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书网 > 诗剑行:李太白穿越录 >第293章 朝堂构陷,风波再起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293章 朝堂构陷,风波再起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杏花营那带着泥土气息的温暖与希望,如同给李白疲惫的心灵敷上了一帖舒缓的膏药。他继续在曹州、兖州一带的乡野间行走,刻意避开了大的城镇和官道,仿佛一个真正的隐士,沉醉于这劫后余生的人间烟火气之中。

  他见过老农用改良的犁具深耕土地,汗珠砸在泥土里,脸上却带着对来年收成的期盼;他见过村妇用简化的“净毒散”方子为孩子处理剐蹭的伤口,动作麻利而有效;他甚至在一个镇集的打铁铺外,看到铁匠仿造着某种来自天工坊的、更省力的风箱,炉火熊熊,映照着工匠专注而充满创造力的脸庞。

  这些细碎的、蓬勃的生机,无声地滋养着他的心田,让他愈发坚定了自己的选择。庙堂之高,江湖之远,他选择了后者,并在这里找到了真正的、扎根于泥土的力量。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这一日,他行至兖州治所瑕丘(今山东兖州)城外,准备入城购置些盐巴等必需品。瑕丘乃鲁地重镇,虽不及洛阳、汴州繁华,却也车马粼粼,行人如织。

  就在他排队等待入城时,耳畔忽然飘来几个身着绸衫、看似商贾模样之人的低语,话语中夹杂着几个让他无法忽略的字眼。

  “……听说了吗?凤翔那边,最近可是不太平……”

  “哦?又出什么幺蛾子了?不是刚打了胜仗?”

  “胜仗是胜仗,可功高震主啊!尤其是那位……青莲剑仙,李白!”

  “李白?他不是辞官归隐了吗?”

  “辞官?哼,说得轻巧!你可知他辞官时,身边还带着一支叫什么‘青莲营’的私兵?个个都是以一当百的死士!他本人更是武功通玄,据说范阳城就是他一个人……咳咳,你懂的。”

  李白心中微微一沉,面色却依旧平静,只是凝神细听。

  另一人接口道:“这我也略有耳闻。不过,李居士功在社稷,又是陛下亲口封的‘青莲居士’,些许流言,当不得真吧?”

  最先开口那人嗤笑一声,压得更低的声音带着一丝神秘和幸灾乐祸:“流言?若是空穴来风也就罢了!你可知道,最近有御史上书,参劾李白‘心怀怨望,结交藩镇,图谋不轨’!”

  “什么?!结交藩镇?这从何说起?”

  “说是……说是他与那新任的平卢节度使王玄志,有旧!还有人看见他麾下的燕十三,在淮西与永王璘的旧部有过接触!永王璘当年可是……嘿嘿,这瓜葛可就深了!再加上他手握强兵,武功盖世,如今飘忽不定,谁知道他想干什么?”

  “这……这简直是欲加之罪!”

  “嘘!慎言!据说宫里那位李辅国李公公,对此事颇为上心,已经在陛下面前吹了好几次风了……陛下嘛,当初或许只是惜才,如今功成,这般人物放在外面,怕是也难安心咯……”

  话语声渐渐远去,那几人随着人流进入了城中。

  李白却站在原地,仿佛被一道无形的冰水浇了个透心凉。

  虽然早有预料,但当这污浊的脏水真的泼来时,那股憋闷与寒意,依旧刺骨。

  “心怀怨望”?是因他辞官不受?

  “结交藩镇”?王玄志当年在“抗胡盟”中不过是个中层头目,因功被朝廷招安,授予节度使之职,自己与他早已无联系!燕十三行侠仗义,与永王旧部接触又能说明什么?

  “图谋不轨”?真是天大的笑话!

  他知道,这绝非简单的流言蜚语。这是精心编织的罗网,是李辅国那些阉党,或许还有某些忌惮他声望的文官武将,联手发起的构陷!目的,就是要将他这个不受控制、声望过高的“变量”,彻底打入尘埃,甚至……肉体消灭!

