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书网 > 征信与诚信 >第二十章 贤文入心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二十章 贤文入心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早在1999年,知晓哥在高丽丽家担任家教那段沉闷而压抑的时光里,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高家那间充斥着精装书籍却鲜少被真正翻阅的书房里,发现了一本纸张泛黄、装帧朴素的《万事不求人》。书中收录的一篇《重订增广贤文》,像一道闪电,劈开了他当时被现实困顿和青春迷惘所笼罩的精神世界。

  这本《重订增广贤文》,并非简单的古籍复刻,它既保留了原典中跨越时空的智慧结晶,如“孝弟为先务,本立而道生”、“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又融入了贴合现代语境的阐释,语言通俗却意蕴深远。在高丽丽机械地背诵课文或是找借口偷懒的间隙,知晓哥便“忙中偷闲”,如饥似渴地阅读,并怀着一种近乎虔诚的心情,将其中最触动心弦的篇章,一字一句地抄录在自己的笔记本上。

  抄录的精华,如同精神的坐标,在他心中刻下烙印:

  · 关于立德修身: “作事须循天理,出言要顺人心”、“再三须慎意,第一莫欺心”、“责人之心责己,爱人之心爱人”。这些格言,在他因家贫而自卑、因遭遇不公而愤懑时,起到了定海神针般的作用,引导他向内求索,锤炼心性。

  · 关于人际世故: “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这让他对与关盼盼的遗憾离别、与王磊的室友关系,都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少了几分怨怼,多了几分清醒的观察和包容。

  · 关于勤学惜时: “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昼坐惜阴,夜坐惜灯”。这直接激励着他,在复读的无数个深夜里,抵御疲惫,在进入大学后,继续保持着“笨鸟先飞”的劲头,珍惜每一个学习的机会。

  · 关于财富与欲望: “贪爱沉溺即苦海,利欲炽燃是火坑”、“劝君莫作守财奴,死去何曾带一文”。这对于身处物质极度匮乏环境中的他,是一种极其宝贵的警示和超脱教育,让他虽然努力挣钱,却始终没有将金钱视为人生的终极目标。

  · 关于人生豁达: “人生一世,草生一春。来如风雨,去似微尘”、“世事茫茫难自料,清风明月冷看人”。这些句子,在他面对巨大压力和不公时,给了他一种开阔的视野,学会以更平和的心态去接受命运的起伏。

  二、大学里的内化与运用

  2000年步入海市理工大学后,离开了高压的复读环境,拥有了相对自主的时间和更广阔的思考空间,知晓哥并没有丢掉这个笔记本。相反,在无数个清晨的校园角落,或是图书馆安静的夜晚,他反复诵读、揣摩这些抄录的格言,直至将其精髓内化于心,最终达到了对核心篇章“倒背如流”的程度。

  这些古老的智慧,如同无声的春雨,悄然滋养着他:

  · 在学业上,他秉持“读书须用意”,不满足于表面分数,力求真正理解每一个公式、每一个原理背后的逻辑。

  · 在勤工俭学中,他牢记“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家教时尽心尽力,绝不因报酬高低而敷衍塞责,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尊重。

  · 在人际交往中,他运用“知己知彼,将心比心”,渐渐学会了如何与来自不同背景的同学相处,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孤高自许。面对王磊最初的轻视,他以“责人之心责己”反思自身,以“饶人不是痴汉”化解矛盾,最终赢得了真诚的友谊。

  · 在个人气质上,长期的熏陶使他褪去了部分农村孩子初入大城市的局促与尖锐,多了一份“心以淡泊明”的沉静,和一种“世事如棋局局新”的从容与通透。他的言谈举止间,开始流露出一种基于文化底蕴的自信。

  这本《重订增广贤文》,成为了知晓哥独立于专业课本之外的另一部重要“教科书”。它塑造了他的价值观,影响了他的行为方式,甚至潜移默化地提升了他的文采——他的书信、报告乃至日常谈吐,都因这些精炼语言的浸润而显得更为凝练、有力。

  这看似偶然的邂逅与后续有意的深入学习,是知晓哥成长历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不仅帮助他度过了成长中最彷徨的时期,更为他构建了一个坚实的精神内核,让他在面对未来更大的风浪时,能够有古人的智慧作为依凭,做到处变不惊,行稳致远。

  正所谓:《增广贤文咏怀》

  昔时贤文启心扉,今古交融智慧辉。

  孝悌仁伦承祖训,钱财道义辨玄机。

  修身淡泊铭萤雁,处世宽容悟鹊鹑。

  千载格言凝血泪,春风化雨润芳菲。

  这本薄薄的《重订增广贤文》,如同一位沉默却博学的导师,在知晓哥人生的关键节点,为他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资粮。它所传递的,不仅是处世的技巧,更是一种看待世界、安顿自我的哲学。这份来自传统文化深处的力量,将与他所学的现代科学知识一起,共同塑造一个更加完整、更加坚韧的路知晓。
  http://www.paoshu5.cc/book/46263/2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