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2章 薪资纠纷起波澜,坊内的剑拔弩张
推荐阅读:
战帝归来顾靖泽白今夏
绝世萌宝:天才娘亲帅炸了
今天你成功登机了吗
恩爱夫妻宠娃日常唐夜溪顾时暮
谁说小皇叔要绝后?我两年生五崽
一仙,一鬼,任平生
抗战:用大炮带领东方巨龙重新崛
孽徒你无敌了,下山祸害师姐去吧
快穿之疯批大佬别浪了
综影视之炮灰抱男神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景和八年八月,江南的暑气尚未消退,毒辣的阳光炙烤着苏州城西的丝绸作坊区。往日里此起彼伏的织布机声,今日却被一片嘈杂的人声取代,打破了作坊区常年的沉闷。数百名丝绸工人放下了手中的梭子,聚集在最大的“锦华坊”门外,他们身着打补丁的粗布衣裳,脸上带着疲惫与愤懑,高举着写有“涨工钱、养家糊口”的木牌,高声呐喊着,情绪激动如即将喷发的火山。这场罢工并非突如其来。自上月萧承泽微服走访后,工人们心中积压已久的怨气便如藤蔓般疯长。布料价格三个月内涨了两成,蚕丝、染料等原材料价格也水涨船高,可他们的工钱却依旧是每日五十文,一分未增。家中老小要养,柴米油盐的开销日渐增多,这点工钱早已入不敷出。之前几次找作坊主谈判,都被以“生意难做、成本上涨”为由推脱,工人们忍无可忍,终于决定用罢工的方式,扞卫自己的权益。
“我们一天织两匹布,手指磨出血泡,腰杆累得直不起来,凭什么布料涨价,工钱却不涨?”一位年轻工人高举着拳头,声音因愤怒而沙哑,“作坊主们赚得盆满钵满,却让我们饿着肚子干活,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就是!不给涨工钱,我们就绝不复工!”人群中响起此起彼伏的呼应声,情绪愈发激昂,甚至有几个冲动的工人开始推搡作坊门口的伙计,场面渐渐失控。
锦华坊的坊主李掌柜急得满头大汗,一边让伙计们守住大门,一边对着工人们高声喊道:“大家冷静点!不是我不肯涨工钱,最近蚕丝价格涨了三成,染料也贵了不少,布匹的销路又不如从前,我实在是有心无力啊!”
“你骗人!”人群中有人反驳,“我们亲眼看到你上个月还买了新宅子,怎么会没钱给我们涨工钱?分明是想把利润都装进自己口袋!”
双方各执一词,争吵不休,唾沫星子飞溅,剑拔弩张的气氛几乎要凝固。周围其他作坊的坊主也都赶了过来,一个个面带愁容,围在一起商议对策。他们大多与李掌柜有着同样的处境,原材料涨价确实让他们的利润空间被压缩,但工人们的诉求也合情合理,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是好。
无奈之下,几位坊主一同赶往苏州府衙,找到了苏明轩。为首的李掌柜一进门就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语气急切地诉苦:“苏大人,您可得为我们做主啊!工人们突然罢工,要求涨工钱,可最近原材料涨价,布匹销路又不畅,我们实在无力承担啊!若是一直罢工,作坊停工,不仅我们要赔钱,工人们也拿不到工钱,这不是两败俱伤吗?”
其他坊主也纷纷附和:“苏大人,您快想想办法吧!再这么闹下去,苏州的丝绸业就要毁了!”
苏明轩坐在堂案后,眉头紧锁。他深知丝绸业是苏州的支柱产业,数百名工人的生计关乎地方稳定,而作坊主们的难处也并非虚言。原材料涨价是事实,若是强行要求坊主涨工钱,可能会导致一些小作坊倒闭,反而让更多工人失业;可若是不满足工人们的诉求,罢工持续下去,不仅会影响丝绸产量,还可能引发更大的动荡。一时间,苏明轩也陷入了两难,难以决断。
“各位坊主请起身说话。”苏明轩示意众人起身,“此事事关重大,不可草率处理。工人们的诉求合情合理,你们的难处我也明白。这样吧,我先派人去现场安抚工人情绪,同时将此事告知太子殿下,我们一同商议对策。”
此时的萧承泽,正在府衙的书房里整理农田水利修复的方案。自上月微服走访后,他心中一直惦记着工人们的薪资问题,只是连日来忙着筹备水利工程,还没来得及着手处理。听闻作坊工人罢工的消息,他立刻放下手中的卷宗,神色凝重地说道:“舅舅,此事刻不容缓,我们立刻前往现场!”