  一股凌厉的剑意几乎要不受控制地从他周身迸发出来,周围的空气似乎都凝滞了几分,排在他身后的人莫名地感到一阵心悸,下意识地后退了半步。

  但很快,李白便强行将这躁动的剑意压了下去。他深吸一口气,眼神恢复了古井无波。

  愤怒无用,辩解更是徒劳。在权力和阴谋面前,真相往往是最无力的东西。

  他不再排队,转身离开了城门,向着来时的乡野走去。城,不必进了。

  他回到暂时借宿的城外一座荒废的土地庙,盘膝坐在蒲团上,青莲剑横于膝前。庙外秋风萧瑟,吹动着破败的窗纸,呜呜作响,如同冤魂的哭泣。

  他并非在害怕,而是在思考。

  李辅国等人选择在此时发难,时机拿捏得极为精准。范阳大捷的兴奋期已过,朝廷注意力开始转向内部整顿与权力分配。自己辞官远引,看似超脱,实则也失去了在朝堂上直接发声和依托的屏障。而“青莲营”虽已化整为零,但毕竟是一支不容小觑的力量,足以让上位者寝食难安。

  “呵……”李白忽然轻笑一声,带着几分自嘲,几分冷峭,“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他伸出手指,轻轻拂过青莲剑冰凉的剑身。剑身映照出他平静却深邃的眼眸。

  “你们以为,这区区构陷,便能奈何得了我么?”

  “还是以为,我李白,会在意这污浊人世间的所谓‘清白’?”

  他声音很低,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傲岸与决绝。

  就在这时,庙外传来一阵极其轻微、却逃不过他感知的脚步声。不是寻常百姓,脚步沉稳,气息绵长,带着一股官家特有的、训练有素的痕迹。

  来了。比他预想的还要快。

  李白没有动,依旧闭目盘坐。

  庙门被轻轻推开,夕阳的余晖将来人的影子拉长,投在布满灰尘的地面上。一共三人,皆作寻常富商打扮,但眼神锐利,太阳穴微微鼓起,显然身负不俗的武功。为首一人,面白无须,虽然极力掩饰,但那股子宦官特有的阴柔气质,还是隐约可辨。

  “可是青莲居士,李太白先生当前?”那为首之人拱了拱手,声音尖细,带着假意的客气。

  李白缓缓睁开眼,目光如同两道冷电,扫过三人:“是李辅国派你们来的?”

  那三人被他目光一扫,竟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颤,仿佛被什么极其危险的东西盯上。为首那宦官脸色微变,强笑道:“先生误会了。咱家是奉了宫内旨意,特来请先生回凤翔一叙。陛下……很是想念先生。”

  “想念?”李白嘴角勾起一抹讥诮的弧度,“是想念我的人头,还是想念我腰间这柄剑?”

  宦官脸色彻底沉了下来:“李先生,何必把话说得这么难听?您功高盖世,陛下一直念着您的好。只是如今朝中有些对您不利的流言,陛下也是想请您回去,当面对质,澄清误会,以免……伤了君臣和气。”

  “流言?”李白站起身,青莲剑依旧横在手中,他一步步走向那三名宦官,步伐从容,却带着一股无形的压力,逼得那三人下意识地后退,“是说我勾结藩镇?还是图谋不轨?”

  他每问一句,身上的剑意便凝聚一分,虽未出鞘,但整个破庙内的空气仿佛都变得粘稠起来,充满了令人窒息的锋锐感。

  那三名宦官额头沁出冷汗,他们皆是宫中禁卫高手,但在李白这凝若实质的剑意压迫下,竟连拔刀的勇气都提不起来!他们毫不怀疑,只要自己稍有异动,立刻就会血溅五步!

  “先…先生息怒!”那为首宦官声音发颤,“此…此事定有小人作祟!先生若肯随我等回京,面见陛下,陈说原委,必能……”

  “不必了。”李白打断了他,在距离他们五步之外站定,目光平静地看着他们,“回去告诉李辅国,还有你们那位陛下。”

  他顿了顿,一字一句,清晰地说道:

  “李白此生,问心无愧。功名利禄,于我如浮云。构陷污蔑,于我如清风拂面。”

  “若朝廷觉得我李白是威胁,大可派兵来剿。若觉得我该死,大可下旨来拿。”

  “但要我摇尾乞怜,回去自辩清白?”

  他轻轻摇头,青莲剑发出一声清越的嗡鸣。

  “——你们,不配。”

  话音落下,他不再看那三名面如土色的宦官,转身走向破庙深处,只留下一个孤峭而决绝的背影。

  那三名宦官面面相觑,僵在原地,进退两难。动手?那是自寻死路。回去复命?又如何交代?

  最终,那为首宦官咬了咬牙,恨恨地瞪了李白的背影一眼,带着两人狼狈地退出了土地庙,翻身上马,绝尘而去。

  庙内,李白听着远去的马蹄声,缓缓坐回蒲团上。

  他知道,风波已起,再无宁日。

  但他心中,一片平静。

  既然选择了自由,便早已做好了面对一切风雨的准备。

  只是不知这风雨,最终会以何种形式,降临到他的头上。
  http://www.paoshu5.cc/book/45888/34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