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黄金鳝
推荐阅读:
锦绣农女种田忙
都市神医叶辰孙怡夏若雪
从继承家族开始变强
重回1988人生重启
叶辰夏若雪
重生85:我的女人有点多
暴君哭着撩我却天天沉迷基建扶贫
最强小神农
最强狂兵
谍影:命令与征服
最新网址:http://www.paoshu5.cc
1990年的夏天,淮河镇的暑气蒸得稻田都泛着白光。十岁的知晓哥,皮肤晒得黝黑发亮,像条泥鳅一样活跃在陆家村的田间地头。他是这群半大孩子的“王”,而他的“王国”,就是纵横交错的河沟与水塘。他的“武库”,是自制钓黄鳝的针钩。家境贫寒,让这群孩子的童年乐趣与补贴家用的本能紧紧相连。从父亲路大侠那里学来的钓鳝技艺,在知晓哥手中得到了发扬光大。他有两种得意的“武器”:一种是用粗铁丝磨尖一头,再用钳子小心翼翼地将针尖弯成一个隐蔽的倒钩,穿上肥硕的蚯蚓,专用于白天探寻那些隐藏在田埂边、水渠旁的鳝鱼洞。发现洞口后,他将针钩缓缓探入,凭着手腕极细微的抖动模仿蚯蚓的蠕动,一旦感觉到洞口传来试探性的触碰,继而是一股沉稳的拖拽力,他便眼疾手快,手腕猛地一翻,倒钩瞬间刺入黄鳝的上颚,任其如何扭动也再难挣脱。
另一种则是“夜钓”的法宝。用的是家里最大号的缝衣针,在针眼处系上坚韧的尼龙线,线的另一端绑在插在岸边的短棍上。穿饵时,需将蚯蚓从头到尾贯穿于整根针,确保针身完全隐藏在蚯蚓体内,只留下尼龙线在外。夜晚,黄鳝出来觅食,一口将蚯蚓连同里面的钢针吞入,一旦它试图后退或转身,裸露在蚯蚓体外的针身便会横过来,死死卡住它的喉咙,甚至刺穿脖颈。这种法子更为残酷,也更为高效,但风险在于,若遇到体型巨大、力道惊人的老鳝,它会在水中疯狂打转,将尼龙线拧成麻花直至失去韧性,再猛地发力挣断。然而,即便逃脱,那根深嵌喉骨的缝衣针也已成为它的催命符,它最终会因无法进食或感染而缓慢地、痛苦地死去。
知晓哥第一次独立钓黄鳝,便收获颇丰。在自家屋后那片因山清水秀而鳝鱼格外肥大的池塘边,他布下五六把“夜钩”。次日清晨,收获让他心跳加速——两条前所未见的大鳝鱼,一条足有一斤,另一条竟有两斤重!他不敢告诉父母,偷偷拎到村里小卖部,老板用两块钱买下了这两条足够他享用两顿的美味。这两块钱,是知晓哥靠自己双手挣来的第一笔“巨款”,滋味比任何糖果都甜。
此后,技艺日渐纯熟,他们的“战果”也愈发辉煌。有时一晚上能收获好几斤,甚至十多斤。拿到镇上集市,能卖到十到二十元。这笔“巨款”的归宿,往往是甜蜜的甘蔗。孩子们把买来的甘蔗立在平地上,手持菜刀,刀心朝上,刀背贴着甘蔗,然后猛地翻转手腕,刀锋向下劈去!这一招“劈蔗”,需要技术、力度和运气。高手能一刀从上至下将甘蔗劈成均匀的两半,那甘蔗便归其所有。大多时候,孩子们只能劈下一两节。手起刀落间的紧张与劈开后的欢呼,成为知晓哥童年记忆中与鳝鱼腥味并存的、清晰的甜。
然而,杀戮与收获的背后,阴影也在悄然累积。小学到初中的近十年间,死于知晓哥手中的黄鳝,累计恐已逾千斤。那无数个夜晚,无数条鳝鱼被缝衣针刺穿喉咙,在冰冷的水中做着无声而痛苦的垂死挣扎。这种景象,不仅深深烙印在他的记忆里,更悄然渗入他的灵魂深处。以至于在多年后的高中、大学,乃至参加工作后,他仍会反复梦见老家的池塘,梦见自己在水边布钩,梦见那些扭动的、充满生命张力的躯体。他甚至隐隐觉得,自己成年后偶尔会感到的气短与几次莫名的病痛,或许都与这段沾染了太多血腥的童年经历有关。
转折发生在一个看似寻常的黄昏。知晓哥在一条废弃水渠的石缝下,发现了一个异乎寻常的大洞,洞口光滑,隐隐透着一股“王者”气息。他心跳加速,换上了最粗壮的针钩和最肥美的蚯蚓,耐心等待着。这一次的等待格外漫长,当那股沛然莫御的力量终于从洞深处传来时,知晓哥几乎把吃奶的力气都用了出来。
