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松下无字碑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夜雨如注,狂风卷着豆大的雨点狠狠砸在青石板上,溅起一片迷蒙水雾。

  林晚昭披着黑斗篷,手中一盏幽蓝魂灯在风雨中摇曳不灭,像一颗不肯熄灭的执念之心。

  她踩着泥泞山路奔向玄真观后山,脚底打滑数次,却未有半分迟疑。

  方才断音匣开启那一刻,母亲的声音如针般刺入脑海——“九音观后,松下有信”。

  这不是指引,是遗命。

  风声里夹杂着钟楼那口哑钟的余震,仿佛天地都在低语。

  而她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母亲不是疯死的。

  她是被逼疯的。

  玄真观早已荒废多年,唯有后山一片古松林静默矗立,树影森然如鬼卒列阵。

  她在松林深处寻了半刻,终于在一株斜卧的老松下,看见一座低矮石碑。

  无字。

  碑面光滑如镜,不见一丝刻痕。可她知道,这就是她要找的东西。

  她举起魂灯,将灯火缓缓贴近碑面。

  刹那间,灯焰一跳,由幽蓝转为深红,宛如凝固的血。

  一股阴寒之气顺着灯柄直窜手臂,她咬牙强撑,只见那原本空无一物的碑面上,竟浮现出几行淡得几乎透明的字迹——

  是母亲的笔迹!

  “我知他负我,然腹中女承我耳,必遭天妒。若她觉醒,九音可教她闭嘴之法。”

  林晚昭呼吸一滞,指尖颤抖着抚上那行字。

  触碰瞬间,心口猛地一绞,剧痛如刀剜骨。

  眼前景象骤然扭曲,幻象浮现——

  少女模样的母亲跪在一座府门前,怀抱着琴,泪流满面:“裴昭……我怀了你的孩子……你说过要她听不见死人哭……你说过会护我们……”

  门内男子背身而立,衣袍华贵,声音冷如霜刃:“异类之女,留不得。”

  画面碎裂,林晚昭踉跄后退,喉头泛腥,一口血几乎涌上。

  她抬手抹去唇角,冷笑出声:“原来从一开始,我就不是意外……我是他们想抹杀的‘灾祸’。”

  “你来了。”沙哑的声音从松林深处传来。

  陆九音拄着拐杖缓步而出,白发凌乱,面容枯槁。

  他走到碑前,枯瘦手掌按在石上,低声叹息:“你娘不愿你走她的路。这碑用的是‘阴纹石’,只认血脉之血。你若再点七灯,必魂飞魄散。”

  “那又如何?”林晚昭直视着他,眼中泪光未散,却燃着烈火,“若我不听,谁来替她说话?谁来替那些死于暗处、连哭都无人听见的亡魂申冤?”

  她抽出银簪,再次割破掌心,鲜血顺着指尖滴落,落在碑面。

  血珠渗入石中,碑文再度浮现——

  “裴昭与王氏合谋,以‘安胎药’下毒,实为激发我耳力,令我日夜受亡魂折磨而疯……他要世人信,我是因‘妖耳’自毙。”

  林晚昭怔住,继而大笑,笑声混着雨声,在松林间回荡,凄厉如鬼泣。

  “所以母亲不是病死,是被活活听疯的……而裴昭,那个道貌岸然的国子祭酒,竟是这一切的始作俑者!他怕的不是我揭发他,是他知道——我会继承她的眼睛,她的耳朵,她的记忆!”

  她跪在雨中,额头轻触碑面,泪水滚落:“娘,女儿听见了。这一次,我不再藏了。”

  就在此时,脚步声由远及近。

  沈知远撑伞走来,身后跟着红绡。

  雨水打湿了他的青衫,却掩不住眉宇间的凛然。

  红绡一见碑文,浑身剧震,猛地扑上前,从袖中抽出炭笔,在随身携带的纸上疯狂书写——

  “我亲眼见裴昭换药。王氏只动手,他才是主谋。”

  林晚昭接过纸,目光如刀。

  她转身对绿枝下令:“拓下碑文,连夜刻成石板,立于城南闹市。”

  “小姐,那可是裴府的眼中钉……官府不会坐视。”

  “正因如此,才要万人共睹。”她冷笑,“让天下人看看,所谓清流魁首,是如何用‘仁义’二字杀人于无形。”

  当夜,城南闹市,新碑矗立。

  百姓围聚,读罢碑文,哗然震怒。

  “伪君子!”“毒夫!”骂声如潮。

  有人投石砸向裴府大门,差役赶来欲毁碑,斧凿相击,竟火星四溅,石碑毫发无伤。

  “这碑……怎么砍不动?”

  “天意昭昭!谁敢毁忠魂之证!”

