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抉择
推荐阅读:
锦绣农女种田忙
都市神医叶辰孙怡夏若雪
从继承家族开始变强
重回1988人生重启
叶辰夏若雪
重生85:我的女人有点多
暴君哭着撩我却天天沉迷基建扶贫
最强小神农
最强狂兵
谍影:命令与征服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董国云关于长湖惊变的电话,如同一声炸雷,在李鸣风心中久久回荡。窗外的榆林秋色,此刻在他眼中蒙上了一层凝重的色彩。长湖的乱局不再是远景规划中需要攻克的堡垒,而是一场近在咫尺、亟待扑灭的烈火!省委组织部的考察谈话随时可能降临,这意味着他站在了人生和仕途的关键十字路口。深夜的书房,灯火通明。李鸣风没有立刻给出答案,他需要时间,需要空间,去掂量这抉择背后千钧的重量。
榆林这里有他倾注心血、蒸蒸日上的开发区,“榆林模式”正从蓝图走向现实;这里有他刚刚铺开棋局的“榆林环线”,蓝图初具,破局在即;这里有他苦心经营、逐步稳固的县委副书记地位,影响力正在全县层面渗透;这里有他一手布局、精心培养的干部班底雏形。离开,意味着放弃这片耕耘已久、即将迎来丰收的土地,意味着将亲手打下的基业拱手让人,意味着环线等宏大构想可能夭折或偏离方向。
而长湖那是一个真正的泥潭!群体性事件只是表象,背后是积重难返的经济困境、盘根错节的利益集团、近乎瘫痪的行政体系和极度脆弱的民心。临危受命,是巨大的机遇——主政一方、力挽狂澜、一战成名;更是巨大的风险——稍有不慎,便可能被汹涌的矛盾吞噬,折戟沉沙,甚至身败名裂。那里没有现成的班底,没有熟悉的环境,只有亟待刮骨疗毒的烂摊子和无数双或期盼、或敌视的眼睛。
前世郁郁不得志的遗憾,今生重来的勃勃雄心,董国云的殷切期许,以及内心深处那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执着……这些情感如同沸腾的岩浆,在他胸中激烈碰撞。他走到书桌前,铺开一张白纸,用笔重重写下两个词:榆林、长湖。又在两个词之间,画了一个巨大的问号。
董国云的预警极其精准。仅仅两天后,省委组织部的考察组便抵达千湖市,效率之高,前所未见。考察组没有大张旗鼓,而是通过市委组织部,直接通知李鸣风到市委小会议室进行“非正式谈话”。
谈话由省委组织部干部二处处长秦明亲自负责。秦明四十多岁,面容严肃,眼神锐利如鹰,带着一种久居要职的沉稳气场。
“李鸣风同志,请坐。”秦明的声音不高,却带着无形的压力,“长湖县的情况,想必你已经有所耳闻。形势非常严峻,省委高度重视,要求迅速、稳妥地处置,尽快恢复秩序,稳定人心,并彻底查清问题根源。”
秦明没有寒暄,直接切入主题:
“省委组织部经过综合研判,认为你具备处理复杂局面、推动改革发展的潜力和能力。你在榆林的工作,特别是在开发区建设和县委副书记岗位上展现出的开拓精神、大局意识和协调能力,是有目共睹的。‘榆林模式’也得到了省委主要领导的关注和肯定。”
他话锋一转,目光直视李鸣风:
“现在,组织上考虑让你临危受命,担任长湖县委副书记、代县长,主持县政府全面工作,并作为省委工作组的重要成员,参与长湖问题的全面整顿和后续发展谋划。这是组织对你的信任,也是对你能力的重大考验!”
秦明的语气异常郑重:“长湖的情况比你预想的可能更复杂。利益集团盘踞多年,关系网根深蒂固,干部队伍人心涣散,群众怨气冲天。此去,绝非坦途,而是闯龙潭虎穴!稍有不慎,就可能深陷其中,甚至……粉身碎骨。组织需要了解你真实的想法和态度。你,敢不敢接这个担子?”