水花四溅中,一道金黄色的光芒划破了暮色。那是一条他从未见过的黄鳝,通体呈现出罕见的、近乎纯正的金黄色,在夕阳余晖下流光溢彩,体型粗壮如儿臂,长度惊人。它落在草地上,有力的身躯拍打着泥土,却没有寻常鳝鱼的惊慌失措。它甚至微微昂起头,那对黑豆般的眼睛,竟直直地看向知晓哥。
那一刻,知晓哥呆住了。兴奋如潮水般退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复杂情绪。这条鳝鱼的“灵性”眼神,像一道光,穿透了他被生存本能和收获喜悦遮蔽的内心。他想到了它能换来的钱,可以给咳嗽不止的母亲买更好的药,可以给妹妹添件新衣。但与此同时,那十年间上千次“穿刺”的记忆,那些梦中扭动的身影,以及眼前这条生命独特而尊贵的美,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力量,拉扯着他的决定。
夕阳的余晖将田野染成暖金色,风吹稻浪,沙沙作响,仿佛自然的低语。知晓哥蹲在渠边,内心经历着十年来最激烈的挣扎。最终,他长长地、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仿佛要将这夏日的沉闷与内心的纠结一并呼出。他伸出手,不再是捕捉,而是轻轻地、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姿态,捧起了那条黄金鳝。
它的身体冰凉而有力,鳞片光滑,在掌心传递着生命的搏动。
“走吧,”他低声说,声音有些沙哑,“你活到这么大,不容易。”
他小心翼翼地将它放回水中。那抹金色在水中停顿了片刻,尾巴优雅地一摆,搅起一圈涟漪,然后缓缓沉入深色的水底,消失不见。
知晓哥看着恢复平静的水面,心里那块沉甸甸的东西仿佛也随之化开。他收拾起工具,拎着只剩下几条普通黄鳝的竹篓回家。母亲的药钱,他还可以想别的办法。这个黄昏,他失去了一笔可观的收入,却完成了一次重要的成长洗礼——从单纯的自然资源索取者,开始触摸到生命与自然之间更为深刻、复杂的连接。
这条黄金鳝眼中流露的灵性,或许真的预示着什么。在知晓哥未来漫长而艰辛、债务缠身的岁月里,在他一次次山穷水尽之时,总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运气”或贵人相助,这或许就是当年那个黄昏,他手下留情所种下的、一枚跨越时空的善因。
正所谓:《七律·钓鳝少年》
汗透青衫暑气蒸,铁钩挑破碧波藤。
金鳞乍现疑衔日,竹篓空悬欲化冰。
千洞穿喉凝血色,一竿垂影悟心灯。
霓虹深处鳃犹动,二十年前水未澄。
又谓:《黄金鳝鱼》
十岁少年攥紧铁钩时
掌心纹路已烙下河流的走向
缝衣针在夜色里弯成月牙
蚯蚓的血染红整个夏天
稻田深处游动着金色闪电
一千次穿刺的疼痛
化作水草在血管里疯长
竹篓装满发烫的银元
直到某天黄昏
泥洞里涌出液态的夕阳
那尾黄金铸就的生命
用鳃呼吸着人类的凝视
当尼龙线勒进掌纹的沟壑
他听见鳝血滴落的声响
比劈开的甘蔗更清脆
比赤脚医生的药方更苦涩
二十年后的深夜
鳃裂开合的声音仍在游荡
水草缠住都市的霓虹
月光下 涟漪始终在扩散
某个放生的黄昏正在逆流生长
知晓哥的童年,在这一刻,镀上了一层复杂而深沉的金色。这金色,既是鳝鱼罕见的外衣,也是成长必须经历的淬炼,更是多年以后,他在人生困境中回首时,一抹永不褪色的温暖与慰藉。
http://www.paoshu5.cc/book/46263/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paoshu5.cc。泡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paoshu5.cc