  人群沸腾,流言四起。

  裴府闭门谢客,而林晚昭站在观顶远望,手中魂灯静静燃烧。

  忽然,一道黑影破雨而来,单膝跪地,正是贺九。

  他抬眸,声音低沉如铁:“雷已入渠,明日子时必炸。”顿了顿,又道,“裴昭亲赴堤上‘督防’,实为监爆。”

  林晚昭望着他,雨水顺着发梢滴落。

  “你可引我入密道中枢?”夜雨未歇,天地如墨,唯有城南那座无字碑在火把映照下泛着幽冷的光。

  碑文已拓,流言已散,民心如沸水翻腾,而真正的杀局,才刚刚拉开帷幕。

  贺九跪在泥水中,黑袍紧贴脊背,像一尊从地狱爬出的执刑者。

  他手中铜钥泛着暗青光泽,纹路如蛇缠绕,中央刻着一个极小的“枢”字——那是密道中枢的唯一信物,也是他十年来从未动用的死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我守此道十年,从未开过生门。”他的声音低得几乎被雨声吞没,却字字如钉,“但今夜——我愿带一人走死路。”

  林晚昭立于他面前,魂灯在掌心微微颤动,仅余四盏。

  她低头看着那盏幽蓝火焰,仿佛看见母亲临终前被无数亡魂撕扯的双眼,听见她在疯癫边缘仍喃喃念着:“晚昭……藏好你的耳朵……”

  可藏了十五年,换来的是一次次陷害、一场场死亡、一个个无辜魂魄在她耳边泣血哀鸣。

  藏,已不是生路;破,才是归途。

  她抬眸,目光如刃,直刺贺九眼底:“你为何倒戈?”

  贺九沉默片刻,喉结滚动,终是开口:“她教我听风。”

  风是声,声是息,息是命。

  当年林母被贬出府前,曾救过重伤垂死的少年贺九,传他“听息辨踪”之法——那是异能者的旁支技艺,能从风中听出杀意、谎言、心跳。

  “她说,能听见的人,不该只为权贵杀人。”他缓缓抬头,“我该替她止风。”

  林晚昭闭了闭眼。

  母亲的慈悲,竟在最冷酷的执行者心中埋下了火种。

  她忽然笑了,笑得悲凉又决绝:“那就让我看看,这风,能不能掀翻整个黑夜。”

  话音未落,林守仁突然现身,湿透的儒袍裹着年迈身躯,颤巍巍挡在洞口前。

  他双目赤红,声音发抖:“晚昭!你若死,林家再无正声!王氏已失势,裴昭也将受审,何须以命相搏?!”

  “审?”林晚昭冷笑,“谁审?刑部尚书是他门生,大理寺卿与他同窗,御史台噤若寒蝉——这朝堂,本就是他养的笼!”

  她步步逼近,“若我不入密道,炸堤之罪仍将嫁祸灾民,百里百姓将成陪葬!到那时,谁还记得今日碑文?谁还敢提‘裴昭’二字?”

  林守仁踉跄后退,嘴唇哆嗦,终是说不出话。

  他曾是摇摆的墙头草,可此刻望着眼前这女子——瘦弱却如刀出鞘,柔声却似雷霆裂空——他忽然明白,林家真正的脊梁,从来不是那些高坐堂上的男人,而是这个被贬为庶女、却敢向天借火的女孩。

  她转身,望向一直沉默伫立的沈知远。

  雨丝斜织在他肩头,青衫尽湿,眼神却比星火更亮。

  他手中紧握一枚铜牌,上书“御史密令”四字,背面烙着周夫子亲笔批签——这是国子监最高权限之一,可临时调遣巡河营三百精兵,用于“防洪缉盗,护民安境”。

  “我不让你孤身赴死。”他声音低沉,却坚定如山,“你揭碑文,我调人马;你入地底,我守地面。今夜,我们不是私怨复仇,是护百里苍生。”

  林晚昭心头一震。

  他曾说:“律法不容私斗。”

  可如今,他以清流之身,执权柄为刃,只为给她铺一条生路。

  她没再说话,只是轻轻将手覆上他的手背,一瞬温热,转瞬分离。

  她转身,站在密道入口前。

  那是一处废弃的古井,井壁爬满青苔,向下望去,黑不见底,仿佛巨兽张开的咽喉。

  魂灯只剩四盏,她咬破指尖,将最后一滴血滴入灯芯。

  火焰猛地一跳,由幽蓝转为近乎透明的银白,像是月光凝成的火。

  她低声呢喃,像是说给母亲听,又像是说给未来某个同样背负“灾祸”之名的女孩听:

  “母亲,这次我不是为你报仇……我是为你,不让另一个女儿,再听亡魂哭。”

  风骤停,雨稍歇。

  她一步踏入黑暗。

  贺九紧随其后,铜钥插入井壁暗槽,一声沉闷机括响动,石门缓缓闭合,将外界最后一缕光吞没。

  密道内阴寒刺骨,空气凝滞如死水。

  魂灯银焰轻晃,在潮湿的砖壁上投下扭曲影子。

  脚下是层层叠叠的石阶,蜿蜒向下,仿佛通向黄泉尽头。

  林晚昭举灯照壁,呼吸微凝——

  那些看似普通的砖石之上,竟隐约浮现出斑驳痕迹。

  她伸手轻抚,指尖触到一道深深的抓痕,边缘参差,似临死挣扎所留;再往旁移,一块砖面竟有暗褐色刻字,被岁月掩埋,却被魂灯血光唤醒:

  “……左三右一……”

  字迹断续,力道凌乱,最后一个“一”字拖得极长,像临终最后一笔。

  她正欲细看,忽觉灯焰一颤,银光骤缩。

  与此同时,整条密道仿佛轻轻震了一下,极细微,却让人心头一紧。

  她猛然抬头,望向深处——

  黑暗如墨,寂静无声。

  可就在那一瞬,她仿佛听见了什么。

  不是亡者低语,也不是风过空廊。

  而是一声极轻的铜哨,自地底最深处传来——

  如风过松林,如弦断无声。
  http://www.paoshu5.cc/book/45871/5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