压力如同实质般笼罩下来。秦明没有夸大其词,长湖的凶险,李鸣风心知肚明。他深吸一口气,迎上秦明审视的目光,没有犹豫,声音沉稳而坚定:
“秦处长,感谢组织的信任!长湖的困境,是百姓之痛,也是我们党员干部的责任!我深知此去艰难险阻,但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组织需要我去哪里,我就去哪里;哪里矛盾最突出、群众最需要,我就去哪里!我愿意接受组织的安排,赴长湖工作,竭尽全力,稳定局面,整顿吏治,寻求发展,不辜负组织的重托和长湖人民的期望!”
“好!”秦明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赏。他需要的就是这种敢于担当、勇于任事的锐气!“鸣风同志,有你这句话,省委就放心了。不过,我还要提醒你几点:第一,稳定压倒一切!首要任务是迅速平息事态,安抚群众,确保不再发生大规模事件。第二,查清问题是关键!配合好省纪委工作组,彻底查清‘国贸广场’项目背后的腐败问题,揪出蛀虫,给群众一个交代。第三,发展是根本出路!在稳定的基础上,要尽快理清思路,寻找长湖发展的突破口,凝聚人心。这三点,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秦明站起身,伸出手:“具体任命程序会很快启动。你抓紧时间交接榆林的工作,做好赴任准备。省委和市委,是你最坚强的后盾!放手去干!”
走出市委会议室,李鸣风知道,赴任长湖已成定局。时间紧迫,他必须争分夺秒,为榆林的未来和他离开后的权力格局,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理念延续的安排。
李鸣风第一时间找到方文山书记,坦诚汇报了省委组织部的谈话内容和自己的决定。“文山书记,榆林是我成长的地方,我舍不得走,但组织有令,长湖更需要人。”李鸣风语气诚恳,“离开前,我有几个不情之请。”
“鸣风,长湖是险地,也是建功立业的舞台!省委选中你,是对你莫大的信任和肯定!我支持你的决定!”方文山感慨道,“榆林也是你的家,有什么想法,尽管说。”
“开发区是‘榆林模式’的核心,也是未来发展的引擎。我恳请文山书记,在我离开后,能继续关心支持开发区的建设,特别是‘双轮驱动’战略和‘阳光机制’,确保其不偏离方向。刘明远同志忠诚可靠,能力全面,是主持开发区工作的合适人选,恳请组织考虑。” 这是李鸣风最核心的托付。“环线规划是利县利民的长远大计,前期工作已启动,恳请文山书记亲自挂帅,继续推进。尤其是‘宏远物流连接线’和榆南大道首期工程,务必确保顺利实施,这是撬动全局的关键支点。赵峰同志熟悉情况,思路清晰,可继续负责具体协调。”
他客观地推荐了几个自己看好的、正在关键岗位锻炼的干部,希望方文山能继续关注他们的成长。
方文山认真听着,一一应允:“鸣风,你放心。开发区是你的心血,也是榆林的未来,我责无旁贷。环线规划意义重大,我会亲自盯着。你看好的人,只要确实有能力有担当,组织上会给予机会。榆林,永远有你一份功劳!”
李鸣风主动约谈了县长郑卫国。“郑县长,省委组织部的安排,想必你也听说了。”李鸣风开门见山,“我要去长湖了。”
郑卫国显然已经得到消息,眼神复杂,有意外,有不易察觉的轻松,也有一丝幸灾乐祸。
“鸣风同志,省委委以重任,恭喜啊!长湖……确实需要你这样的干将!”郑卫国的语气带着几分言不由衷。
“郑县长,榆林是我们的共同家园。”李鸣风无视他话里的酸意,语气平和却暗含力量,“我离开后,县委县政府的工作,还需要你和文山书记精诚合作。开发区的发展、环线规划的推进,都关系到榆林的长远利益,希望郑县长能像支持我一样,继续支持这些工作。刘明远、赵峰他们,都是想干事、能干事的好同志。”
这话既是提醒,也是警告。李鸣风在暗示,榆林的盘子他已经托付给了方文山,他看好的人如果受到不公正打压,他李鸣风即使人在长湖,也绝不会坐视不理。
郑卫国脸色变了变,最终挤出一丝笑容:“那是自然,工作为重!鸣风同志尽管放心去长湖大展宏图!”
