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铜山书院2
推荐阅读:
战帝归来顾靖泽白今夏
绝世萌宝:天才娘亲帅炸了
今天你成功登机了吗
恩爱夫妻宠娃日常唐夜溪顾时暮
抗战:用大炮带领东方巨龙重新崛
谁说小皇叔要绝后?我两年生五崽
一仙,一鬼,任平生
快穿之疯批大佬别浪了
综影视之炮灰抱男神
孽徒你无敌了,下山祸害师姐去吧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书房内,只有两人快速问答的声音,以及灯花偶尔爆开的轻响。窗外,天色从日暮西沉到星辰满天,再到东方泛起鱼肚白。“先生,已是卯初一刻了,您该用些早膳,稍事歇息了。”书童第三次进来,小心翼翼地提醒。
王敬之恍若未闻,直到书童提高了音量,他才猛地回过神来。他看着窗外透进的晨光,又看向眼前虽然疲惫但眼神依旧清亮的周文渊,脸上第一次露出了堪称“表情”的东西——那是一种混合着震惊、狂喜和无限感慨的神情。
他长长舒了一口气,声音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与颤抖:“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文渊,你这些见解……务实、犀利,直指要害!有些想法,虽看似惊世骇俗,细思之下,却……却大有道理!柳明翰(柳山长)这次,哪里是给我推荐一个学生,他这是给我送来了一个……一个……”
他似乎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最终用力一拍案几,震得笔墨纸砚都跳了一下,畅快地笑道:“大才!此真乃经世之大才也!你的经义策论根基,确实尚有不足,有些地方甚至堪称纰漏!但无妨,无妨!这些死物,老夫可以教你!可你这份洞察时务的眼光,这份务实求真的思维,却是万金难换!”
这突如其来的高度评价,如同洪钟大吕,在周文渊心中震响。他能清晰地感受到这位“铁面学究”发自内心的欣赏与激动。这种被顶尖学者认可的震撼,远比任何考试成绩都更让人心潮澎湃。
“先生谬赞,学生愧不敢当。”周文渊压下翻腾的心绪,躬身道。
“不必过谦!”王敬之大手一挥,“你且安心住下,休整两日。待我安排,你需通过书院正式的入院考核。以你方才所展之才,即便经义稍弱,一个‘借读生’名额,老夫定为你争来!”他眼中闪烁着一种发现璞玉、急于雕琢的光芒。
与王先生一同用了顿气氛融洽的早膳后,周文渊迎着晨曦回到客栈。他将见面的经过略去细节,只告知张冲和牛大海,王先生对他颇为赏识,不日将参加考核。
两日后,在王敬之的亲自引荐下,周文渊走进了同德书院的考场。
考核的过程严肃而压抑。试卷发下,周文渊快速浏览,心便沉了下去。考题极度偏向四书五经的记诵、注疏的理解,以及严格按照八股格式写作的经义题。这正是他穿越而来,原主基础相对薄弱,而他自己也未来得及完全弥补的领域!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调动起全部学识,字斟句酌,力求工稳。当他在经义题中,试图引入一些与王先生讨论时展现的“务实”思维时,落笔却总觉得格格不入,最终不得不删改,回归到更稳妥、也更平庸的论述。
数日后,榜单公布。
他找到了自己的名字——周文渊,地字丙班,借读。
成绩评语:经义中平,策论尚可,时务未见殊异。
“未见殊异”四个字,像一根冰冷的针,刺破了他因王先生赏识而产生的些许自得。他站在那张冰冷的榜单前,看着前面“天字甲班”、“天字乙班”那些陌生的名字,听着周围学子或兴奋或失落的议论,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如同冰冷的潮水,瞬间淹没了四肢百骸。
他以为自己准备充分,以为凭借超越时代的见识可以无往不利。但此刻,他才真正明白柳山长那句“借读生”的深意,明白了王先生说他“经义根基不足”是多么委婉的评价。
在这里,他引以为傲的诗词,他独特的时务见解,在最初的惊艳过后,还是要回归到最基础、也最残酷的学术竞争中来。这里的每一个人,可能都是青州府那样的“天才”,而天才,在这里仅仅是门槛。
他仿佛看到了十万天兵天将围剿孙悟空的场景,不是天兵太弱,而是那个能大闹天宫的猴子,实力超出了常规的想象。而他周文渊,此刻还只是这“十万天兵”中普通的一员。
他沉默地回到客栈,将那枚代表着“地字丙班借读”的木质腰牌放在桌上。
张冲和牛大海察觉到气氛不对,都没敢多问。
周文渊走到窗边,看着远处云雾缭绕的同德书院,脑海中浮现的却是苏晓晓在油灯下盘账时认真的侧脸,是乐乐挥舞着小木剑,喊着“爹爹加油”的稚嫩声音。
压力如山,却也将他的脊梁压得更直。
他深吸一口气,胸腔里那股因挫败而产生的滞涩,渐渐被一种更加坚定的力量驱散。
为了那个在后方用尽全力支撑他的女人,为了那个眼中他是无所不能英雄的儿子,这龙潭虎穴,他不仅要闯,还要闯出个名堂!
“明日便正式上课了。”他转过身,脸上已不见了迷茫与沮丧,只有沉静如水的坚定,“大海,冲儿,我们的路,才刚开始。”
他拿起那枚腰牌,紧紧攥在手心。
暮色渐合,省城“悦来客栈”的天字号房内,油灯如豆。
张冲动作麻利地将最后一件洗好的青衫晾在窗边的竹竿上,牛大海则像一尊铁塔,抱着手臂守在房门内侧,巨大的身躯几乎堵死了大半入口,眼神警惕地扫视着楼下街道的任何风吹草动。
门“吱呀”一声被推开,周文渊带着一身淡淡的墨香与夜露的微寒走了进来。
“六舅!”张冲立刻迎上,接过他臂弯里装着文房四宝和新购书籍的布袋,入手便是一沉,“嚯,这么重?”
“嗯,买了几本必备的典籍和前人策论合集。”周文渊的声音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疲惫,但眼神却亮得惊人,那是一种久违的、被知识海洋冲刷后的兴奋与凝重交织的光芒。
他走到桌边,就着灯光,从怀里珍重地取出一枚深褐色、触手温润的木制腰牌,上面以遒劲的笔触刻着“同德”二字,旁边还有一行小字——“借读,地字丙班”。
“办妥了。”他将腰牌轻轻放在桌上,发出“嗒”的一声轻响,“明日卯正(清晨六点),我便需入院点卯上课。”
张冲拿起腰牌,翻来覆去地看,撇了撇嘴:“地字丙班?借读?六舅,以您的才学,他们这不是……”
“冲儿,”周文渊温和地打断他,唇角泛起一丝复杂的苦笑,“莫要妄自尊大。这省城书院,藏龙卧虎,远非青州府可比。”他顿了顿,眼前仿佛又浮现出今日在书院考核时,那一个个气度沉凝、引经据典如同呼吸般自然的同窗,以及那位端坐上首,目光如炬,提问刁钻到让他后背几乎沁出冷汗的考核先生。
http://www.paoshu5.cc/book/38331/28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