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茶楼密谈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晚上七点三刻,向志学推着自行车,准备出门。

  他刻意避开了厂区正门,选择从侧面的小门绕出去。然而,就在推车经过厂区布告栏时,他的脚步还是不自觉地慢了下来。

  布告栏上,那张“严禁技术人员接私活”的通告,在积雪的映衬下,白纸黑字,格外刺眼。最下方那个圆形的、暗红色的公章,在昏黄的路灯下,像一只凝固的、永不闭合的眼睛,冰冷地凝视着他,审视着他的一举一动。

  向志学感到一阵心虚,仿佛自己那不可告人的念头已被彻底看穿。他猛地扭过头,加快了脚步。

  穿过两条街,路过镇上的百货商店。橱窗里亮着温暖的灯光,里面陈列着簇新的、蓬松柔软的儿童棉鞋,和印着“为人民服务”字样的绿色帆布书包。他的目光像被磁石吸住,钉在了那双小小的、看起来无比暖和的棉鞋上。

  就在这时,耳边仿佛响起了儿子牧晨那清脆又带着崇拜的声音:“爸爸真厉害!”——那是昨天他修好家里漏风的窗户后,孩子仰着小脸,毫不掩饰的赞叹。

  那双崭新棉鞋的影像,与儿子冻得通红的、从破旧鞋洞里钻出来的大脚趾,重叠在一起。

  布告栏上那只冰冷的“红色眼睛”,与儿子充满信赖和期盼的灿烂笑脸,在他脑海中反复切换、对抗、撕扯。

  最终,儿子的笑脸,带着能融化冰雪的温度,坚定地压过了那只冰冷的、充满警告意味的眼睛。

  他不再犹豫,深吸了一口凛冽的空气,抬腿跨上了自行车。

  车轮碾过厚厚的积雪,发出沉闷的吱嘎声,那声音像是碾在他紧绷的神经上,一下,又一下。

  出门前的画面还在他脑海里挥之不去——牧晨那双露出大脚趾的棉鞋孤零零地放在门边,张秀正默默地把最后一把米倒进锅里,米粒在锅底发出细碎的声响,像是在数着这个家还能撑多久。

  春风茶楼的招牌在寒冬的夜色中泛着昏黄的光,二楼隐约传出苏州评弹的弦声,咿咿呀呀地,像是在诉说着什么说不清道不明的心事。他在对面的巷口停下,双腿支地,点了支烟。火光在严寒中明明灭灭,映着他冻得通红、微微发抖的手指。

  八点整,他掀开茶楼的棉布门帘,一股暖意夹杂着茶香扑面而来,瞬间模糊了他的眼镜片。跑堂的伙计笑吟吟地迎上来:同志几位?

  陈先生订的位子。向志学压低声音,下意识地拉了拉棉帽的帽檐,仿佛这样就能把自己藏得更深一些。

  二楼雅座,请跟我来。

  木楼梯吱呀作响,每一声都像是踩在他的心尖上。陈海已经在靠窗的位子等着,见他上来,连忙起身:向工程师,这么冷的天还劳您跑一趟。

  雅座用一扇屏风隔着。向志学刚坐下,就听见隔壁传来压低的交谈声:听说了吗?机械厂老刘接私活被逮着了,直接开除公职......他的后背瞬间沁出一层冷汗,图纸在手中微微发颤,纸张摩擦的窸窣声在他听来格外刺耳。

  问题主要出在传动系统。他强迫自己集中精神,指着图纸上密密麻麻的线条,这套德国设备在低温环境下容易出问题。

  陈海凑近细看,鼻尖几乎要碰到图纸:难怪天一冷就更不灵光了。那依您看......

  向志学很快沉浸到技术问题中,铅笔在纸上沙沙作响,画出的每一条线都像是他内心挣扎的轨迹。

  “这个传动比不对……”他喃喃自语,笔尖在纸上顿了顿,墨水洇开一个小点,就像他此刻的心境——原有的生活轨迹被打破,新的、充满风险的齿轮正在啮合。

  这一刻,他仿佛回到了在厂里带徒弟时的状态,只是那份专注里,掺进了一丝孤注一掷的决绝。

  那些熟悉的公式和计算,成了他暂时逃离道德拷问的避难所,让他在技术的世界里找到片刻的安宁。

  妙啊!陈海拍案叫绝,震得茶碗里的水纹荡漾,这一改,至少能提高三成效率!

  就在这时,楼梯口传来一阵沉重的脚步声。向志学猛地将图纸往怀里一收,屏住呼吸,仿佛能听见自己血液奔流的声音。

  直到脚步声远去,他才发现手心全是冷汗,连图纸的边缘都被攥得有些发潮。

  向工程师放心,陈海轻声说,递过一杯热茶,这茶楼很安全。

  向志学点点头,温热的白瓷杯捧在手里,却暖不透他冰凉的手指。

  他忍不住想起厂长拍着桌子说的那句话:谁要是敢接私活,就是挖社会主义墙脚!那声音至今还在他耳边嗡嗡作响。

  他看着图纸上密密麻麻的标注,突然问:陈厂长,你们厂里有多少工人等着开工?

  整整五十六个。陈海叹了口气,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茶杯边缘,都是附近的农民,拖家带口的。有个老师傅,儿子今年要上大学,就指着这个月的工资交学费。

  向志学沉默片刻,拿起笔继续画图。这一次,他的笔触更加坚定——他想起了牧晨冻得通红的脚趾,想起了妻子深夜坐在窗前无声叹息的背影。

  直到茶楼打烊的铃声响过三遍,两人才开始收拾图纸。

  陈海从内袋掏出一个手帕包,一层层打开,露出里面叠得整整齐齐的钞票:这一百五十块您先拿着......

  向志学犹豫了一下,手指在半空中停顿。那叠钞票带着陈海的体温,却像烧红的炭块一样烫手。

  他的指尖甚至产生了被灼伤的错觉,下意识地蜷缩了一下。每一张都仿佛印着二字,但每一张又能换来儿子一双新棉鞋,换来妻子几天舒展的眉头。

  他最终还是接了过来,纸币粗糙的质感硌着他的掌心,那重量,仿佛不是钞票,而是他亲手掰下的一块名为的傲骨。

  走出茶楼,刺骨的寒风让他打了个寒颤。他下意识地伸手进口袋,紧紧攥住那叠钱。

  指尖传来的触感依然滚烫。

  这一刻,他脑海中浮现的,不仅是牧晨穿上新棉鞋时欢快的笑脸,更清晰地出现了牧尘在乡下苍白安静的小脸,那孩子总是过于沉静的眼神,和生病时虚弱无力的模样。尘娃的病不能再拖了,

  他在心里对自己说,手指将钞票攥得更紧,得用最好的药,好好调理。等这笔钱全部到手,就立刻寄回去,让妈带他去县里找最好的大夫瞧瞧。

  这一刻,他清楚地意识到,那个循规蹈矩的向志学已经留在了昨日的风雪里。
  http://www.paoshu5.cc/book/48377/8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