李鸣风分别找来了刘明远、赵峰等最核心的骨干。“明远,开发区交给你了!‘阳光机制’是生命线,绝不能丢!宏远要服务好,孵化园要加速,智图科技是标杆,要全力支持!遇到困难,多向文山书记汇报,也可以直接联系我。记住,守正创新,稳中求进!”
“赵峰,环线是榆林未来的骨架!首期工程必须做成样板!深化规划、争取省市支持不能停!马明远那边,按既定分工,核心业务你直接对我负责。遇到郑县长那边……灵活应对,但原则不能退。做实前期,以点带面!”
“周宇,柳河矿山整顿,放手去做!原则我跟你讲过,依法依规、公平公正、群众路线!这是你的试金石,也是你站稳脚跟的关键!干好了,柳河就是你的舞台!胆大心细,站稳立场!”
对每个人,他都给予了明确的指示、坚定的支持和沉甸甸的信任。他要确保自己离开后,榆林的“基本盘”和战略方向依然稳固。
在离开前的最后一次开发区党工委会议上,李鸣风着重强调:“‘阳光机制’不是口号,而是开发区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石!这套机制只能深化,不能弱化!所有重大决策、资金流向、项目招投标,必须继续坚持公开透明、集体决策、专家论证!党工委要扛起主体责任,纪工委要履行好监督责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是对开发区负责,也是对每一位干部的保护!” 这是他留给开发区最宝贵的政治遗产。
交接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李鸣风像一个即将奔赴前线的将领,冷静而高效地安排着一切。他没有惊动太多人,只在离开榆林县委大楼的那天,在办公室窗前伫立良久。
窗外,是他熟悉的城市轮廓。开发区方向,宏远的厂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远处,青山乡小学危改项目工地上,塔吊正在缓缓转动;规划中的“榆林环线”起点处,似乎已能听到未来车流的喧嚣。这里承载了他重生以来所有的奋斗、汗水、喜悦与遗憾。
郑卫国站在自己办公室的窗后,看着楼下李鸣风那辆略显低调的公务车缓缓驶离县委大院,心情复杂难言。最大的对手走了,去了一个九死一生的险地,这本该让他松一口气。但看着李鸣风在离开前有条不紊地布局,将核心力量和关键项目都托付给了方文山,一种更深的不安和无力感反而涌上心头。他感觉自己像是被排除在了一场盛宴之外,而这场盛宴的蓝图,是由那个刚刚离开的人亲手绘制的。
李鸣风没有回头。车子驶出榆林地界时,他拿出手机,拨通了董国云的电话。
“董市长,榆林这边交接基本完成。我……准备去长湖了。”
电话那头沉默片刻,传来董国云深沉而有力的声音:“鸣风,记住秦处长的话:稳定、查清、发展!此去凶险,务必小心!但也要记住,风浪越大,鱼越贵!我相信你,能在那片废墟上,建起一座新城!省委和市委,会支持你!放手去干!”
挂断电话,李鸣风望向车窗外飞速掠过的、通往长湖方向的陌生景色。深秋的田野略显萧瑟,但他的眼神却如同淬火的利刃,锐利而坚定。长湖的滔天巨浪已然掀起,而他,李鸣风,将驾着一叶扁舟,毅然决然地驶入风暴中心!那里有乱局,有凶险,但更有他实现前世未竟抱负、践行今生为官初心的广阔战场!
长湖,我来了
第一卷完
http://www.paoshu5.cc/book/46253/6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