两人带着几名衙役,快步赶往城西的丝绸作坊区。远远地,就听到了工人们的呐喊声与争吵声。走近一看,只见数百名工人聚集在锦华坊门外,情绪激动,与作坊主们对峙着,随时可能发生冲突。
“大家冷静一下!”萧承泽快步走上前,高声喊道。他的声音清亮而坚定,穿透了嘈杂的人声,让现场的喧闹渐渐平息了一些。工人们和作坊主们都转过头,看向这位身着青布长衫、气质不凡的年轻公子。有人认出他是跟随苏大人前来历练的“书生”,也有人隐约猜到他身份不一般,纷纷安静下来,想听听他要说什么。
萧承泽走到人群中间,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语气诚恳地说道:“我知道工人们辛苦,起早贪黑织布,只为挣点工钱养家糊口,布料涨价后,大家希望涨工钱,合情合理。”他顿了顿,又看向一旁的作坊主们,“我也理解作坊主们的难处,原材料涨价,成本增加,经营不易。但暴力解决不了问题,罢工只会让双方都遭受损失,工人们拿不到工钱,作坊主们也会面临亏损,这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
他的话不偏不倚,既认可了工人们的诉求,也体谅了作坊主们的难处,让双方的情绪都平复了不少。一位老工匠上前一步,拱手道:“这位公子说得有道理,我们也不想罢工,只是实在没办法。不知公子可有两全之策?”
“我今日来,就是要为大家寻一个两全之策。”萧承泽点头道,“现在,我恳请双方各推选五名代表,随我回府衙谈判。大家有什么诉求、什么难处,都可以在谈判桌上当面说清楚,我们一起商议,总能找到解决办法。”
工人们和作坊主们互相看了看,都觉得这个提议可行。工人们推选了那位老工匠和几位平日里敢说敢言、为人正直的工人作为代表;作坊主们则推选了李掌柜和其他几位规模较大的作坊主作为代表。
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前往苏州府衙,府衙的议事厅里,双方代表分坐两侧,气氛依旧有些紧张。萧承泽坐在主位上,苏明轩坐在一旁,担任见证。
“现在,大家可以畅所欲言了。”萧承泽示意工人们的代表先发言。
老工匠清了清嗓子,语气沉重地说道:“公子,苏大人,我们工人的要求不高,只是希望能跟着布料价格涨点工钱。以前布料便宜,五十文一天还能勉强糊口,现在布料涨了两成,我们的工钱也该涨到六十文一天,这样才能养活一家人。”
“六十文一天?这绝对不行!”李掌柜立刻反驳道,“现在蚕丝价格涨了三成,染料也贵了不少,我们的利润已经很薄了,若是再把工钱涨到六十文,我们根本就没钱可赚,还不如关门大吉!”
“你胡说!”一位年轻的工人代表激动地说道,“我们都知道,就算原材料涨价,你们卖布料的利润至少还有三成,怎么会没钱赚?只是你们贪心,不想把利润分给我们工人罢了!”
“就是!上个月李掌柜还买了新宅子,怎么会没钱给我们涨工钱?”另一位工人代表附和道。
“那宅子是我几年前就定下的,只是上个月才交房,跟现在的生意没关系!”李掌柜急得面红耳赤,“不信我可以拿账本给你们看!最近几个月,我的作坊每个月也就赚几两银子,根本无力承担六十文一天的工钱!”
双方代表各执一词,争吵再次爆发。工人们的代表坚持要求将工钱涨到六十文一天,而作坊主们的代表则最多只同意涨到五十五文,并且还要看后续的销路情况。
“五十五文太少了,根本不够养家糊口!”
“六十文我们实在承担不起,再多一分,我们就只能倒闭了!”
“你们作坊主赚得那么多,就不能多给我们一点吗?”
“我们赚的都是辛苦钱,要承担原材料涨价的风险,还要担心销路,你们只看到我们赚钱,没看到我们的难处!”
议事厅里的争吵声此起彼伏,双方互不相让,僵持不下。萧承泽静静地听着,没有打断他们,他知道,只有让双方把心里的怨气都发泄出来,才能更好地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苏明轩也时不时地插话,安抚双方的情绪,引导他们理性沟通。“大家都是为了生活,何必伤了和气?”苏明轩说道,“工人们辛苦,作坊主们也不易,大家各退一步,事情才能解决。”
然而,双方的立场都十分坚定,工人们不肯放弃六十文的要求,作坊主们也不肯再增加一文钱。谈判从上午一直持续到中午,又从中午持续到傍晚,依旧没有达成一致。衙役们送来的饭菜都已经凉了,双方代表却依旧没有要妥协的意思。
一位工人代表站起身,语气坚决地说道:“若是达不到六十文一天的工钱,我们就绝不复工!”
李掌柜也站起身,不甘示弱地说道:“若是非要涨到六十文,我们宁愿关门,也不会同意!”
