

  令狐潮面露难色,开口问道:“王爷,只是这新式战船,不知何时能成?”

  这时,一位负责工部事务的官员站出来说道:“回王爷,第一艘新式战船已有眉目,不过要彻底完工,还需些时日。”

  安倍山微微颔首,又道:“在战船完工前,各地港口的对外贸易得着重加强。”

  “第三,鉴于如今商业往来愈发频繁与兴盛,旧有的商税设定已不适用于当下的商业环境,需重新调整商税。”

  安倍山目光扫过众人,沉稳说道,“当前大唐商业繁荣,可旧税赋却未能与之匹配,朝廷应当合理提升商税比例,以充盈国库。”
  http://www.paoshu5.cc/book/45509/21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