气氛再次变得剑拔弩张,谈判陷入了僵局。萧承泽看着双方僵持的模样,心中思索着。他知道,工人们的诉求是合理的,六十文一天的工钱并不算过分;但作坊主们的难处也确实存在,原材料涨价确实压缩了他们的利润空间。想要让双方都满意,必须找到一个既能保障工人权益,又能让作坊主们接受的方案。
“大家先冷静一下,休息半个时辰再谈。”萧承泽提议道。他知道,长时间的争吵已经让双方都失去了耐心,继续谈下去也不会有结果,不如先让大家冷静一下,自己也趁机思考更好的解决方案。
双方代表都同意了,纷纷走出议事厅,各自商议对策。萧承泽则和苏明轩留在议事厅里,低声交谈着。
“舅舅,你觉得此事该如何处理?”萧承泽问道。
苏明轩叹了口气:“工人们的要求合情合理,六十文一天的工钱并不算高;但作坊主们也确实有难处,原材料涨价太快,他们的压力也很大。想要两全其美,确实不易。”
“我在想,或许可以不直接固定工钱的数额。”萧承泽沉吟道,“我们可以根据布料的市场价格和作坊的盈利情况,制定一个浮动的薪资标准。布料价格上涨,工钱就相应上涨;布料价格下跌,工钱也可以适当下调,但要保证一个最低标准,不能低于五十文一天。这样既能保障工人的权益,又能让作坊主们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减轻他们的压力。”
苏明轩眼中闪过一丝赞许:“这个主意不错。不过,如何确定布料的市场价格和作坊的盈利情况,还需要一个公正的第三方来监督,否则容易产生纠纷。”
“可以成立一个工坊协会,由官府、作坊主代表和工人代表共同组成。”萧承泽说道,“协会负责监督布料的市场价格,审核作坊的账本,确保薪资标准的公平执行。这样一来,双方都能放心。”
就在这时,衙役进来禀报,说双方代表都已经冷静下来,愿意继续谈判。萧承泽和苏明轩对视一眼,心中有了初步的方案,便示意衙役让他们进来。
议事厅里,双方代表重新坐下,气氛比之前平静了一些。萧承泽看着他们,缓缓说道:“各位,经过我和苏大人的商议,有一个初步的方案,想跟大家探讨一下。我们可以制定一个浮动的薪资标准,以五十文一天为最低工资标准,布料价格每上涨一成,工钱就上涨五文;同时,成立一个工坊协会,由官府、作坊主代表和工人代表共同组成,负责监督薪资标准的执行。大家觉得这个方案如何?”
工人们的代表互相看了看,低声商议起来。一位年轻的工人代表说道:“浮动薪资标准听起来不错,但我们怎么知道布料的市场价格是多少?作坊主们会不会隐瞒盈利情况?”
“这就是成立工坊协会的原因。”萧承泽解释道,“协会会定期公布布料的市场价格,并且有权审核作坊的账本,确保信息透明。协会中既有作坊主代表,也有工人代表,还有官府的人员监督,保证公平公正。”
作坊主们的代表也低声商议着。李掌柜说道:“浮动薪资标准我们可以接受,但工钱的上涨幅度能不能再商量一下?布料价格上涨一成,工钱上涨五文,这个幅度是不是太大了?”
“我觉得这个幅度很合理。”老工匠反驳道,“布料价格上涨一成,作坊的利润也会相应增加,工钱上涨五文,并不算多。”
双方又就薪资的上涨幅度和工坊协会的具体职责展开了讨论,争论依旧激烈,但相比之前,已经理性了很多。萧承泽耐心地倾听着双方的意见,不断地调解、完善方案。
夜色渐深,府衙里的灯火依旧明亮。议事厅里的谈判还在继续,双方代表的脸上都露出了疲惫的神色,但眼神中却依旧带着一丝期待。萧承泽也已经连续忙碌了一整天,嘴唇干裂,声音也有些沙哑,但他丝毫没有懈怠。他知道,这件事关乎数百名工人的生计,关乎苏州丝绸业的稳定,甚至关乎地方的安宁,必须妥善解决。
“各位,时间不早了,我们今天已经讨论了很多,也达成了一些共识。”萧承泽看着窗外的夜色,说道,“浮动薪资标准和工坊协会的方案,已经得到了双方的初步认可。剩下的细节问题,我们可以明天再继续商议。今天大家都累了,先回去休息,养精蓄锐,明天我们再一起把这件事彻底解决。”
双方代表都点了点头,他们确实已经疲惫不堪,继续谈下去也难以达成一致。工人们的代表站起身,对萧承泽拱手道:“多谢公子今日的调解,我们愿意相信公子,明天再来商议。”
作坊主们的代表也站起身,说道:“多谢公子和苏大人的费心,我们也愿意明天再来继续谈判。”
看着双方代表离去的背影,苏明轩松了口气:“承泽,你今天做得很好。虽然没有完全达成一致,但至少让双方都冷静下来,认可了初步的方案,这已经是很大的进展了。”
萧承泽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说道:“这只是第一步。明天我们还要继续完善方案,解决剩下的细节问题,确保这个方案能让双方都满意,真正做到两全其美。”
回到书房,萧承泽并没有休息,而是拿出纸笔,将今天谈判的内容整理下来,又仔细思考着明天需要解决的细节问题。他知道,想要制定一个公平公正、让双方都满意的方案,并非易事,但他有信心,只要自己秉持着“以民为本”的原则,耐心调解,就一定能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
窗外,月光皎洁,洒在苏州府衙的庭院里,一片宁静。而议事厅里的灯火,却仿佛还在闪烁,映照着萧承泽坚定的身影。他知道,这场薪资纠纷的解决,不仅能让数百名工人的生计得到保障,也能让苏州的丝绸业重回正轨,更能让他在地方治理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一步。而这份责任与担当,正是他作为储君,所必须具备的品质。
http://www.paoshu5.cc/book/37339/68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